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
“校長,我們家里都有弟弟妹妹,回家后學習效率不高。下午延時的時間,還要體育鍛煉,做作業(yè)時間短,我想在學校上晚自習,把作業(yè)都寫完,回家就可以看課外書或者做自己喜歡的事了??梢詥??”一位七年級的學生看著校長提出自己的想法。
“你們都這么想嗎?”校長看向其他幾位同學。
“是的?!薄班?。”同學們應聲回答。
“那這樣吧,我們征詢一下家長的意見,這還涉及在校晚餐以及放學安全的問題,需要綜合考慮。如果家長都同意,下周就安排上?!?/p>
“太好了!”
……
2021年9月9日,潤元實驗學校第一次“校長有約”活動在潤心小屋進行。6位來自初中部的同學都很健談,他們表達了對所有任課老師的喜愛之情,夸老師們很幽默,像朋友一樣,雖然升入初中后在校時間比小學長了,但是感覺過得很快,每一門課都很有意思。同時,大家還提出了想上晚自習的想法,這也成為學校接下來要予以落實的一個內(nèi)容。
濟南市槐蔭區(qū)潤元實驗學校(山東師范大學槐蔭實驗學校),從建校之初就推行民主管理,落實山東師大基礎教育集團“教育就是服務”的理念,充分尊重家長、學生的需求,尊重教育規(guī)律,辦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在“雙減”背景下,走出了不一樣的潤元之路。
調(diào)研需求,民主協(xié)商
課后服務100%全覆蓋只是起點,為做好課后服務工作,學校開展了多種方式的調(diào)研,先后通過家長問卷、入戶家訪、召開家長代表座談會等方式,摸清需求。最終確定小學部的重點放在“豐富選修課程”上,初中部的重點放在“作業(yè)輔導”上。
學校積極挖掘校內(nèi)外各種資源,為小學部6個班的學生,開設了26門選修課,每人每周的選修課在3門左右。學校精心安排,周五下午人人參與“走班選課”,周一到周四每天下午都有部分學生參與“精選組隊”課程、“興趣選修”課程。下午沒有選修課的學生由老師組織開展“繪本閱讀”“作業(yè)指導”等課程。
初中部則通過每月一次的“校長有約”,不斷調(diào)研學生需求,先開設了全員參與的走班選課與晚自習,后為滿足部分學生的需求,實現(xiàn)了“午間躺睡”。孩子們直呼:“在潤元實驗學校太幸福了!我們有想法,校長傾聽,只要合理,學校就會想辦法幫我們實現(xiàn),我們就是學校的主人?!?/p>
精心設計,打出延時服務“組合拳”
延時之后,學生在校時間延長,下午難免會有點餓,怎么辦?潤元給出解決方案,大課間之后,給學生增加酸奶或點心,從而讓后面的延時課程有保障,家長更放心。
初中部一日兩餐在校吃,不僅要讓學生吃飽吃好,還要有“精神大餐”。如大考之后,安排勵志觀影課程,讓學生補上精神之“鈣”,《摔跤吧,爸爸》就是本學期師生利用晚自習一起看的第一部電影。《新聞聯(lián)播》《見字如面》等視頻則是日常內(nèi)容。
除了延時課程和作業(yè)輔導,體育鍛煉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內(nèi)容。老師們精心設計,不但有跑步、跳繩、廣播操等項目,還有體能訓練和快樂游戲。每天上午、下午各40分鐘的大課間,充分保障了學生的運動時間。
想要把課后的負擔減下去,最重要的還是要把課堂學習效率提上來,把校內(nèi)時間充分利用起來。為此,潤元實驗學校推行了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要形式的“潤元·生態(tài)”課堂,強調(diào)激勵學生課堂參與和主動學習。為了更好地保障學科基礎知識的落實,中午午休后設計20分鐘的“午寫時間”,用來“練字修心”,隔周拿出一天組織開展“詞語闖關”和“口算達標”,以積極的評價,促進學生基礎知識的落實。晚上推出“潤元作業(yè)320”計劃,即每天的作業(yè)時間為3個20分鐘。其中,親子運動或勞動20分鐘;親子閱讀20分鐘;讀詞卡、口算卡20分鐘。
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學生課內(nèi)學習是積極主動的,課余時間的訓練化整為零、扎實有效,真正做到了減負不減質(zhì)。初中部一位入學時成績很不理想的學生在期中考試中取得很大進步,單科提升80多分,他這樣描述自己在潤元實驗學校的生活——“我在這里感受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
人文關懷,賦能加油
“雙減”之后,老師們的工作時間更長了,班主任幾乎都要到下午五點半以后才能下班,任課老師也成了午休看護、延時特色課程的主力軍。除了小學部的班主任,潤元實驗學校全體干部、教師均參與到初中部的晚自習陪護中來。無形中,大家的工作壓力增加了不少,如何更好地關愛老師,為他們賦能加油,就成為學校管理的一個重點。
民主管理想要更好地關愛老師,只有問計于老師。學校發(fā)出了“潤元金點子”征集令,請老師們一起支著兒,如何才能更幸福地工作。設立“人文假”,允許老師在不耽誤工作的前提下,自主安排使用,家里有事的時候,也可以集中使用。開設“教師幸福”課程,讓老師獲得身心的放松,“插花”課程、“美妝”課程都廣受大家好評。暖心的、儀式感滿滿的“教師節(jié)日”課程、“拓展”課程凝聚了全校老師的心,“我是潤元人,潤元是我家”已成共識。
老師們的付出贏得了家長的廣泛認可,家長紛紛送來錦旗、寫來表揚信,感謝學校、感謝老師。這份肯定又成為新的動力,激勵老師和學校再接再厲,以更加陽光的心態(tài)面對工作和生活。
愛是奉獻,更是尊重,愛你也要以你喜歡的方式來傳遞,愛你有商量。民主管理下的潤元,走出了自己的“雙減”之路,攜手家長、攜手學生、攜手老師,一路芬芳,一路歌!
(作者單位:濟南市槐蔭區(qū)潤元實驗學校)
責任編輯:莊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