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實驗中學/ 楊 濤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是我國思政課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2019 年3 月18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講話時強調,思政課要用科學理論培養(yǎng)人,要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當前線上教學和傳統(tǒng)線下教學相比,綜合性、立體性、貫通性的優(yōu)勢正在慢慢地呈現(xiàn)出來。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可以借助線上教學這個模式,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云端實現(xiàn)“社會即教材,學習無限制”的愿景,更好地實現(xiàn)總書記提出的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的要求,達到更佳的育人效果。
如何做好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線上教學?既能夠把握課程標準,又更充分地結合社會實際,讓學生感受到道德與法治課的真實性、理論性、思想性與針對性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所在的學校借助一個線上教育平臺進行了各學科的線上教育活動?,F(xiàn)筆者結合自身的線上教學經(jīng)歷與學生反饋情況,從道德與法治課線上教學的六個維度,對線上教學的操作以及效果進行反思,目的在于引發(fā)更多的教師進行深度思考,期以提高線上教學有效性。
在進行線上教學備課時,如果心中沒有課程標準,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匆忙準備,那上出的課肯定是事倍功半的效果。本學科的課程標準規(guī)定:本課程“是一門以初中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引導和促進初中學生思想品德發(fā)展為根本目的的綜合性課程”。課標決定著我們在備課時,要按照學生目前的學情進行備課,在備課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因為是線上教學,我們要從網(wǎng)絡中選取很多的教學資源,在選取資源的過程中要堅持政治性、價值性、知識性等基本原則,多選取積極正面的事例,弘揚社會正能量,特別是疫情期間,多選取疫情期間的最美人物事跡,疫情期間對生命的思考,學生在疫情期間應該怎么做,國家在疫情期間彰顯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等相關教學資源,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手段進行融合。
例如在備七年級《成長的不僅僅是身體》這節(jié)課時,筆者從網(wǎng)絡上搜集政府針對疫情期間的一些謠言迅速應對進行辟謠的相關材料,充實到“發(fā)展獨立思維”和“培養(yǎng)批判精神”兩目中,在準備“開放創(chuàng)造潛力”這一相關素材時,筆者準備了國家科研人員在疫情之下進行科學研究助力疫情防控的相關素材,引導學生崇尚科學精神,加強自我意識,培養(yǎng)求真務實的態(tài)度,同時向他們弘揚了社會正能量。這樣一來,在教學時既堅持學科的育人功能和正確的價值導向,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究的動機,又幫助學生學習正確處理自我與他人和集體,以及與國家和社會的關系。
線上教學的模式和傳統(tǒng)線下課堂教學模式有著很多的區(qū)別,最大的區(qū)別是——教師不再能通過現(xiàn)實課堂去綜合掌控學生學習的過程以及學習的結果。學生自覺學習,主動探究,深入思考,就成了確保教學質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線上教學的教學容量比較大,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多設計一些情景式遞進式的問題。這類問題要有層次性和開放性,讓學生在面對矛盾性的選擇時形成一些批判和懷疑的態(tài)度,增加探究的欲望,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去解決問題,培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當然,線上教學所面對的學生可能不止是一個班的學生,而是全校甚至是全區(qū)或全市的學生,學生自身的知識水平可能參差不齊,思考問題的角度也是五花八門。那么在設置教學問題時,應多基于某一角度考慮設置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設置多角度的答案,當學生回答了問題時,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這樣會更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線上教學才能夠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更好地學習,實現(xiàn)學科育人目標。
例如在講授八年級《公民基本權利》這一框內容時,對于監(jiān)督權的設問就要考慮學生的層次水平,設置不同類型的問題,比如問題1:監(jiān)督權的含義和內容。這個問題基本上全體學生都能從課本中找到答案。問題2:監(jiān)督權所針對的特定群體。這個問題就需要學生仔細研讀課本,然后再尋找相關答案。問題3:除了課本中所列舉的“申訴、控告和檢舉”外,你還知道哪些行使監(jiān)督權的形式?這個問題就具有開放性了。在線上教學時,學生在討論區(qū)就這個問題可以自由討論,所有人回答的答案其他人都能看到,對于一些同學錯誤的表述,有部分積極的學生自覺自發(fā)地進行修正,當學生討論一段時間之后,教師可通過語音和文字就學生的答案進行梳理總結,然后呈現(xiàn)給學生。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 年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圍繞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堅持立德樹人,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道德與法治課是中學德育課程的主陣地,在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上,要堅持愛國主義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的線上教學,可以充分利用網(wǎng)絡,把現(xiàn)實生活中的愛國主義元素,如疫情期間涌現(xiàn)出的眾多鮮活素材,及時推送給學生,不僅可通過線上教學上課,也可通過網(wǎng)絡在課后把素材推送給學生,供學生在課余時間感悟與學習。愛國,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它不僅是精神和情懷,更是一種行動。通過線上教學中愛國元素的大量匯集,可以使我們的思政教育點對點、心理關懷心貼心,引領廣大學生在戰(zhàn)“疫”中成長。
例如在復習九年級第三單元《文明與家園》時,通過觀看最美“防疫”者,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yī)院的建設情況的相關視頻;多媒體展示1998 年抗洪、2003 年抗擊非典、2008 年抗震救災和2020 年以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的相關圖片,從中感悟在災難面前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迎難而上的民族精神,這種民族精神正是我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引領。
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的發(fā)現(xiàn)法認為:教學既非教師講,又非學生聽,而是教師通過自己的引導、啟發(fā),讓學生自己去認知去概括,去親自獲取知識。道德與法治的線上教學,更應該立足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感悟生活、生成知識、啟迪智慧、升華情感的舞臺。在線上教學期間,可以通過提前布置預習任務,學生線上搜集資料,授課時通過拍照把學生的預習成果傳上網(wǎng)絡向全體聽課學生進行展示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帶著問題與興趣積極展開預習,整理自己對一些知識點的觀點并做好充分準備。
在講授八年級《公民權利的保障書》時,筆者就提前布置學生通過網(wǎng)絡去搜集一些我國特別是自己家鄉(xiāng)精準扶貧的相關圖片、文字、數(shù)據(jù)分析等素材,線上授課時讓學生在討論區(qū)里進行展示,并通過自己的理解加以解釋和說明。線上教學還有一個重要的好處就是可以及時了解學情,對于新授課的內容,教師可以在課前通過網(wǎng)絡問卷調查的方式,迅速全面地了解學生預習的情況,有利于教師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在授課結束時,教師也可通過電子問卷,了解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感受,對于教師授課方式、授課技巧等一系列情況進行反饋,便捷迅速,這個是傳統(tǒng)課堂教學學情反饋所達不到的。筆者在授課結束之后,經(jīng)常對學生開展一些問卷調查,以便對自己后期上課的進度、方式以及幻燈片的制作進行修改。線上教學可堅持以人為本,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提升課堂教學的品質。
線上教學其實和線下教學一樣,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作為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理論的應用,學生可以在這些實踐活動中,體會知行合一,達到學以致用,從而不斷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進行《青春有格》的線上授課時,可結合疫情,引導學生向“最美逆行人”致敬,現(xiàn)場書寫對“抗疫英雄”的感悟,并拍照上傳,教師課后進行整理,編輯成微信進行推送,把學生對“抗疫英雄”的致敬話語,通過微信推送再次返回給學生查看,學生一邊看著自己的話語,一邊評介著別人的話語,更加筑牢了堅定的自信心與自豪感。又如教師在進行《延續(xù)文化血脈》和《凝聚價值追求》的線上授課時,可以提前布置學生把自己在清明節(jié)、建軍節(jié)、紅軍長征勝利紀念日等紀念日里參觀革命遺跡、舊址、紀念館以及烈士陵園的資料,例如照片、感悟等,在線上平臺與教師和其他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對紅色文化有近距離的直接體驗,讓他們在群體線上分享中體會革命先烈是如何憑借堅強的意志力、堅定的信念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來完成偉大革命事業(yè)的,使他們學會做一個意志堅強的人。
練習鞏固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練習的設計與處理的優(yōu)化與否,對學生的學習效益與學習成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網(wǎng)絡進行線上教學,教師對于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是比較迅速和方便的。通過精心選擇相應知識點的練習,可以增強訓練的針對性,鞏固內化新知,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當某一個知識點講解完畢后,教師可迅速推送相應的選擇題練習,通過學生答題及大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教師對于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一目了然。對于綜合性的問答題,學生可在草稿本上書寫,拍照上傳,教師可有針對性地對某些學生典型的答題錯誤進行講解,也可隨機抽取一些學生的答案進行展示,供所有學生評論,引導學生糾正,以達到舉一反三、鞏固知識的目的。
課堂教學的模式不是千篇一律的,在特殊時期進行的線上教學,彌補了學生學習的空白,也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由線下走向線上的質變和革新。從“面對面課堂”走向“信息化課堂”,從“傳統(tǒng)班級授課制”走向“千人萬人同聽一節(jié)課”,線上教學的教學之路必將越走越寬,更多的學生將享受優(yōu)質師資的引領輻射,道德與法治的課堂將會更加睿智、更富激情和更有創(chuàng)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