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慧 張岳 董勝楠
聊城市第四人民醫(yī)院 252000
抑郁癥是臨床中常見的一種精神疾病,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壓力的逐漸增大,其發(fā)病率隨之上升。抑郁癥不僅對患者身心健康產(chǎn)生威脅,還會破壞整個家庭和諧氛圍〔1〕。相關文獻報道,通過疏導患者心理壓力,緩解心理狀態(tài),提高自我效能,有利于疾病管理以及提升生存質(zhì)量〔2〕。但由于患者存在人際交往、尋求幫助等方面障礙,自我管理能力較差,導致常規(guī)管理模式對患者康復影響并不理想〔3〕。本文擬探討支持型自我管理模式對抑郁癥患者情緒、自我效能和生存質(zhì)量的影響。
選取聊城市第四人民醫(yī)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穩(wěn)定抑郁癥患者62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31例。所有患者均知情且簽署同意書。對照組男20例,女11例;年齡 19~62歲,平均(51.42±4.89)歲;病程0.7~4年,平均(2.64±0.55)年;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4例,中學20例,大學及以上7例。研究組男18例,女13例;年齡20~63歲,平均(52.67±4.65)歲;病程0.6~5年,平均(2.78±0.72)年;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5例,中學18例,大學及以上8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藥物指導、心理疏導、自我護理培訓、出院指導等常規(guī)管理模式。研究組加以支持型自我管理模式。(1)成立由經(jīng)驗豐富的心理咨詢師、副主任護師、精神科主治醫(yī)師、主管護師、護士等組成的支持小組,加強小組成員培訓,提升其專業(yè)技能。(2)小組成員在通過咨詢專家、患者家屬訪談、查閱文獻等編寫的抑郁癥自我管理輔導手冊及抑郁癥自我管理記錄手冊。并針對患者文化程度等給予講解,提升患者認知程度及自我管理能力。(3)與患者溝通交流,通過一對一訪談形式評估患者整體情況,了解患者自我管理意識,明確患者所需支持。(4)根據(jù)評估結果,針對性的給予支持措施。①樂觀自信型。此類患者積極主動參與到疾病管理,具有較高的自我管理能力。此類患者需要支持與鼓勵。因此需通過護患互動,提高溝通交流頻率,給予患者肯定及鼓勵,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②悲觀不為型。此類患者對待疾病消極,各方面自我管理能力均較差。此類患者需要全方位的培訓和管理。因此通過對患者全方面地認知教育,糾正患者錯誤認知,并告知自我管理能力較低對疾病的不良影響,使患者積極配合管理。通過鼓勵、支持、角色扮演等形式幫助患者樹立良好心態(tài),指導患者自我情緒控制方式,提高患者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③放任被動型。此類患者雖然可參與到用藥護理、心理護理等管理中,但自我管理能力較低,對家庭及護理人員依賴程度較高。此類患者需要引導患者改進,加強自我管理意識。因此需引導患者發(fā)現(xiàn)自身缺點,肯定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優(yōu)點,并告知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較低對疾病的不良影響,促使患者配合。綜合分析患者存在問題,引導患者改進并給予全方面監(jiān)督和支持,排除阻礙自我管理能力不利因素。(5)給予患者家屬培訓,令其為患者創(chuàng)造安全、溫馨、舒適的家庭環(huán)境,并令家屬了解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方法,進而給予患者監(jiān)督、鼓勵和支持。(6)患者出院時令患者關注微信公眾號,公眾號定期推送疾病康復、生活注意事項等內(nèi)容。同時建立微信群組,在群內(nèi)加強患者間溝通交流,提供同伴教育以及相關問題指導。護理人員及時解答患者困惑以及疑問。每月1次進行隨訪,了解患者抑郁癥自我管理記錄手冊記錄情況,并針對患者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兩組患者均干預6個月。
兩組患者抑郁情況采取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4〕測評,包括17項,每項分值0~4分,分值越高表明抑郁情況越嚴重。兩組患者自我效能感采取自我效能問卷〔5〕測評,包括5個維度,每個維度分值為1~3分,分值越高表明自我效能感越好。兩組患者生存質(zhì)量采取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zhì)量測定簡表〔6〕測評,包括4個維度26項,采用5級評分制,分值越高表明生存質(zhì)量越好。
干預前兩組患者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HAMD評分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HAMD評分比較(分,
干預前兩組患者自我效能感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干預后兩組自我效能感各維度評分與干預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評分比較(分,
干預前兩組患生存質(zhì)量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干預后兩組生存質(zhì)量各維度評分與干預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存質(zhì)量評分(分,
HAMD量表是臨床中常用的評定抑郁癥患者抑郁情況的指標?;颊咭钟羟闆r越嚴重,越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7〕。本研究中,通過給予研究組患者支持型自我管理模式,結果兩組干預前HAMD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而干預后兩組HAMD評分均較干預前提升,但觀察組增加幅度低于對照組。提示支持型自我管理模式有利于控制患者抑郁情況。分析原因是因為通過成立支持小組,全面評估患者情況針對評估結果給予患者不同的干預措施,隨時滿足患者的支持需求,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患者更好地進行疾病控制,從而降低抑郁狀態(tài)。
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對疾病康復有促進作用,自我效能越高,患者越可積極主動參與到疾病管理中,有利于疾病康復〔8〕。本研究中,研究組干預后自我效能評分高于對照組。結果可見,通過抑郁癥自我管理輔導手冊及抑郁癥自我管理記錄手冊可提高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以及管理技能的掌握程度,加強家庭對患者的監(jiān)督、支持可令患者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溫暖,調(diào)動患者能動性,進而加強其對疾病的管理。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組、門診隨訪可令患者獲得更多的疾病管理經(jīng)驗和自信,進而逐步提升患者自我效能。
由于抑郁癥臨床治療情況并不理想,對患者生存質(zhì)量產(chǎn)生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zhì)量較低〔9〕。但本研究干預后兩組生存質(zhì)量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組提升幅度較大。分析原因可能是因為通過支持小組、家屬、患者間的溝通,可為患者提供所需的支持和幫助,有利于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改善抑郁癥狀,進而對患者生存質(zhì)量產(chǎn)生良性影響,促使患者生存質(zhì)量提升。
綜上所述,支持型自我管理模式在改善穩(wěn)定抑郁癥患者抑郁情況,提高自我效能以及生存質(zhì)量。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