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
摘要: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shù),是一種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復雜性活動。在我校倡導的高效課堂的改革下,作為語文老師,如何才能真正理解高效課堂并真正實現(xiàn)高效課堂呢?通過學習與實踐,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wù)勎覍Ω咝дn堂的幾點淺薄的認識。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一、課堂導語設(shè)計的高效性
在我校的高效課堂模式里,導入是一個重要步驟,而我也覺得導語的設(shè)計是否有效,往往關(guān)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成功的導語是教師譜寫一篇優(yōu)美的教學樂章的前奏。凡是有經(jīng)驗的語文教師都十分注重導語的設(shè)計。魏書生老師曾說:“好的導語像磁鐵,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聚攏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币虼?,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非常重視課堂的導語設(shè)計。通過歸納總結(jié),我發(fā)現(xiàn)成功的導入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開篇引導,激發(fā)興趣
上課伊始,學生會有著各種各樣的心理。因此我們就應(yīng)該在短時間內(nèi)安定學生情緒,吸引學生注意力,打開學生心扉,使學生思維的齒輪運轉(zhuǎn)起來,這樣教師課前的導語就十分的重要。導入的類型頗多,有聽音樂,猜謎語,講故事,設(shè)懸念,開門見山,溫故知新等,面對不同的課文采取不同的導入方式,使課文的導入起到先聲奪人的作用。
學習貴有疑,課題是文章的眼睛,針對課題的特點質(zhì)疑引導,可以迅速調(diào)動學生求知欲。如教《金色的草地》一課,教師可抓住課題引導學生質(zhì)疑:“同學們,你們的眼睛是最亮的,想問題也是最有新意的,讀了課題,說說你最想知道什么?”“想知道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嗎?”上課伊始,教師的指導語看是簡單,卻能讓產(chǎn)生學生閱讀探索欲望,吸引學生自主走進入文本。
2、突破重點,切忌生硬
導語設(shè)計切忌“作者生平”、“時代背景”、“中心思想”等內(nèi)容的簡單羅列,過于冗長機械的導語,除了有喧賓奪主之嫌外,還容易使學生疲勞、厭惡甚至注意力不集中。
二、課堂提問的高效性
1、高效的課堂提問,問題設(shè)計必須有效
首先設(shè)計的問題要有明確的目的性,緊扣教學目標,能夠激起思考。因此要從教材的實際出發(fā),鉆研教材,把握教材特點,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其次,設(shè)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引導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使他們經(jīng)過自己的獨立思考,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高效的課堂提問,要先易后難、循序漸進
如果教師第一個問題能讓學生增大信心的話,后面的問題學生自然就會積極地去思考、主動去解決它。同時,課堂上的提問要遵循因材施教、因勢利導的原則,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來設(shè)計,以求深化認識,突破難點。有的教師課堂上喜歡問是不是、對不對等等。如同口頭禪,看似問得多,但實際上什么也沒問,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不專心聽課,在課堂上搞小動作,就突然發(fā)問,借機整治懲罰,久而久之老師的提問使學生產(chǎn)生畏懼。這樣的提問效果不大,學生也只能跟著教師的思路走,而丟掉了自己的思路。
3、高效的課堂提問,要精心引導學生,學會提出疑問
課堂提問并不是老師的專利,也是學生的專利,是雙向的。教師不僅要善于提問,還要注意善于啟發(fā)學生去提問,讓學生“敢問”、“會問”、善于“發(fā)問”。學生經(jīng)過探思后,提出的問題對他們來說才是最有價值的,這就需要教師通過不斷學習、總結(jié)。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教學《蟋蟀的住宅》一文,我在板書課題后這樣設(shè)計提問:
師:看到這個題目,同學們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我想知道蟋蟀是怎樣來建住宅的?
生:我想知道它們里面的構(gòu)造是怎么樣?
生:我想知道它們在里面的生活習性?
……
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學生的思路就容易與文章的思路溝通起來,學習自然充滿樂趣。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遠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苯處熤挥袕母旧闲纬蓪φn堂提問的正確觀念,才能在實踐中發(fā)揮課堂提問的靈活性與有效性,讓課堂風生水起。但是,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很多老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沒有給學生提問的機會,自然而然學生的提問意識就消亡了。
4、高效的課堂提問,目的要明確,要面向全體學生
對課堂提出的問題要明確具體,提問是為了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提出的問題只有明確具體,才能為學生指明思維方向。教師要緊緊圍繞教材要求、教學目標提出問題,如在教《窮人》一文時問學生:“課文著重寫的是桑娜,為什么不以桑娜為題,而用‘窮人’呢?”學生思考后頓悟:“課文寫三個人物都是‘窮人’,課文講的都是發(fā)生在窮人身上的事?!痹诖嘶A(chǔ)上教師又問:“作者描寫這些窮人,敘述窮人之間的事為的是什么?”此時,學生恍然大悟,為了歌頌窮人的高尚品質(zhì),這樣就突出了中心。
另外,課堂提問要使全班學生都能參與思考,不應(yīng)該只對少數(shù)尖子生,要顧全大局,特別是差生都有被提問的機會,使提問具有普遍性。教師要做到尊重學生,正確評價學生,及時充分肯定可取之處,然后再給他們一次成功回答的機會,不要有“遺忘的角落”;要給每位學生以體面亮相的機會和平臺,讓他們感到教師對他們的關(guān)心與愛護,這樣才能使課堂提問達到有效的發(fā)展。
三、引導學生選擇高效的學習方式。
高效的學習方式,首先提倡學生合作學習?!昂献鲗W習”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放手在小組內(nèi)討論,尋找解決策略,教師所做的正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的工作。在小組合作學習、交流中,學生要發(fā)言,要聽取同學的意見,在評價中要當小老師。這樣學生參與的面和質(zhì)都得到了提高,主體地位更加突出。在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時機是很多的,可以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展開合作學習。
其次,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如有一次做完課堂練習,我有意識地讓學生們互相學習,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勢,我讓學生互相參觀試卷,然后說出自己認為練習做得最好的同學,學習差的學生說了優(yōu)生的名字,同樣學習優(yōu)的學生也有說學習差的學生名字。他們都在找別人的閃光點。這樣的學習形式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shù)性。當老師容易,當好老師就不容易了,上課很簡單,但要上好高效課堂就不簡單了。影響課堂的因素很多,為了使自己的語文課堂教學能更有效直至高效,這不僅僅要以模式和理論作指導,更需要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郭秀婷. 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打造高效課堂[N]. 臨汾日報,2021-11-10(003).
[2]方婕妤.小學語文閱讀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J].新課程,2021(4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