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惠州市惠城區(qū)馬安鎮(zhèn)中心小學 張泉興
忠孝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蘊含著許多做人的真諦。馬安鎮(zhèn)中心小學依托得天獨厚的教育資源,圍繞“忠孝文化”這一核心價值觀開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為讓忠孝文化扎根校園,學校對校園進行了精心的設計和布局,在潛移默化中培“魂”植“根”,讓校園開滿“忠孝之花”。
忠孝墻上介紹著文天祥的生平事跡及傳世作品,也記載著文天祥、文天球及家族后裔在馬安鎮(zhèn)龍?zhí)链逯倚扇墓适隆V倚⒐适?、詩詞書法懸掛于教學樓走廊兩側(cè),忠孝大道旁的綠化樹木上也懸掛著《孝經(jīng)》經(jīng)典詩句,營造出濃郁的忠孝文化育人環(huán)境。
忠孝園里,正義凜然的文天祥雕像佇立于教學樓前,文天祥雕像后面的書卷石刻著詩詞《正氣歌》,一旁的石質(zhì)書上則書寫著文天祥的《過零丁洋》,讓學生加深對文天祥精神的理解,有了更為直觀的感受,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
素養(yǎng)園以“忠、孝、禮、康、智、藝”為核心,園內(nèi)以自然山水為主,各類忠孝文化為脈絡,營造出各種體現(xiàn)忠孝文化的特色空間。
如今,走進馬安鎮(zhèn)中心小學,隨處可見彰顯忠孝文化的校園景觀。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建設一支優(yōu)秀的“忠孝”教師隊伍是打造“忠孝教育”品牌的關鍵。近年來,學校不斷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
著重強化三個理念,打造忠孝之師。在師德師風建設方面,學校通過開展師德師風建設培訓會、教師禮儀培訓講座、忠孝之師評比等系列活動,著重強化依法執(zhí)教、以德治教、“孝立本,忠立業(yè)”三個理念,自覺做忠孝文化、廉政文化的宣傳者、引領者、示范者、踐行者,使每一位教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首先取決于教師能力提升。三年前,學校教師平均年齡超45周歲,如今近三分之一的教師是剛走上講臺的年輕人,因此教師培訓成為首要任務。學校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訓機制。首先是學校舍得投入,教師培訓經(jīng)費每年都占學校義務教育經(jīng)費的10%以上;其次是走出去跟崗學習培訓,派教師先后到山東曲阜儒源文化學校、珠海市金灣區(qū)外國語學校,惠州市李瑞麟小學、惠州市第十小學、惠州市上排小學、惠州市十一小方直分校等學校跟崗學習;第三是主動請進來一批一線名師、名校長及專家到學校做報告、上示范課或課堂診斷;第四是堅持研、訓、賽一體,堅持“問題即課題,教學即教研,成長即成果”的課題研究方法。近年來,課題研究和教科研工作取得新突破,順利完成20多個市區(qū)級以上課題研究。
課程是傳承和弘揚忠孝文化的主陣地。近年來,學校不斷創(chuàng)新課堂理念,全力推進課堂改革和有效性作業(yè)的探究,形成了“人工智能+六步教學法”的自主高效課堂模式和線上教學模式,開設了校本課程,編印了《孝行天下》《生命安全教育》《忠歌》《孝歌》《忠孝故事》等校本教材,真正提高了課堂的有效性,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核心素養(yǎng)。
因文天祥號文山,學校將集人工智能、園林氣息、書香文化、忠孝文化等一體的智慧圖書閱覽室,改名為文山書屋。如今文山書屋已成為學生最喜歡的場所,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習慣,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水平。此外,學校還開辦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成立30多個社團,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各類活動,舉辦文藝匯演、忠孝文化科技藝術(shù)節(jié)、體育節(jié)、書香節(jié)等活動,促進學生藝體、科技全面發(fā)展。
“忠孝”文化不應該只是表面上的紅紅火火,也不應只是形式的表現(xiàn)、文字的表達,更應該是內(nèi)容的浸潤、思想的滲透和行為的表現(xiàn)?!白屩倚⑽幕蔀樾@文化的魂,成為師生自覺踐行的行為文化”,才是馬安鎮(zhèn)中心小學忠孝教育的重中之重。
忠孝養(yǎng)成教育禮儀操成校園風景線?!榜R安中心,忠孝在心,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冬日暖陽的照映下,全體師生們在大課間期間集體跳起了忠孝養(yǎng)成教育禮儀操。馬安鎮(zhèn)中心小學禮儀操分學生口令、教師口令兩方面,由排隊令、口號令、問好禮、紅領巾令、課間令、進室令、課堂令、舉手令、用餐禮、放學禮等10個部分組成,涵蓋了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且動作簡單易學,口號朗朗上口,學生可以邊做邊誦讀,能更深層體會文明禮儀操的內(nèi)容,并切實踐行到行動中。如今,每天大課間全體師生齊做禮儀操已成為學校校園里的一道靚麗風景線,這套操也在全鎮(zhèn)小學推廣。
開展養(yǎng)成教育系列活動形成好校風。“養(yǎng)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成就好人生”,學校積極開展養(yǎng)成教育系列活動,使全體師生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校風、班風、學風不斷得到優(yōu)化,深受社會各界好評。學校把每年9月定為養(yǎng)成教育活動開展月,10月是養(yǎng)成教育成果推廣月,從小學生著裝儀容要求,到怎樣整理好書包;從在公共廁所里要注意哪些問題,到在學校樓梯與走廊里要注意哪些禮儀;從升國旗禮儀、課堂禮儀,到參加典禮是要注意哪些禮儀……學生經(jīng)過系列活動培訓學習后,在升國旗、課堂禮儀、校園安全等養(yǎng)成教育上嚴格要求自己,規(guī)范行為,文明禮儀,爭做遵紀守法、文明禮儀、安全衛(wèi)生的新時代小學生。
在學校安全教育方面,學校非常注重養(yǎng)成教育的融入,創(chuàng)新生命安全教育措施和方法,舉行了大型生命安全教育實踐體驗拓展活動,成為惠州第一所把模擬場景搬進校園的學校。
此外,學校還注重對學生的勞動教育,教室里以及所有公共區(qū)域,都由學生負責每天打掃干凈,并要求學生回到家后每天做3至5件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為父母分擔壓力。2020年因為疫情延遲返校期間,結(jié)合忠孝文化,組織開展線上學習,精心安排“忠孝課堂”實踐活動。
近年來,馬安鎮(zhèn)中心小學孜孜以求地將忠孝文化貫穿于學生日常行為習慣之中,先后獲得惠州市安全文明校園、惠城區(qū)“三全育人示范?!钡葮s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