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宇
摘要:在小學語文閱讀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文字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全面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老師作為教學主體,要全面把握學生的心理活動和學習進度,充分活躍語文課堂的氣氛,使語文教學順利進行,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1+ X"是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模式,它能把閱讀教學、學生的自主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機結合起來。新課改與素質教育對小學語文“1+ X”閱讀教學的要求,有助于學生全面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此,本文對以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基礎,構建小學“1+ X”閱讀教學模式的策略進行全面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1+X";閱讀教學
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主要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如語言理解、應用、邏輯思維、審美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文化傳承等。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構建小學語文"1+ X"閱讀教學模式可以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語言核心素養(yǎng)得到提高。因此,加強小學“1+ X”閱讀教學模式的構建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1+X"拓展閱讀教學的意義
(一)突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
將"1+ X"閱讀教學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突破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局限,打破常規(guī)的題海戰(zhàn)術和單向教學,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1+ X"閱讀教學能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使學生對語文閱讀有更清晰的認識,從而更好地掌握小學語文的閱讀方法。
(二)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目的性和技巧性,將各類文章按性質分類,最終尋找共同性來確定文章的類型,從而對相似文章進行解讀。另外,“1+ X”的閱讀教學能為小學語文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小學語文閱讀學習都是技巧性學習,從小就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能為小學語文的分析與理解奠定堅實的基礎,學生通過對文章的整體把握,更好地理解文章。
二、“1+X”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運用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語文低年級教材中,對學生和家長、教師共同閱讀作了規(guī)定,從小學教育開始就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另外,閱讀理解的難度逐漸增加,每個單元增加了課外閱讀的延伸,導入“1+ X”閱讀模式,讓學生掌握自主閱讀、自主聯(lián)想、學習使用。進中學后,在小學的基礎上增加《名著導言》,對每堂名著的導論課進行指導,重點是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學習?!睹鴮д摗芬约ぐl(fā)興趣、傳授方法為改革的方向,這是語文課程從課外拓展到“教讀、自讀、課外閱讀”的閱讀教育體系。
(二)加強類比分析
“1+X”的閱讀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對同類文章進行對比分析,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加強對文章內容的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例如,在《女媧補天》一課的閱讀教學中,可以利用“1+X群文閱讀教學模式進行如下閱讀教學。
第一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安排學生進行5--8分鐘對課文的大體閱讀,語文教師要提前準備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例如文章中有哪些生字?文章到底在講述什么故事?文章中的主人公是誰?在學生初步閱讀之后,教師給學生留5分鐘時間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也可以與同學之間進行交流,教師再讓學生對這篇課文進行復述。
第二步,語文教師選擇幾篇同類文章讓學生進行閱讀,例如《精衛(wèi)填?!贰逗篝嗌淙铡返?,讓學生通過閱讀找到這一類文章的相似之處,并且對課外閱讀的內容與《女媧補天》的內容進行類比。第三步,語文教師選擇一篇課外文章與學生進行交流,使學生對文章之間的相似內容有更深的理解。這些文章都是古代神話故事,都表達了我國古代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此次運用“1+X"閱讀教學以我國古代神話故事作為主題,讓學生對于我國古代神話故事有初步的了解,進一步擴展了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對于此類文章的閱讀思路更清晰,通過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提高。
(三)構建良好的語文閱讀環(huán)境
閱讀環(huán)境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至關重要,無論在課上還是課下,無論是教師在課堂中對教學環(huán)境的構建, 還是學生在自習室內,安靜的氛圍是享受閱讀的前提和基礎。教師可以定期為學生購買優(yōu)質的雜志和報紙,為學生的閱讀提供更多便利。在“1+X”閱讀教學模式中,激勵制度也是使學生提高閱讀興趣更好的途徑,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需要語文教師不斷予以鼓勵。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提取優(yōu)美的句子以進行模仿,并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使學生可以通過不斷的模仿和閱讀來學習作者的語言表達方式、結構特征和思想,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感受,提高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進一步提 高識字率和學生的閱讀水平。通過閱讀,學生可以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遨游,不斷增加文學資料的積累,提高學習的熱情和參與度,進一步 提高語文閱讀的整體素質,并提高學習學習語文的主動生。
在“1+X”的閱讀教學中,隱形對話是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的重要紐帶。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充足的課前分析,通過隱形對話的形式,對學生的知識進行鞏固,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得到保障。教師作為教學主體,需 要對課堂氣氛進行調動,隱形對話需要在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中進行,并且起到了互相促進的作用。語文課堂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內心需求,充分考慮到競爭為學生帶來的壓力,使學生自我調節(jié)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師通過教學隱形對話,能夠使學生獲得激勵, 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課堂上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問題進行合理的分析,學生的問題主要包括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不同學生在學習語文閱讀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特殊問題,教師在批改試卷的過程中,要針對學生的個性問題進行詳細的記錄。在輔導的過程中, 要以欣賞和鼓勵的態(tài)度來幫助學生解決在語文閱讀學習中產生的問題。
結語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小學教育對語文閱讀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在小學階段必須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好的開端往往能起到一個良好的帶頭作用,所以導入“1+X”的閱讀教學模式是現(xiàn)在小學課堂上必要的措施。但是,教師必須理解“1+X"的讀取模式是工具,不是為了目的,教師應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消化能力,選擇適合不同階段學生的課外讀物。
參考文獻:
[1]楊昌明.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探索[J].試題與研究,2021(30):31-32.
[2]段巧琴.淺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途徑與方法[J].試題與研究,2021(30):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