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慕瑾
摘要:閱讀教學作為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分支,同時亦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難點內容,教師應當充分結合小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特點,借助問題導向,引導小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深度探索,重點開發(fā)小學生對英語知識探索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未來開展對英語知識的深度探索做好鋪墊。本文主要以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為研究背景,重點中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路徑進行探究。
關鍵詞:問題導向;閱讀教學;小學英語
前言:
隨著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要求的不斷推進,開展綜合化素質教育已經成為當前我國教育事業(yè)改革的核心導向。小學階段學生由于剛剛開展對英語知識的學習,對英語課程的認知能力相對較為有限。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應當充分結合小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特點,以教材知識內容為核心,巧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根據問題導向開展英語閱讀學習,能夠有效引導學生掌握高效的閱讀方法,進而提升其閱讀質效。
一、巧設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大多數是以教師為教學活動核心,采用大篇幅說教教學為主要方式開展英語教學活動,該種教學形式單一且內容較為枯燥,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缺乏有效互動,進而影響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充分結合小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水平,以教材知識內容為依托,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結合情境開展對英語知識的探索,重點開發(fā)學生對英語知識探索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實現學生英語閱讀質效的有效提升。
例如:以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The lion and the mouse》為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首先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故事插圖。然后為學生展示問題情境:“Use your imagination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 Guess what might happen between the lion and the mouse?”讓學生結合問題情境,在興趣小組中開展討論將自己的猜測進行互相交流,通過這樣的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不僅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對英語故事閱讀的積極性,同時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提升其對英語知識探索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后續(xù)對故事的深度學習奠定基石。
二、結合問題驅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應試教育作為我國教育事業(yè)幾十年的核心導向,在大部分教師和學生的潛意識中已經根深固結,為了充分貫徹現階段我國教育改革目標,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當充分結合教材知識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探究問題,讓學生通過問題引導開展對英語知識的自主學習,在幫助學生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開展知識探索的學習能力,為學生未來開展對英語知識的深度探索做好鋪墊。
例如:以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Good habits》為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首先借助微課視頻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Question 1:What are the good habits in Wang Bing?Question 2:Why should we form good habits in life?”讓學生結合問題進行自由閱讀課文,并在小組中開展討論,嘗試解決探究問題。討論結束后,教師進行提問,讓學生將該組的討論意見進行復述。教師將學生的意見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度探究,重點將學生所遺漏的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幫助學生將知識鏈補充完整。通過任務驅動,讓學生根據任務驅動開展英語閱讀,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引導正確的閱讀方向,讓學生通過自主知識探究來實現對相關知識的汲取,并能夠在汲取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摸索高效的英語學習方式,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
三、創(chuàng)設問題導向,培養(yǎng)學生閱讀深思意識
小學階段學生受其個性化發(fā)展特點的影響,其自我約束意識與學習意識還未完全形成,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很難一直保持精力高度集中的狀態(tài)參與學習,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當充分結合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分層次問題驅動任務,讓學生借助問題的引導,由淺入深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深度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深思意識,提升其閱讀質效。
例如:以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A healthy diet》為例。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借助視頻課件為學生展示一些常見的飲食習慣,讓學生進行討論,說說哪些飲食習慣是正確的,討論結束后,讓學生進行快速閱讀課文,并將嘗試歸納文章大意,在閱讀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標記。閱讀結束后,教師進行提問,讓學生將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復述,并由其他學生嘗試進行解答,教師對學生的所提出的問題的進行整合,并結合學生對課文大意的歸納,繪制出相應的思維導圖,然后將學生未解決的問題展示出來,讓學生結合問題再次深入閱讀課文,并在興趣小組中開展討論,嘗試解決問題。討論結束后,教師結合學生的意見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仔細賞讀,同時將思維導圖補充完整,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鏈。通過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的深度探索,同時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掌握高效的英語閱讀方式,提升其學習質效。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充分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以教材知識內容為依托,合理應用問題教學法,讓學生通過任務驅動開展對英語知識的深度探索,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深思意識,為學生未來開展對英語知識的深度他所奠定基石。
參考文獻:
[1] 潘海燕. 巧用”問題”,激活課堂——問題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 啟迪與智慧(教育), 2019(6).
[2] 陳芳. 英語學習活動觀下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實踐[J]. 中小學外語教學, 2020, 43(1):6.
[3]程小雨. 基于問題學習的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