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寧寧
摘要:李克富教授的《三個月改變孩子一生》這本心理學方面的書籍,不是讓我了解和掌握多少心理學知識,而是讓我懂得了如何保持一種好心態(tài),這就是一種健康的心理,而將這種健康的心理傳遞下去,讓更多人感受到生活中的陽光,明媚地生活和學習,保持做人做事的無窮動力,便是這本書的精華所在吧,閱讀這部著作后,讓我的道德與法治課堂充滿了陽光和正能量。“心理學思維并不是給你一個確定的答案,而是給你一個更積極正向的視角,嘗試著自己去找一找,一定可以找得到。”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尊重與激勵;樹立榜樣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一、“壓制自己”,尊重學生
今天的道德與法治課,前半段來復習舊知識,一女生在心不在焉地低著頭。一直不抬頭看黑板,我邊講課邊走近她的時候,發(fā)現(xiàn)她在畫著什么,輕輕地拍了拍她,她馬上停下了筆,但一節(jié)課注意力也不是太集中,下課后。我請她到辦公室聊了聊,首先肯定了她的成績很優(yōu)秀。繼而,我先入為主,問她是不是覺得我上課的速度慢,對她來說都已經掌握的差不多了,覺得無事可做呢?“嗯,確實有些冗長,不好意思,老師?!笨梢娺@孩子確實說的心里話,但是還知道這樣直接說不太好,還要道個歉,也說明孩子很有禮貌。我說:“像你這樣聰明、基礎又不錯的同學,可能真的覺得慢了些,但是課堂上需要照顧到全體同學,所以速度要以大部分同學的接受能力為參考。這種情況下,你不聽,還沒有自己的復習任務,無精打采,就是真的在浪費時間了。你可以向更開闊處思考。就如同這顆樹,我邊說邊畫。要想枝粗葉茂,必須得有發(fā)達的根系才行?!毙」媚镎f,老師我明白了,謝謝老師,然后順手遞給我一張疊好的紙片兒:“老師,這是我這節(jié)課的作品,送給您。”
如果這個事件發(fā)生在以前,我可能當堂就指出這個學生的問題,當眾批評她,甚至還會對自己的言行冠以“治病救人”“履行老師職責”,可是不知道這樣可能會傷害一名學生的自尊。我的“壓制自己”,能夠讓學生心情愉悅地接受并努力,甚至還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以及期待,乃至于讓自己今后充滿信心地學習,這何樂而不為呢?
二、“壓榨自己”,激勵學生
在辦公室里跟同事聊起孩子們的假期生活,五班班主任張老師說:“假期跟孩子們通電話,萱同學特別提到了你,她說,老師,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我們的道法作業(yè)批改特點?考老師沒有簡單地千篇一律,簡單地給個A\B\C,而是給每個同學寫評語,而且都是不一樣的......”
在閱讀了李克富教授的《三個月改變孩子一生》這部著作的時候,精華不是多么深奧或者有用的心理學知識,而是對于寶媽們的日記,李老師能及時的給予評價、指導和鼓勵,使得寶媽們不僅獲得了育兒方面的積極心理,更是汲取到了寫日記的動力!這種溫暖指引和善意建議,使得媽媽們變得陽光積極、內心強大,同時也感染著孩子,讓孩子也無比堅強。這部書就是由8位媽媽的日記和李老師的點評組成的,我從中的收獲之一就是,學習李老師的及時的點評和溫暖的指導,對于孩子們的作業(yè),我也可以如此激勵呀。
我的評語節(jié)選如下:“優(yōu)秀的家臻!你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絕對的優(yōu)勢!非常非常欣賞你!繼續(xù)努力,相信你會在各科上都能達到優(yōu)秀!加油!”“積極認真的嘉童!但是題目要求一定要看清:結合材料?。?!這個分可不要丟呀!?。 薄捌焚|名稱一定要嚴謹!相信下次考試,你能達到優(yōu)秀!有實力必須顯示出來!加油!”“很不錯!我感到很意外的是,期末考試為啥沒達到優(yōu)秀?哪里出了問題?把答題卡拍照給我看看吧?”我的初衷是在作業(yè)批改中,不僅讓孩子們知道自己學業(yè)上存在的問題,還能夠感受到自己努力的成果,甚至還能保持或者發(fā)掘自己的學習動力,沒有什么比保持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有力量的動力了。尤其是在當前考試機制的影響下,自己作為道德與法治學科的老師,沒有更多的時間跟孩子們交流,也就談不上督促了,這也是一種便捷的途徑吧,只不過需要自己多耗費點時間。既然自己的這一做法得到了孩子們的認同,我更要堅持下去,這何嘗不是學生給自己的一份肯定?我堅持下去的決心和能量,也是從這份肯定中獲得的!
三、樹立榜樣,指導學生
作為老師,我也深深地感受到當前的高考政策對當今學子們,提供了一條又一條通向高校的路徑,作為初中老師,我不由得想到了初中生未來的路多么寬敞,但是再看看目前部分厭學孩子的表現(xiàn),又覺得很心痛,究其原因,這些孩子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沒有明確的目標,不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我真的想問問他們,如果再給你們一次機會,你們是不是會珍惜而倍加努力呢?高考途徑的多樣性對他們來說是不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呢?
周末到校值班,操場上有一群中小學生練棒壘球,其中一個很年輕的副教練很眼熟,后來她主動過來跟我打招呼,才知道這是我來本校后的第一屆學生,去年本應參加高考,壘球專業(yè)考試,她取得了全國第二名的好成績,但是高考時文化課分數(shù)線不夠,沒能考上自己最理想的高校,便選擇了復讀。我很佩服她的專業(yè)高度,更佩服她的目標明確和堅強的毅力。她是我給張同學樹立的一個榜樣。張同學,課堂上貌似認真聽講。我面向全體同學問背過了嗎?她點頭示意,我便點名讓她回答反饋,她站起來后竟然一臉茫然,僅僅“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這寥寥數(shù)字都說不上來。下課后在辦公室,我們有了短暫的交流。我很肯定她豪爽的性格,是我佩服和喜愛之處,但是目前的學習態(tài)度需要提升。然后我便舉了以上復讀生的例子讓她認識到文化課的成績,決定了自己所選高校的層次與高度,充分肯定了她在籃球特長學習中培養(yǎng)起的大氣和雄心壯志,但一定要踏實,以便避免壯志難酬。此談話可以讓該生茅塞頓開,但不足以堅持不懈,所以如何推動她進步,需要老師的持續(xù)努力,但能讓她感受到“我有機會,我可以”就已經是很好的突破了!
在教育中能否關注細節(jié),不僅是能力問題,能否發(fā)現(xiàn)是基于自己的教育理念之下的結果。只有真正關注孩子們的成長、力求尊重教育規(guī)律、關注孩子們的心理需求,才能找到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在日常工作中,也才能夠在自己各種與孩子接觸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呂航行. 教學視頻在道德與法治學科中的實踐研究[J]. 文理導航(上旬),2021,(08):76-77.
[2]江少明. 淺談道德與法治教材中“探究與分享”欄目的有效運用[J]. 新課程研究,2021,(07):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