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中電 吳紅偉 沈豐 孫少華 武倫 高嘉良 劉一魁 周文波
1錦州醫(yī)科大學國藥東風總醫(yī)院研究生規(guī)培基地肝膽胰外科 ,十堰 442000;2湖北醫(yī)藥學院附屬國藥東風醫(yī)院肝膽胰外科,十堰 442000
B細胞異位基因(B cell translocation gene)家族,即BTG家族,作為公認的抑癌基因,被發(fā)現(xiàn)于上世紀90年代,BTG2是該家族中首個被鑒定并定位的抑癌基因[1]。BTG2的N-末端結(jié)構(gòu)域包含兩個保守的基因系列,被命名為A盒基因序列和B盒基因序列,其中A盒具有抗增殖的作用,將細胞捕獲在G1/S期[2],而B盒則可以與許多靶分子結(jié)合,參與細胞分裂、DNA修復、轉(zhuǎn)錄調(diào)控和信使RNA的穩(wěn)定性等過程[3-4]。BTG2在人體組織中廣泛表達,在胰腺、前列腺、肺等器官中高表達。近幾年研究證實,BTG2在肝癌[5]、前列腺癌[6]等多種腫瘤組織中表達下調(diào),其作為一種抑癌基因在腫瘤細胞的增殖、分化以及DNA損傷修復中起重要作用。但其是否參與胰腺癌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鮮有報道。本研究通過檢測BTG2在胰腺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探討其在胰腺癌中的作用機制及臨床意義。
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12月間湖北醫(yī)藥學院附屬東風總醫(yī)院病理科石蠟封存的46例胰腺癌組織、對應的癌旁組織及肝膽胰外科9例行手術(shù)切除的新鮮胰腺癌組織、對應的癌旁組織(距腫瘤邊緣2 cm以上),記錄患者的年齡、性別、CA19-9水平、腫瘤大小、腫瘤位置、分化程度、是否血管侵犯及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等。
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檢測石蠟封存的胰腺癌組織及癌旁組織BTG2表達情況。將46例胰腺癌組織石蠟標本制成厚度為4 μm切片,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兔抗人 BTG2抗體購自英國abcam公司,工作濃度1∶50,山羊抗兔IgG二抗購自上海碧云天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工作濃度1∶200。由兩名病理科醫(yī)師盲法獨立閱片,胞質(zhì)中出現(xiàn)棕黃色或者褐色顆粒定為BTG2表達陽性細胞。根據(jù)BTG2染色深度及陽性細胞百分比進行評分:無染色計0分,淺黃色計1分,棕黃色計2分,棕褐色計3分;陽性細胞比例<10%計1分,10%~50%計2分,51%~75%計3分,>75%計4分。兩者得分相乘,積分≥4分為高表達,<4分為低表達[7]。依據(jù)BTG2表達水平,將46例胰腺癌組織及癌旁組織分為高表達組和低表達組。
采用熒光定量PCR法檢測9例新鮮胰腺癌組織及癌旁組織BTG2的表達量。取9例液氮凍存胰腺癌及癌旁組織,解凍后用Trizol提取組織總RNA,紫外線分光光度儀測定RNA純度及濃度。先將RNA逆轉(zhuǎn)錄成cDNA,按反轉(zhuǎn)錄試劑盒說明書操作,熒光定量試劑盒購自英國abcam公司。BTG2正向引物序列為5′-CATCATCAGCAGGGTGGC-3′,反向引物序列為5′-CCCAATGCGGTAGGACAC-3′;內(nèi)參GADPH正向引物序列為5′-CCGGGAAACTGTGGCGTGATGG-3′,反向引物序列為5′-AGGTGGAGGAGTGGGTGTCGCTGTT-3′。所有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設(shè)計并合成。RT-PCR反應條件: 50℃ 2 min、95℃ 2 min,95℃ 15 s、60℃ 15 s、72℃ 59 s,40個循環(huán)。通過PCR儀器自帶軟件獲取擴增產(chǎn)物的Ct值,采用公式2-ΔΔCt計算組織BTG2相對表達量。每個樣本重復實驗3次,取平均值。
患者出院后通過來院復查隨訪或進行電話隨訪。隨訪截至 2020年12月31日,隨訪時間為75~835 d,中位隨訪時間為387 d。
BTG2蛋白在胰腺癌組織及癌旁組織中均為彌散性胞質(zhì)表達(圖1)。46例胰腺癌組織中BTG2高表達29例(63.04%),低表達17例(36.96%);對應癌旁組織中BTG2高表達38例(82.61%),低表達8例(17.39%),癌旁組織BTG2高表達率顯著高于癌組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45,P=0.035)。
圖1 BTG2蛋白在胰腺癌組織(1A)和癌旁組織(1B)中的表達 (免疫組織化學 ×200)
9例胰腺癌組織中3例為高分化,6例為中低分化。高分化胰腺癌組織BTG2表達量顯著高于中低分化癌組織(0.66±0.07比0.24±0.18),癌旁組織表達量顯著高于癌組織(1.00±0.00比0.38±0.30),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值分別為5.15、-7.32,P值均<0.001)。
46例胰腺癌組織BTG2陽性表達率與腫瘤分化程度、血管侵犯有關(guān),而與腫瘤位置、腫瘤長徑、CA19-9水平、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術(shù)后肝轉(zhuǎn)移無關(guān)(表1)。
表1 46例胰腺癌組織BTG2蛋白表達水平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guān)系[例(%)]
BTG2高表達組中位生存期為525 d,BTG2低表達組中位生存期為266 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圖2)。死亡風險曲線圖顯示,生存<300 d患者BTG2高表達組與低表達組生存時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179±69)d比(160±72)d,t=0.58,P=0.571];生存≥300 d患者BTG2高表達組生存時間顯著長于BTG2低表達組[(616±135)d比(426±113)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50,P<0.001,圖3)。單因素分析結(jié)果顯示,腫瘤分化程度、CA19-9水平、血管侵犯、術(shù)后肝轉(zhuǎn)移、BTG2表達水平是影響胰腺癌患者預后的因素;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結(jié)果顯示,BTG2表達水平、血管侵犯、術(shù)后肝轉(zhuǎn)移是影響胰腺癌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表2)。
圖2 BTG2蛋白表達水平與胰腺癌患者生存時間的關(guān)系
圖3 不同BTG2蛋白表達水平胰腺癌患者的死亡風險曲線
表2 46例胰腺癌患者預后的單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BTG2位于1號染色體長臂的3區(qū)2帶上,共編碼158個氨基酸,最初被鑒定為p53誘導基因,其表達受p53依賴機制的調(diào)控[8]。此外,BTG2也可以抑制cyclin E的表達,并在無p53、Rb和cyclin D1參與下抑制細胞G1/S期的躍遷[9]。研究證實,肺癌[10]、喉癌[11]、乳腺癌[12]等多種腫瘤組織BTG2表達均明顯下調(diào),并通過多種途徑參與腫瘤細胞的增殖、轉(zhuǎn)移。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胰腺癌組織BTG2表達陽性率及相對表達量顯著低于癌旁組織,高分化胰腺癌組織表達量顯著高于中低分化組織,提示胰腺癌BTG2表達明顯下調(diào),低表達是胰腺組織惡性表型的重要征象之一。
Devanand等[12]發(fā)現(xiàn),BTG2可以通過抑制癌細胞的侵襲和轉(zhuǎn)移,也可以通過表觀遺傳學沉默減緩腫瘤向周圍組織浸潤性生長,是治療堿性螺旋-環(huán)-螺旋轉(zhuǎn)錄因子1高表達的轉(zhuǎn)移性腫瘤的潛在靶標。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BTG2低表達與腫瘤分化程度低、血管侵犯有關(guān),提示BTG2可能是抗衡胰腺癌侵襲性的潛在靶點,與BTG2在骨肉瘤[13]、宮頸癌[14]的相關(guān)研究結(jié)果一致。
Zubair等[11]報道,實體腫瘤中BTG1或BTG2的表達降低通常與惡性細胞行為和不良治療結(jié)果相關(guān),其基因產(chǎn)物的表達情況可作為疾病進展的生物標記。文獻報道,BTG2蛋白的表達水平可作為多種癌癥的預后生物標志物,比如三陰性乳腺癌[15-16]、喉癌[17]、肝癌[18]。Wang等[19]報道,BTG2表達水平是影響食管鱗狀細胞癌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BTG2的下調(diào)可用作鑒定和預測食管癌進展和放射敏感性的分子標志物。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BTG2高表達組中位生存期顯著長于BTG2低表達組,提示BTG2高表達能顯著改善患者預后,術(shù)后300 d后BTG2低表達組患者死亡風險隨生存時間延長顯著高于高表達組,說明BTG2對胰腺癌預后的影響主要發(fā)生在遠期。單因素分析結(jié)果顯示,腫瘤分化程度、CA19-9水平、血管侵犯、術(shù)后肝轉(zhuǎn)移以及BTG2表達水平均與預后有關(guān)。多因素分析結(jié)果顯示,血管侵犯、術(shù)后肝轉(zhuǎn)移、BTG2表達水平為影響胰腺癌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即BTG2低表達提示預后較差。
綜上所述,BTG2在胰腺癌組織中表達下調(diào),與胰腺癌的惡性生物學行為相關(guān),BTG2表達水平是影響胰腺癌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其影響主要發(fā)生在遠期。但本研究納入BTG2定量分析例數(shù)較少,且缺乏表觀遺傳學研究,尚需大樣本以及納入更多因素的研究予以進一步驗證。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袁中電:實驗設(shè)計、實驗操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論文撰寫;吳紅偉、孫少華、沈豐:實驗指導、統(tǒng)計學分析;高嘉良、劉一魁: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周文波、武倫:研究指導、論文修改、經(jīng)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