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宏
摘要: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讓孩子變聰明的方式就是閱讀、再閱讀”,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雖然很多教師認識到了閱讀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一直存在課內閱讀、課外閱讀“兩張皮”的現(xiàn)象,并沒有將課內外閱讀整合在一起,而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提升,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能夠不斷地強化課內課外閱讀整合探究十分必要。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內課外;閱讀整合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閱讀是語文學科教學的主體內容,但似乎僅限于課堂中,對于學生的課外閱讀,很多教師有鞭長莫及的無力感。然而,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語文閱讀量的保障等,都是通過大量課外閱讀加以支撐的,作為學校教育,關注到對課堂內外的全面建構,能夠實現(xiàn)課上課下的教學聯(lián)動,以完善教學工作。
一、小學語文教學課內課外閱讀整合的重要性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并由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兩部分組成,其中課內閱讀,主要是以教科書、參考書、輔導書為閱讀材料,閱讀時間集中在課堂,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進行,具有統(tǒng)一性的特征,將滿足學生的共性發(fā)展作為教學目標。而相較于課內閱讀,課外閱讀是一種更加自由開放的閱讀方式,閱讀內容的選擇極具彈性空間,學生根據自身的需求愛好,自主選擇閱讀書目、閱讀方式,不受統(tǒng)一的限制性,極大地滿足了學生的個性閱讀發(fā)展需求。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內閱讀保證了學生的統(tǒng)一共性發(fā)展,而課外閱讀則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供了空間。在小學生的學習成長過程中,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時兩者具有相互輔助、相互依托的關系。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將課內課外閱讀整合在一起進行教學至為重要。
二、小學語文教學課內課外閱讀有效整合策略
(一)以學生為本,抓住閱讀的主體性
“以人為本”是新課改中提出的重要教學理念,在整合課內課外閱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是閱讀活動的主體,所選擇的課外閱讀內容必須要符合小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和發(fā)展需求,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如教師所選擇的課外閱讀內容,應該是學生感興趣的書籍,這樣學生才能夠認真、耐心地讀完,才能在閱讀中獲得更多的心靈體會。此外,所選擇的閱讀內容還應該契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如對于低年級學生,應為其推薦一些圖文結合的繪本故事,以此降低課外閱讀難度;而對于高年級階段的學生,則可以向其推薦一些文學性作品,如詩歌、小說、散文等,總之整合的課外閱讀內容必須要立足于學生主體,才能夠實現(xiàn)更好的整合效果。
(二)依托教材找到課內與課外閱讀銜接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能僅限于課內,必須要做好拓展與延伸,將課內外緊密地銜接起來,這樣才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具體在閱讀教學時,老師要依托教材,將教材作為閱讀教學的核心,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進行閱讀教學的拓展,做好課內外的有效銜接。比如,在學習部編版五年級《松鼠》一文時,課文內容主要結合小動物———松鼠的特征進行描寫,塑造了可愛的小松鼠形象,激發(fā)了學生熱愛動物、保護自然的思想情感。作者是法國著名的作家布封,本課選自他的鴻篇巨制《自然史》一書,其中《松鼠》一文深受小讀者的喜愛,從文體角度來講,它應該是一篇短小的科學小品文,或者是一篇文藝性的說明文,其圍繞小動物松鼠來行文,與小學生的認知心理非常吻合,也是小學生非常愛讀的一篇短文,行文層次清晰,語言通俗易懂。老師在教學中可指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學習,以問題為引導,讓學生對文本內容和主旨做好把握。當學生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之后,對這類文章有了自己的閱讀體驗,這時老師可及時做好拓展,尋找好課內與課外延伸的銜接點,適當進行拓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三)將多元的評價方式作為課內課外閱讀整合的保障
評價是現(xiàn)代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通過評價可以對教學起到反饋和促進的作用,而在整合課內外閱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評價作用的發(fā)揮,為教學整合提供保障。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該認識到閱讀評價本身并不是為了確定學結果的好壞,而是為了了解學生的閱讀學習過程,促使學生熱愛閱讀、堅持閱讀,為學生的閱讀學習、終身學習提供助力。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就應該改變過往以紙筆測試為主的評價方式,要通過構建多元的閱讀評價體系,為教閱讀整合增添助力。
結束語
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方式,在小學階段,教師不僅要做好課內閱讀教學,還要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要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連接打通、有效整合,為學生營造全方位的閱讀環(huán)境,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得到更好地提升。在整合課內外閱讀教學中,教師以科學的閱讀內容選擇為核心,以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為紐帶,以多樣的閱讀方式為關鍵,以多元的評價方式為保障,以此實現(xiàn)更好的整合閱讀效果。
參考文獻
[1]謝燕蘭.小學語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指導策略研究[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職業(yè)教育),2021(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