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永強
雞湯是中國人養(yǎng)生食品中最常見的湯羹,數(shù)千年來一直被譽為中華民族滋補品中的“天下第一湯”。特別是老母雞湯,不僅以美味著稱,而且有著極好的補虛功效。雞湯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特別是加入了一些藥材及食材后,其營養(yǎng)價值更是成倍增加。適量喝雞湯可以起到緩解感冒癥狀,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然而,這并不意味著雞湯就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寶物”。盡管雞湯味美保健,卻有不少人不適合喝雞湯,如果誤食,不僅起不到保健作用,反而會損害健康。
首先,部分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宜喝雞湯,例如高血壓、高脂血癥患者。高血壓患者喝雞湯,除了可能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外,還會造成血壓持續(xù)升高,難以降低。長期高血壓還有可能引起心臟繼發(fā)性病變,造成心臟增大、心肌肥厚等。對高血脂患者來說,雞湯中的脂肪被吸收后,會促使膽固醇進一步升高。膽固醇過高,會在血管內(nèi)膜沉積,引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等。
其次,部分消化疾病患者不宜喝雞湯,例如脂肪肝患者、胃酸過多和胃出血患者,以及膽道疾病患者。雞湯中含有大量的脂肪,脂肪被吸收后會造成血脂、血膽固醇進一步升高,使脂肪在肝內(nèi)積聚,影響肝臟的正常功能,加重脂肪肝病情。同時,雞湯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患有胃潰瘍、胃酸過多或胃出血的病人,一般不宜喝雞湯。膽囊炎和膽石癥經(jīng)常發(fā)作者,更應該對雞湯敬而遠之,因為消化雞湯內(nèi)的脂肪需要膽汁參與,喝雞湯會刺激膽囊收縮,易引起膽囊炎發(fā)作。
再次,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也不宜喝雞湯。因為雞湯內(nèi)含有一些小分子蛋白質(zhì),患有急性。腎炎、急慢性腎功能不全或尿毒癥的患者,其肝腎對蛋白質(zhì)分解產(chǎn)物不能及時處理,喝多了雞湯就會引起高氮質(zhì)血癥,加重病情。
此外,雞湯有溫補作用,有炎癥的人不宜溫補,喝雞湯會不利于炎癥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