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中國產業(yè)大會暨流行趨勢發(fā)布和新品試騎活動現場,千里達展臺帶給了我們很多驚喜,比如在其官網上沒有出現的越野公路車型以及一輛未命名的公路車,而最受歡迎的是意大利女子車隊主將Eva的同款山地戰(zhàn)車,它幫助Eva在國外賽事上獲得多個重量級榮譽,如世錦賽第2名。筆者在產業(yè)大會上終于見到了實車——頂配的展示車和較為低配的試騎車。
展示車車架使用意大利隊版涂裝,和Eva車上有所不同的是上管少了幾個Logo,并且立管部分的意大利國旗也消失了。
該車的懸掛結構使用了目前市面上XC(Cross Country,在山地車級別的定位屬于輕型級別的越野車)最流行的單轉點形變后叉結構,該結構是輕量和效率的最佳組合。不過該車車架質量(重量)官方數據是2 050 g±50 g,并沒有體現太多輕量化屬性,主要原因是其造型和管型以強度和剛度作為首選,硬朗的棱角注定它不是一款輕量的碳纖維產品。
管型避讓車架并不支持雙水壺架,即便是M碼的試騎車也是如此,據悉千里達未來將會優(yōu)化車架設計,以解決該問題。
該車的五通則使用了非常省心的BSA螺紋五通,無論是拆卸安裝或者走線調試都非常方便,值得一提的是還附帶了穩(wěn)鏈器。但車架走線設定有問題,右后下叉變速走線長而繞,變速手感大打折扣,解決方案也不是沒有:更換阻力更小的變速線或者使用AXS系列。
展示車配置幾乎是一車頂配,由于供應鏈問題,該車的前叉使用到次頂級的SID Select+,SID Select+和頂級款的SID Ult SL最大區(qū)別是其使用了Charger 2.1阻尼,而頂級的是Race Day阻尼。Charger 2.1其實很好用,同時還比Race Day阻尼多了低速阻尼調節(jié)。
一套司空見慣的XTR 9100系列中套,剎車是2活塞9100剎車,它更加輕量,我們可以看到XTR牙盤在陽光下非常漂亮有質感。
Reverb AXS無線升降座管作為近幾年升降座管類目的大熱門產品,出現在頂級車上是十分自然的,少了一根線煩惱解決不少,即便是沒有升降內走線孔的車架,依舊可以無縫安裝。
座墊來自Selle italia,這款名為Modex X SuperFlow的座墊使用了凝膠作為填充物。這款座墊我有幸使用過一下,座墊表面防滑效果很棒,并且給予車手很好的支撐,但是質量(重量)方面并不占優(yōu)勢,145 mm寬度能夠很好地搭配升降座管。
該車經過奧運會驗證的一體把,760 mm長度很配67.5頭管角度,其亮橙色有很高的識別度。
試騎體驗
由于展示車的車架尺寸不適合筆者,所以筆者選擇了M碼的試騎車作為測試。試騎車配置相比展示車就要低得多,不過并不太影響筆者體驗車架。
試騎車在下坡時因為車架尺寸問題留給座艙的空間非常小,同時又由于裝了120 mm前叉,對于身高180 cm的筆者我來說R值(頭管和五通的相對距離)非常短,所以在下坡時筆者在遇到顛簸或者落地瞬間總會有要顛出去的感覺,所以大家要選擇適合自己身高的尺碼。但是身高170 cm左右的車手表示其穩(wěn)定性非常優(yōu)秀。希望下次試騎車多提供幾個尺碼。
由于車架采用單轉點形變后叉結構并且非高轉點設計,在后膽沒有鎖死的情況下高功率搖車輸出時,懸掛出現了明顯晃動,這是所有單轉點形變后叉結構設計都會出現的問題。由于供應鏈問題目前線控后膽選擇較少,如果你想使用這款車架,記得一定要購買線控鎖死后膽。
車架剛度表現也很突出,因為要參與世界級賽事的拉扯,每次更有效的輸出都可以傳遞到輪組上,這或許是Eva騎著它取得各種殊榮的原因之一。
一體把剛度表現很好,但是似乎還可以再做得更極致一些,或許在碳布的選擇上可以使用韌性更好的材料用于把立附近,過濾掉更多震動;一體把在幾何方面的實際體驗也很好,為車手在站姿時提供更長的R值,在坐姿時卻可以縮短一些TT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