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潔
縱觀小學英語課堂,不乏單一的、孤立的按部就班的點狀教學,這種教學沒有完全尊重兒童的學習規(guī)律, 更無法真正凸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地位?!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以學科大概念為核心來推動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明確學科目標從知識點的了解、理解與記憶,轉變?yōu)閷W科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能力、必備品格與價值觀念的培育。大概念是教材解讀、教學設計、教學評價的靈魂核心和重要依據。我們嘗試基于大概念理論,從對兒童有意義的項目序列切入,打破課時內容的限定和單元之間的邊界,實施單元整體教學,為學生建構一個開放的整體的有機英語學習體系,幫助學生理解英語學科意義,把握學科本質,培植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建立學科整體認知提供了積極的優(yōu)化實踐路徑。
大概念即是Big Idea,也有學者將其譯為大觀念。大概念是指有意義的、深層次的,可以進行遷移的學科核心概念,更是明確、精準指向學科本質的核心知識、思想和價值。威金斯和麥克泰格(Wiggins&Mc Tighe)在《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中提出,大概念是處于課程學習中心位置的觀念、主題、辯論、悖論、問題、理論或者是原則等,能夠將多種知識有意義地聯結起來,是不同環(huán)境中應用這些知識的關鍵。大概念使學習者明白需要先掌握哪些內容。大概念不只是另一個事實或者模糊的抽象概念,還是一個概念性的工具,用于強化思維,連接不同的知識片段,使學生具備應用和遷移能力;不僅是學科知識聯結、遷移的橋梁,還是一個“長時記憶”的內容或結構,是在經驗和事實消失之后還留存的核心概念,也是一般觀念。所以,大概念更是學科知識向真實生活遷移應用的可視化路徑,能對學生的真實生活和后續(xù)學習產生長遠的影響,并影響學生正確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形成。
單元是承載主題意義的基本單位。就英語學科本質來說,單元又是由主題意義統(tǒng)領的一系列多樣態(tài)語篇的組合。根據“基于意義、融入語言、優(yōu)化思維”的英語學科本質要求,我們積極嘗試基于大概念背景下的英語單元整體教學。首先,單元整體教學不是簡單的自然單元中任意幾個課時的機械疊加,而是運用整體教育觀理論,實現從知識走向單元,從單元走向體系,達到幫助學生提高學科站位的目的;其次,單元整體教學是把學生作為一個完整的人來培養(yǎng),以學生的主體性發(fā)展為單元整合依據,一個單元就是一個完整的學習事件或學習故事。
基于大概念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是指教師基于課程標準,圍繞小學英語自然單元的功能和話題特點, 從聯結各個小話題的小概念出發(fā),整合、提煉成單元大概念?;诖蟾拍畹男W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要求教師把單元的整體學習看成是一張有機的網,而這張網的連接點就是這一單元主題的大概念。由此可見,大概念視角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更有利于學生整體掌握語言基本知識和語言基本技能,避免課堂教學中“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發(fā)生。
英語各種版本新教材大多以大單元的結構整合碎片化的知識, 這是撬動課堂轉型的重要支點。以新教材為主要文本的單元教學與英語大概念聯系緊密,一方面大概念聚焦于核心知識,體現概念發(fā)展的關鍵脈絡和反映單元內容的基本結構;另一方面,大概念為教與學提供了清晰明確的線索,有意義的單元整體教學需圍繞大概念組織教學內容,面向全體、整體推進、基于探究,充分揭示概念間的橫縱聯系。教學中我們需要打破獨立課時教學序列的桎梏,以整體化教學理念統(tǒng)籌教學進度,在學生已有經驗基礎上,積極推進大概念的學習進程。
實施單元整體教學,首先教師要認真研讀課標,深刻體會課標從培養(yǎng)綜合語言能力到發(fā)展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轉變,精準把握教材內容在課標中相應的教學目標和地位。分析教材以及教材配套資料,理清各冊教材之間、各個模塊之間的聯系、復現以及螺旋上升的編寫體系,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學習水平、起點以及學習后可能企及的增長點;從研讀課標和分析教材、學情著手,找出單元教材之間的各個聯結點(小概念),再比較、整合各個小概念,從而提煉出單元大概念。我們以《新思維英語》教材(下文簡稱為教材)2A Chapter 5 Signs we see 為例,先從自然教學單元中整合出四項話題內容,根據各個話題內容提煉出各自的小概念,再找出小概念之間的聯結點,提煉出本單元的大概念,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又如教材4B Chapter 4 A Visit to Shanghai 根據課程標準、學生實際情況、教材內容三方面聯結提煉出大概念。
圖1
從上表描述中,我們不難發(fā)現,指導單元和聚焦學習的關鍵是:
Q1:上海有哪些景點? 可以進行什么活動?
Q2:安排外賓去景點游玩,需要根據哪些方面來決定目的地?
Q3:如何用英文描述一份計劃?
Q4:如何用英文討論將來的事?
也就是學生要理解:
1.在制定行程前需要對一座城市有個大致的了解,明確同行人的需求。(Q1,Q2)
2.識別屬于將來范疇的情境,并會運用正確的語法知識描述將來的計劃。(Q3,Q4)
最終從四個小概念中找出鏈接點,提煉出本單元的大概念:如何用英語安排行程? 如何用一般將來時介紹行程?
提煉出大概念后,下一步就是基于大概念確定可視化的單元整體目標。達成單元總體目標的過程,其實也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把學習知識不斷轉化成基本的學習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yǎng)的過程。那么如何基于大概念去設計可視化單元整體目標呢?其實這個大概念可能就是最終要達成的單元目標向真實生活情境目標遷移的big idea。制定了單元總目標,再根據學生學習的起點,去逆向設計課時目標,以此縮短或者無痕單元整體目標和學生基礎的差距。教材4B Chapter 4 A Visit to Shanghai 單元整體目標搭建如圖2 所示。
圖2
基于大概念,制定了單元整體目標后,教師應著手劃分單元課時,并確定可視化課時目標。單元課時目標的確定也是對單元整體目標的解構,這個過程也是和大概念親密連接的過程。與傳統(tǒng)課時目標確定不同的是,大概念視角下的可視化課時劃分不是松散的、隨意的,而是通過大概念到單元整體目標再到課時目標的有機化、序列化,整體性的劃分,更能體現單元整體目標的達成,同時達到大概念在課堂上的落地生根。教材2A Chapter 5 Signs we see 的課時劃分及可視化課時目標如表2 所示。
表2
基于大概念確定課時教學目標后,創(chuàng)設并連接真實情境,讓學生在圍繞小概念探究意義的過程中實現對語言知識、話題的整合和重組,并遷移到真實生活情境,能用準確的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想法和價值取向等。因此,我們在具體教學活動設計時,基于大概念并采用語境鋪墊、活動開展和評價同步的步驟進行。
圖3
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思路,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既要體現活動與體驗的深度結合,也要讓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習活動和學習評價通過小概念連接,充分體現這些要素之間的整體性、統(tǒng)一性和遞進性。最后通過大概念的遷移和優(yōu)化,深化學生的英語學習活動。教材4B Chapter 4 A Visit to Shanghai 的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設計如表3 所示。
表3
當前,課程教學改革向縱深推進的基本導向是聚焦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小學英語教學需要著力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需要我們把零散的、單一的知識結構統(tǒng)整成有機的單元整體教學,大概念是實現這一連接的有效路徑。大概念兼具認識論、方法論和價值論三重意義,并具有廣泛遷移力。但在教學實踐中,教學結構和模式不是一成不變但,需要我們結合教學內容和班級實際情況做出適切調整,從教學本質出發(fā),以語言運用為目的,帶動語言知識的內化和能力的轉化,有效優(yōu)化學生的單元整體學習,并在提升語言能力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