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宋國珍
策劃人語:2022 年7 月,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fā)了《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堅持開門辦思政課,強化問題意識、突出實踐導向,充分調動全社會力量和資源,建設“大課堂”、搭建“大平臺”、建好“大師資”,設立一批實踐教學基地,推出一批優(yōu)質教學資源,做優(yōu)一批品牌示范活動,支持建設綜合改革試驗區(qū)。
《方案》強調了改革創(chuàng)新主渠道教學,善用社會大課堂,構建實踐教學工作體系,中小學校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課時用于學生社會實踐體驗活動,精心設計實踐教學大綱,避免實踐教學娛樂化、形式化、表面化等方面內容。
2021 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按笏颊n”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他還提出思想政治理論課能否在立德樹人中發(fā)揮應有作用,關鍵看重視不重視、適應不適應、做得好不好。此方案的提出落實了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著力破解了當前思政課建設中的重點問題。比如,一些地方和學校對思政課建設的重視程度還不夠,開門辦思政課、調動各種社會資源的意識和能力還不夠強,有的學校教師數量不足、質量不高,對實踐教學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亟需深化,課程思政存在“硬融入”“表面化”等現象。
近幾年,有關部門和地方建成了一批主題鮮明、資源豐富、技術先進的紀念館、博物館、展覽館,一大批領導干部走上講臺,科學家、先進模范等走進校園講授思政課,網絡“思政大課”、在線教學、虛擬仿真實踐教學、網絡主題宣傳等成為思想政治教育新樣態(tài)。
本期邀請相關專家學者、教育管理者和一線教師,從理論和實踐的層面對“大思政課”的實施進行了深入解析,并提供、總結了一些經驗,希望能為“大思政課”的有效落實帶來一些啟迪與思考。
本期嘉賓:河北地質大學大學生職業(yè)指導教研室主任 杜 鵑
石家莊市教育局思政科科長 肖 楠
石家莊市育才小學校長 武曉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