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益普
“同學們,這個3D動畫展示的是蝸殼引水室的內部構造,它的作用是將水流均勻導入水輪機,使機組運行平穩(wěn)、高效。”在中國華電“一帶一路”能源學院柬埔寨培訓中心的課堂上,講師孫萬良正在講授水輪機發(fā)電原理。教室里,柬埔寨額勒賽水電站的柬籍員工在認真聽講。
中國華電柬埔寨額勒賽水電站項目,位于距離柬首都金邊350公里的戈公省豆蔻山深處。自2013年9月首臺機組投產以來,額勒賽水電站已累計發(fā)電超73億千瓦時,有效緩解了柬埔寨一直以來的供電緊張狀況。
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企業(yè)本土化運營,2019年11月,由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與華北電力大學合作共建的培訓中心在額勒賽水電站掛牌成立。根據水電站的工作特點,培訓中心在成立之初就確定了“1個月專業(yè)理論+1個月貼崗實習”的集中培訓模式。在專業(yè)理論學習中,講師們根據學員的崗位特點和理論水平,制定了由易到難的課程計劃,涵蓋電工基礎、繼電保護、水輪發(fā)電等內容。
對培訓中心的中國講師來說,語言不通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為此,培訓中心將教材全部翻譯成柬語,并在課堂上配備了翻譯。在教授較為抽象的內容時,培訓中心還配備了3D影像和立體數(shù)字模型,以幫助學員加深理解。
柬埔寨小伙子阿照是水電站檢修維護部高壓班的一名檢修工。入職后不久,他便主動報名參加了首批培訓?!拔覍W歷不高又不會中文,去之前也擔心自己什么都聽不懂,但是上了幾節(jié)課后就安心了,中國老師講得非常生動,而且課堂上有實時翻譯,再加上有很多立體數(shù)字模型,溝通完全不是問題?!卑⒄照f,知識和技術是“共通的語言”,只要用心學,一定會有收獲。
在貼崗實習中,培訓中心選拔了水電站內13名經驗豐富的技術專家和業(yè)務骨干,成立內訓師隊伍,在不同崗位上為學員提供實踐指導。為激發(fā)學員們的學習動力,公司將考核結果與績效掛鉤,并施行崗位動態(tài)調整制度,許多學員因為培訓期間表現(xiàn)優(yōu)異而被調到了更加核心的崗位。
疫情防控期間,集中培訓改為由內訓師組織的日常培訓。日常培訓以實操為主,短則三四個小時,長則兩三天,其理念是將技能學習滲透進日常工作中。水電站發(fā)電運行部值班員馬卡告訴記者,每當電站來了新設備或者開始實行新的工藝流程,內訓師都會組織大家統(tǒng)一學習培訓,“培訓中心帶給我們最大的不同,就是學習新知識已經成為日常習慣”。
2020年,培訓中心在水電站共組織了440人次的柬籍員工日常培訓,總時長達610個小時。隨著柬埔寨疫情防控趨于常態(tài)化,第二批集中培訓也已重新啟動。目前,水電站柬籍員工比例過半,且越來越多的柬籍員工開始走上技術崗位?!芭嘤栔行氖贡就羻T工的文化知識水平和技能操作水平大幅提升,不僅為水電站發(fā)展儲備了大批高素質人才,也為柬埔寨培養(yǎng)了一支水電人才隊伍。”水電站總工程師張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