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開遠
隨著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雙減”政策的出臺、落地,人們逐漸將目光自學科學習轉向體育教育方面。對于中學教育來說,更要以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為目標。而相對于學科類教學,體育教學所要承擔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任務更重,對于體育類學科而言,不僅要傳授學生基本的體育常識和專業(yè)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學生熱愛運動、積極主動進行體育活動的良好習慣。因此,在現(xiàn)代教育時代背景下的體育教學,應該是集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為一體,讓學生通過體育課程的學習,體會到運動的快樂,感受到體育的魅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堅毅的品質(zhì)和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本文以中學籃球為研究對象,探討了如何在中學籃球教學中融入“快樂體育”的概念,從而為中學籃球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貢獻力量。
1 引言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教育觀念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tǒng)教育觀念中的重成績輕能力、重學科輕素質(zhì)的錯誤思想已經(jīng)得到極大的扭轉。尤其是近些年來,青少年身體素質(zhì)急速下降、心理問題頻發(fā),更讓人們意識到良好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性,這也給我國的體育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當下,我國對于體育教育改革的探索從未停止過,從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學理念的改變到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施的更新,都表達了國家對于體育教育的重視。對于中學生來說,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階段,自然也是體育教育改革的重點對象。如何打造優(yōu)質(zhì)的中學體育課堂,在傳統(tǒng)體育教育中融入新的元素,轉變學生對體育學習不積極的心態(tài),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從體育活動中體會到快樂,這是中學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面臨的首要問題。而籃球作為一種深受廣大中學生喜愛的體育活動,綜合性較強,對于學生身體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分析如何將快樂體育的教育理念融入籃球教學中,從而開創(chuàng)教學質(zhì)量和學生身體素質(zhì)雙贏的體育教學新格局。
2 快樂體育概述
2.1 快樂體育的概念和內(nèi)涵
快樂體育的核心在于“快樂”二字,在快樂體育的教育理念中,充分尊重和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在快樂體育理念的指導下,學生是在一個開心、輕松的氛圍中進行體育活動的。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動力更多是依靠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非教師的敦促和要求。以快樂體育為指導的體育教學,教師所扮演的只是指導者和引領者,從學生的身體特點、心理需求以及情感需求出發(fā),結合教學內(nèi)容,以學生興趣激發(fā)、積極性提升為目標開展體育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到運動的快樂,從而挖掘?qū)W生的運動潛能,喚起學生沉睡的運動細胞,讓學生自覺、主動的參與到體育知識學習和體育鍛煉中,實現(xiàn)體育活動與學生身體、精神、心理充分融合,實現(xiàn)對學生良好運動習慣以及終身體育運動精神的培養(yǎng)。
從快樂體育的概念中我們能夠看到,快樂體育是對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根本性顛覆,無論從教學主體、教學內(nèi)容還是教學目的都進行了本質(zhì)的改變和創(chuàng)新。這樣的改變不僅是體育教育改革的需求,更是時代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體現(xiàn),是實現(xiàn)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快樂體育理念是以全局的視角看待體育教學,是對學生教學主體地位的充分尊重,是對學生內(nèi)心需求真正深入了解,是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通過快樂體育,構建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對傳統(tǒng)“尊師重道”理念的升華和延伸,是建立新時期全新師生關系的基礎,是教育“以生為本”理念的有力踐行。在快樂體育理念的帶動下,能夠讓學生內(nèi)心沉重的學習壓力得到徹底的解放,讓學生內(nèi)心需求得到最大化的滿足,讓學生能夠保持一顆積極向上、勇于拼搏的良好心態(tài),最終實現(xiàn)學生運動興趣的培養(yǎng),提升青少年身體素質(zhì),推動我國體育教育事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
2.2 快樂體育與籃球教學的關系
籃球是一項集合了運動性、競爭性、對抗性、合作性、技巧性、趣味性為一體的綜合類體育活動,對于學生的體能、思維、身體協(xié)調(diào)性、合作精神等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是一項深受中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不僅如此,放眼世界,籃球也是一項受關注度極高的運動項目。從中學生目前的學習狀況來分析,要面臨著學業(yè)壓力、升學壓力,而這些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學生的身心都產(chǎn)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對于中學生而言,他們更需要一種釋放壓力的方式和途徑。此外,面對來自社會、學校和家長的期望,他們更渴望與同齡人溝通,渴望獲得傾聽。而籃球的運動性、合作性以及趣味性特征能夠很好的滿足學生身體和心理等方面的需求,為學生提供自我展示、壓力釋放、溝通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在籃球運動中感受到快樂,壓力得到釋放,友誼得以增進。因此,可以說,中學籃球可以作為傳遞快樂的載體,或者說籃球運動本身就蘊含著快樂元素,而籃球?qū)W習的目的就是帶領學生挖掘籃球?qū)W習中的快樂元素,實現(xiàn)快樂傳遞。
3 快樂體育理念應用于中學籃球教學的意義
3.1 彰顯學生運動的主體性
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下的中學籃球教學,教師更注重籃球知識和技巧的學習,而忽略了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和激發(fā)。因此,在籃球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會選擇“先理論后實踐”的教學方式,即先將籃球的理論知識簡要介紹,再以展示的方式將動作要領告知學生,比如運球的方式、技巧、投籃、傳球以及一些籃球比賽的規(guī)則等,接著就是組織學生進行練習,最后就是針對練習結果進行考核。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將知識進行單向傳遞,既缺少互動,更缺乏針對性,也沒有從學生實際需求出發(fā),導致學生根本無法感受到籃球運動的魅力,更缺少籃球運動的激情和動力。而快樂體育與籃球教學的融合,能夠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都是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教學目的也不再是知識學習本身,而是籃球?qū)W習積極性的調(diào)動,是對學生潛能的挖掘,是幫助學生體驗到籃球運動的快樂,從而通過籃球運動實現(xiàn)壓力的釋放以及成就感和滿足感的獲得。
3.2 奠定學生籃球?qū)W習的決心
實際上,運動本身是一項比較艱苦的活動,因此,更需要一種強大的力量作為學生堅持下去的推動力,而這種推動力必須要從學生內(nèi)部產(chǎn)生,才能保證動力的持久性和有效性。因此,最佳的動力就是興趣,只有以興趣為引導的籃球?qū)W習才能讓學生產(chǎn)生長久運動的決心。基于此,在籃球教學中融入快樂體育元素,轉變學生對籃球?qū)W習的枯燥、刻板印象,讓學生體驗到籃球?qū)W習的趣味性,那么學生籃球?qū)W習的積極性自然會被調(diào)動起來。
3.3 構建全新的師生關系
快樂體育教育理念在中學籃球教學中的應用還有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融入了快樂元素的體育課堂,無疑是充滿趣味的、平等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師生之間的隔閡,緩解了學生課堂學習中的緊張情緒。不僅如此,在以學生為主體的籃球課堂,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快樂、尊重和平等,學生與教師溝通的積極性會更高,這對于高效課堂的構建,和諧平等師生關系的建立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4 當下中學籃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4.1 教師自身定位偏差
對于很多的中學籃球教師來說,本身就存在定位偏差的問題,這種偏差一方面來自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另一方面,來自于自身對于籃球教學的認識。很長一段時間里,社會、學校以及家長都將體育學習作為一門“副科”看待,這種認識的局限性和偏差直接影響著體育教師對自身定位的偏差,很多教師甚至“淪陷”在這種偏差中,認為體育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可有可無。另外,由于不受重視,很多的體育教師或多或少也會受到一些負面情緒的影響,對于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教學方法的改進等工作并不積極,籃球教學一直在延續(xù)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無法將籃球的魅力展示給學生,造成學生籃球?qū)W習積極性不高。
4.2 教學目標不清晰
當下,在中學籃球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不清晰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新課標出臺后,對于中學籃球教學提出了更高、更具體的要求,這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中學籃球教學明確了教學內(nèi)容、理清了教學思路,同樣的,也進一步指明了教學方向和目標。但依然存在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對新政策深入的學習和了解,導致從教學目標的設計以及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等方面不夠清晰和明確,籃球教學目標的設計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導致課堂教學對于學生體能、心理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發(fā)揮的不夠全面。
4.3 教學方法缺乏創(chuàng)新性
當下,對于中學體育的教學改革一直在進行,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長久以來應試教育以及對體育學科的不重視對當下的體育教學的影響還是存在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最直接的體現(xiàn)就是籃球教學方式單一、缺少創(chuàng)新性,無法讓學生感受到新意,甚至讓學生一提到體育課就是“累”。很多教師在籃球課堂上,就是帶著學生不斷地重復練習籃球動作,表面上,似乎教學目的實現(xiàn)了,但卻忽略了體育教育真正的目的,那就是培養(yǎng)學生體育運動積極性,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因此,如果一直延續(xù)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注重改革和創(chuàng)新,那么中學籃球教學將無法擺脫目前的困境,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也無法得到激發(fā)。
5 快樂體育理念在中學籃球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 融入快樂元素,打造趣味性籃球課堂
都說“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對于中學籃球教學來說,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籃球?qū)W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如何將籃球課堂設計得輕松有趣、如何融入快樂元素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對于籃球教師來說,要從學生實際需求出發(fā),以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和內(nèi)心壓力為教學目標,打造趣味高效的籃球課堂。實際上,對于中學生尤其對于一些女生來說,對于籃球理論知識學習的積極性本就不高,這時候如果教師還是長篇大論的進行理論知識的講授,那么勢必會讓學生產(chǎn)生抵觸情緒。因此,教師可以將游戲元素引入課堂教學中,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比如在開展運球教學時,單純反復進行運球練習必然會讓學生感到乏味,那么教師可以將運球設計成接力的形式,以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開展練習,運球接力的小組分配時,可以將男女生進行混合,將個體練習轉向團體合作,從而構建起趣味、合作、競爭為一體的籃球課堂。通過游戲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實現(xiàn)快樂體育理念與籃球課堂的有效融合,減輕了學生對于籃球?qū)W習的負擔,更會體會到的是樂趣,不僅如此,通過小組合作也將籃球運動本身的合作特征滲透給學生,從而提高學生對于籃球?qū)W習的認識和理解,提高教學有效性。
5.2 因材施教,打造全方位立體化籃球課堂
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是建立高效籃球課堂的重要手段,也是快樂體育理念應用于籃球課堂的基礎。對于教師來說,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對于中學生籃球教學的目標并非專業(yè)性培養(yǎng),因此,對于籃球知識、技巧的傳授無需過于深入和細致,而要注重對籃球基本常識的普及,讓學生了解籃球,產(chǎn)生對籃球進一步學習的熱情,這才是中學籃球教學的主要目的。教師尤其要考慮到班級中學生的實際身體素質(zhì),尤其是班級中女生比例,考慮到女生對于籃球運動普遍積極性不高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才能夠有效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建立籃球?qū)W習的信心。因此,無論從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還是講解的方式以及評價標準的制定都要有所區(qū)分。例如,對于一些有一定籃球基礎的學生,如果一味的講解基本知識,顯然是浪費時間,而對于零基礎的學生,又不能直接過渡到技巧學習。因此,對于一些運動基礎較好學生,教學內(nèi)容的講解可以偏技巧和要領的傳授,比如背后運球、換手、轉身接球,還可以將這些同學作為教師的助教,輔助教師進行一些基本動作的講解,讓學生通過課堂有所提高和收獲。而對于女生只需要進行一些簡單的運球、傳球、投籃即可。最終的考核也要以教學內(nèi)容為依據(jù),這樣以來,可以幫助學生放下內(nèi)心對籃球?qū)W習的壓力,開心的享受籃球?qū)W習的過程,又能夠讓所有同學都在籃球課堂有所收獲,從而實現(xiàn)共同進步和發(fā)展。
5.3 將體育精神培養(yǎng)融入籃球課堂
對于教師來說,要明確籃球?qū)W習只是眾多體育運動中的一種,是幫助學生了解體育運動、培養(yǎng)學生良好運動習慣的一種途徑和手段。因此,為了實現(xiàn)快樂體育精神的傳遞,就要讓學生感受到籃球運動的魅力,了解體育運動精神。而快樂體育的真諦就是要帶領學生從傳統(tǒng)的只注重知識傳授本身轉向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
而籃球運動中所蘊含的合作性、競爭性、拼搏性和凝聚力才是籃球教學中真正應該傳遞給學生的,這也是籃球運動的魅力。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師通過帶領學生觀看一場籃球比賽,讓學生感受到賽場上球員的拼搏精神、團隊意識,調(diào)動起青年學生內(nèi)在的自豪感,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對于籃球?qū)W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針對觀看的視頻,組織學生進行心得交流,引導學生感受競技體育的迷人之處,借此機會對學生開展品德教育、正確價值觀引領,實現(xiàn)體育教學與德育教學的融合。相信隨著學生對籃球文化認識的不斷深入,學習的熱情自然會被點燃,這樣的教學方式更有利于學生良好運動習慣的養(yǎng)成。
6 結語
綜上所述,快樂體育思想在中學籃球教學中應用實施不僅是中學體育教學改革的需要,更是教育順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在快樂體育思想的帶動下,將為中學籃球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高效課堂的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提供有利支撐,從而提高通過籃球教學帶領學生感受體育運動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實現(xiàn)體育教育健康發(fā)展。
(作者單位:深圳市龍崗區(qū)布吉街道可園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