陳旭
升格指津
有一定的議論文基礎,有整體構思,但還缺乏思路的清晰度,段與段之間的銜接不夠流暢;能掌握一些素材,但對材料的角度切入不準,在運用上,存在失當現象。這樣的現象在初學議論文寫作的同學身上,較為普遍。
升格作文
周國平在《偶爾遠行》中說道:“人偶爾需要遠行一次,不是走別人的路,而是探索出自己的路?!眲由戆仙媲Ю?,去探索屬于我們自己獨特的生命奇跡,一切未知,蘊含著驚喜。
偶爾走向遠方,對平淡生活來一次越獄;勇于探索未知,讓你的人生妙不可言。生活的平淡,是人生的常態(tài)。羅素曾發(fā)問:“人究竟為什么而活?”生活或許很難,或許有著許多瑣事,但柴米油鹽終究不是生活的全部。余秋雨也曾說:“若不是自己不走尋常路,就不會發(fā)現極具價值的李冰雕塑?!蹦敲矗覀兒尾粚W余秋雨,開啟屬于自己的獨特的人生足跡,在山水中尋找驚喜,探索未知。千般世事荒涼,探索未知為夢。
未知的旅程足夠挑戰(zhàn),滿懷熱愛,一路堅持。未知之旅中獲得的愉悅是讓人心醉的,探索的過程也是極其艱難的。徐霞客說,大丈夫當朝游碧海而暮蒼梧,豈以一隅自限。這是何等氣魄與豪情,大丈夫就應該不斷探索未知,不斷向前,不斷開拓人生的寬度?!吧岚肷o茫茫大漠,留芳名為敦煌瑰寶”,這是對學者樊錦詩最準確的評價,她的一生扎根大漠。初到敦煌,前路未知,困難重重。風沙吹打,從青春到白發(fā),她完成了敦煌文物的數字化轉型。從未名湖到莫高窟,樊錦詩開辟了明天的路。古有徐霞客,今有樊錦詩。淺喜如蒼狗,深愛如長風。保持熱愛,探索未知;保持激情,奔赴每一場未知。
記得柳宗元《小石潭記》筆下那種豁然開朗的心境,即使遭受人生磨難,也不將自己局限于過去,而是朝著更遠的未知去探索。如此,才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只有經歷過,到最后才可以說:我探索過,所以我活過。而不是:我生存過。
正是未來路上蘊含無限的未知,我們才能在探索中擁有無限的未來。也是因為未知,生命到最后,總能成詩。人生漫長,未知相隨,步履不止,未來可喜。
評點:文章以周國平的話作為起點,引出論述主題。圍繞主題,分別從為何去向遠方,探索未知;探索未知需要什么以及探索過程中的獲得三個方面進行闡述,條理非常清晰。文中的引文選用恰當,引申合理,也顯示了作者對素材的掌握。
(編輯:關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