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群英
入手這套書很偶然。在魏小河的微信公眾號“不止讀書”中,看到他為中學(xué)生推薦的郝廣才先生的《今天》,而我自己讀過郝先生的《好繪本如何好》,出于對二者的信任,便毫不猶豫地為孩子購了這套書。
我先睹為快,深深被吸引。上下兩冊,1000 多頁,除去白天工作時間,我利用了一切可利用的碎片時間,不到十天就讀完了這套書。除了《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外,這是第二本對我有如此“魔力”的書!
郝廣才先生在書中講述了古今中外366 個真實人物的真實故事。人物涉及到各行各業(yè),內(nèi)容包羅萬象。在講述故事的同時,作者也表達了自己的見解。作者以第三方的視角解讀,讓我聽到了從未聽過的不同的聲音,讓我更客觀地審視歷史的真相。很多歷史上的瞬間,觸動內(nèi)心,讓人反思人性,反思這個世界上所發(fā)生的很多事情,原本都可以避免的。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犯了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愿面對、承認、擔(dān)當(dāng)錯誤的后果,更可怕的是說謊、掩蓋歷史的真相。走出狹隘的地域意識,才能以寬廣的胸懷來擁抱這個世界。
在《槍口抬高一厘米的良心》里,郝廣才老師講述了1991年東、西德統(tǒng)一后,德國對于看守柏林墻、射殺越墻人的士兵進行追罪的事。開槍是當(dāng)時東德的法律和命令,所以看守士兵必須開槍,但是開槍打不準(zhǔn)并不會被罰。作為身心健全的人,良心會讓你把槍口抬高一厘米,因為越墻的人,并不是真正的罪犯。任何人不能以“服從命令”為由,超越人基本的道德底線。人死不能復(fù)生,但正義不能有洞。就像作者所說,“正義未必黑白分明,但在顏色深淺之間,還是有一定標(biāo)準(zhǔn)的。”
在《失竊的一代》中,從1910 年到1970 年,澳大利亞政府秘密執(zhí)行“白化政策”,強行將原住民的孩子寄養(yǎng)到白人家庭,或送到孤兒院,目的是讓原住民文化消失,因為他們認為原住民是低賤的人種。這些被迫離開親生父母,強行被送走的孩子,被稱為“失竊的一代”(stolen generation)。好在民間經(jīng)過多年不懈努力,揭發(fā)、抗議政府的罪行,迫使政府于1998年將5 月26 日定為“國家道歉日”。2008 年2 月13 日,總理陸克文在電視直播中,正式向原住民道歉。
在《生命奇跡》里,再次讀到尼克·胡哲的故事。他天生無臂無腿,臀部左側(cè)有一只只有兩個趾頭的小腳,但他會打字,會游泳,會打高爾夫球,會沖浪,會踢足球,有會計和金融雙學(xué)士學(xué)位,還有幸福的婚姻和健康的孩子!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父母不放棄、無條件的愛,是他們勇敢戰(zhàn)勝困難、開創(chuàng)人生、綻放生命之花最強大的力量。愛能創(chuàng)造生命的奇跡!
看到《紐約太陽報》1897 年9 月22 日的一篇社論,內(nèi)容是對一名八歲女孩提出的“到底有沒有圣誕老人”的回復(fù)?!霸谖覀冞@個偉大的宇宙中,人類的智能,跟這個無限的世界相比,不過像昆蟲;跟理解所有真理、知識所需的智能相比,不過像螞蟻。這世上真的有圣誕老人!他的存在,就像愛、寬容和奉獻的存在一樣,確切無疑…… 只有信仰、想象、詩歌、愛情以及浪漫,能夠剝開面紗,看見那至高的美與榮耀。這個世界上沒有比這更真實更長久的了。真的有圣誕老人!感謝上帝!他活著,他永遠活著。一千年后,不,幾萬年后,他還是會繼續(xù)讓孩子們開心!”這是對孩子們這個問題的最好答復(fù)。讓孩子心懷信仰、美好與想象,是一件美好的事。只可惜很多成人,會對孩子當(dāng)頭一棒,熄滅這珍貴的光亮。有些事情,親眼見過才會相信,但有些事情,只有內(nèi)心堅信才會看到。
《動物莊園》和《一九八四》讓“喬治·奧威爾”成為不朽的名字。他在作品中表達了對監(jiān)視者、告密者和極權(quán)政治的痛恨,而他自己卻是一位告密者。1949 年5 月2 日,他交給英國情報調(diào)查局一份名單,名單上的人都是他認為潛伏或潛在的共產(chǎn)黨員。其實,有時候作品和人品之間沒有必然聯(lián)系。在一定意義上,這世界本身就是荒謬的,就像奧威爾在《一九八四》中所說,“戰(zhàn)爭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無知就是力量。”
有人這樣描述倫納德對待伍爾夫:“好像保護一只異常珍貴的明代瓷瓶,明知瓷瓶有裂縫,便格外小心用無邊的謹慎來照顧。”為了專心照顧伍爾夫,努力經(jīng)營出版社,倫納德放棄寫作,因為只要妻子滿意就好。伍爾夫自殺后,倫納德重新拾筆,再次寫作,后來成為英國著名的歷史傳記作家。就像郝廣才所說,愛情,要問的不是真不真,而是深不深。
《人類群星閃耀時》中,斯蒂芬·茨威格講道:1912 年,以羅伯特·斯科特為隊長的英國探險隊到達南極點時,被挪威探險隊領(lǐng)先了一步。郝廣才分析了挪威隊領(lǐng)先和英國隊落后的原因。前者的科學(xué)策略、細致謀劃與充分準(zhǔn)備,讓人贊嘆;但后者面對“失敗”的從容、心胸和氣魄,更讓人仰視、感動,人性的光輝像鉆石般閃爍著光芒……
克萊爾·帕特森是世界上第一個靠鉛算出地球年齡的人。隨后為了進一步了解地球的變化,他測量出了海底各地層中含鉛量的比例,發(fā)現(xiàn):在1923 年前,大氣中的鉛非常少,幾乎沒有。1923 年,美國的四乙鉛汽油公司在汽油中加入了鉛,提高了汽油的性能,也賺了個滿貫。當(dāng)帕特森公布大氣中的鉛來自于含鉛汽油時,政府、財團開始對他施壓——利誘、封殺、迫害。帕特森像圣經(jīng)里的大衛(wèi),知識就是他手中的投石器,他用更多的證據(jù),迫使政府于1970 年制定潔凈空氣法案,隨后一步一步走向了無鉛汽油時代。在人類的歷史中,正是這些有良知的科學(xué)家,護衛(wèi)著人類的命運,只為一絲照亮未來的光,踐行著艱難、看似不可行的道路,也發(fā)掘了生命的意義與美麗。
難以置信,美國在1969 年就登上了月球,可在1972 年才讓女人跑馬拉松。人類實現(xiàn)“男女平等”的征程像跑馬拉松一樣漫長。
書中還講述了一些好玩的事。比如,根據(jù)美國牙醫(yī)學(xué)會和美國牙科博物館的資料,1498 年6 月26 日,中國明朝的孝宗皇帝朱祐樘,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把牙刷。孝宗還保持了一個紀錄,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實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只有一個皇后,無其他嬪妃。郝廣才說,“這樣好的皇帝,我們都不知道,可見現(xiàn)在的歷史觀有很大問題?!?/p>
366 個故事,366 個人生。不論是少年還是成人,都可以從這套書里汲取智慧、勇氣、信心和友善,讓你的眼光更開闊,讓你的胸懷更寬廣,讓你的世界更美好。偶然種下的一粒種子,也許會萌芽長成一棵樹;偶然讀到的一個故事,也許會打開你的心門。
你的人生也許因《今天》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