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佳
心率變異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逐次心跳R-R間期的微小差異,反映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交感神經(jīng)與迷走神經(jīng)(副交感神經(jīng))共同調(diào)控心功能的敏感標志物,是評價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有效手段[1]。心率變異性的增加隨著迷走神經(jīng)的興奮而增加,且心率減慢;心率變異性的降低隨著迷走神經(jīng)的抑制而降低,且心率加快。大量研究表明[2-23],有氧運動可提高心率變異性,加強自主神經(jīng)對心臟的調(diào)節(jié)作用,使安靜狀態(tài)下心率降低,迷走神經(jīng)占主導。
因此,本文的目的旨在分析有氧運動干預對普通人群心率變異性的變化,進一步認識有氧運動提高普通人群自主神經(jīng)活性及改善心臟的作用。
采用文獻資料法以“心率變異性”、“自主神經(jīng)”、“有氧運動”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wǎng)、萬方等中文數(shù)據(jù)庫;以“autonomic nervous system”、“heart rate variability”、“aerobic exercise”為關鍵詞在百度學術和PubMed等英文數(shù)據(jù)庫進行檢索,檢索時限為2010-2020年。
(1)檢索具有很明確的實驗設計、數(shù)據(jù)采集指標以及分析方法,結果明確具體。
(2)檢索與本文研究主題緊密相連。
(3)排除實驗設計不明確、結果模糊不清。
共檢索相關文獻45篇,通過排除最終確定有效文獻23篇,為本文的撰寫提供理論支撐。
心率變異指標有:線性(時域和頻域)和非線性分析方法,常用心率變異性的指標及其意義如表1所示:
表1 心率變異性常用指標及其意義
大量研究表明有氧運動對普通健康人群的心率變異性具有極大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優(yōu)秀青年進行一輪24式太極拳運動,且SDNN、RMSSD、PNN50、SD1、SD2、HF指標運動中下降,而運動后提高;LF、LF/HF指標運動中提高,而運動后下降。表明受試者在運動中交感神經(jīng)加強且迷走神經(jīng)暫時下降,運動后兩者均有所恢復[2]。但是進行12周的太極拳與廣場舞運動相比,12周太極拳運動后RMSSD高于廣場舞組,相比較太極拳與廣場舞兩種有氧運動,太極拳運動更加能夠改善迷走神經(jīng)的活性[3]。還有研究發(fā)現(xiàn),老年人進行太極拳運動后TP、nHFP、LFP/HFP均有顯著變化,太極拳運動能夠改善老年人迷走神經(jīng)活性[4]。在中老年人進行24周太極拳鍛煉后指標SDNN、RMSSD、PNN50、TP、HF、LF、HFnorm、LF/HF高于實驗前,VLF、LFnorm低于實驗前,表明太極拳鍛煉可有效提高中老年人迷走神經(jīng)的活性[5]。此外,女大學生在進行8周24式太極拳訓練后PNN50、TP、HF提高,太極拳運動提高自主神經(jīng),尤其是迷走神經(jīng)活性[6]。還有研究發(fā)現(xiàn),健康成人進行太極拳練習后30min HR、LF/HF、nLF均降低,SDNN、nHF均升高,太極拳練習后可提高迷走神經(jīng)活性[7]。大學生進行8周健身氣功·八段錦練習后實驗組HF高于對照組,LF/HF低于對照組,表明練習后迷走神經(jīng)活性增強[8]。中老年人進行12周氣功(八式禪定)訓練后,實驗組的SDNN、TP、LF、HF均高于實驗前,表明12周氣功訓練后迷走神經(jīng)活性增強[9]。老年人在進行廣場舞有氧運動鍛煉后RMSSD、SDNNindex、RMMSD、TP、LF、HF提高,表明長期有氧運動鍛煉,可明顯提高迷走神經(jīng)和交感神經(jīng)活性[10]。中老年人進行24周的動感單車和慢跑運動,單車組男性運動后HR、LF/HF降低,RMSSD、TP、HF升高,女性運動后HR、LF/HF降低,TP、LF、SD2升高;慢跑組男性運動后HR、LF/HF下降,TP提高,女性運動后SDNN、PNN50、TP、VLF均提高,表明動感單車與慢跑兩種有氧運動都可提高心率變異性,但慢跑組更能改善自主神經(jīng)的調(diào)節(jié)功能[11]。中年人進行24周動感單車運動干預后,男性運動干預后HR、LF/HF降低,RMSSD、TP、HF提高;女性運動干預后HR、LF/HF降低,SDSD、TP、LF提高,表明動感單車可有效改善自主神經(jīng)功能[12]。中老年女性進行冥想練習后,指標nHF增加、nLF、LF/HF下降,表明冥想練習可有效改善自主神經(jīng)的功能[13]。中年女性進行6周的哈他瑜伽運動干預后,SDNN、RMSSD、HF、LF、LF/HF均升高,表明6周哈他瑜伽運動干預后能夠改善自主神經(jīng)活性[14]。老年女性進行8周的陰瑜伽運動后實驗組SDNN、HF提高,表明8周的陰瑜伽運動干預后改善自主神經(jīng)活性,提高迷走神經(jīng)的活性[15]。健康男性在進行一個月瑜伽訓練后,時域指標SDNN、RMSSD、PNN50均升高,頻域指標LF、LF/HF均下降,表明男性經(jīng)過一個月的瑜伽訓練可有效改善迷走神經(jīng)活性,提高健康男性心率變異性指標[16]。男性進行12周的跑步運動干預后,大量組SDNN、RMSSD、TP、HF均高于對照組和小量組,LF/HF低于對照組和小量組,表明大量組(強度65%-80% VO2max、運動耗能量2000kcal/wk)運動干預后能改善男性的心率變異性[17]。老年人進行12w低、中強度的有氧運動后,SDNN、RMSSD、PNN50、HF高于運動前,表明有氧運動可提高老年人自主神經(jīng)對心臟的調(diào)節(jié)作用[18]。男性在進行高、中、低的有氧運動后,HRV時域和頻域指標都高于對照組,但LF/HF低于對照組,表明有氧運動可以提高自主神經(jīng)功能[19]。肥胖青少年進行8周有氧運動(健身跑)后,LFn、LFn/HFn指標降低,而TP、HFn指標升高,表明有氧運動可有效改善迷走神經(jīng)的活性[20]。老年女性進行12w微信定量計步運動的干預,運動干預后運動缺乏組SDNN、TR1、RMMSD均高于運動缺乏組干預前,表明12w微信定量計步運動可改善運動缺乏老年女性的自主神經(jīng)功能,提高老年女性的心率變異性[21]。普通男大學生進行6周健美操運動干預后,SDNN、RMSSD、TP、HF提高,LF/HF下降,表明健美操能夠提高心率變異性的指標[22]。英國陸軍健康成年女性進行長期極限耐力運動后,LnLF、LF/HF均顯著降低,RMMSD、LnHF、HFnu、SD1、SD2顯著增加,表明極限耐力運動后可提高迷走神經(jīng)活性[23]。
表2 近幾年國內(nèi)外關于“普通人與HRV”研究代表性文獻主要信息一覽表
當前心率變異性廣泛應用于有氧運動后評價自主神經(jīng)活性,多數(shù)研究表明,有氧運動干預后,心率變異性指標(時域指標:SDNN、RMSSD提高;頻域指標:LF、LF/HF下降)認為有氧運動可加強自主神經(jīng)對心臟的調(diào)節(jié)作用,進一步說明有氧運動可作為普通人群長期進行鍛煉進而改善心臟功能的運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