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武
豹是猛獸,周朝的時候,北方已經(jīng)罕有虎,虎多在南方,中原的王者是金錢豹。因此說豹祭獸,代表食肉最高層動物的行為。草木黃落,此時霜起,露化為霜,夜間天氣更加寒冷,草木凋殞正屬正常。蟄蟲咸伏,此時的所有蟲子,包括該死的和不該死的,凡是沒進入泥土深處的都凍死了。蟋蟀也不例外,因此,此時,夜間寂靜,除了風(fēng)聲。田野上近乎闃寂。動物都躲進洞穴,夜間冷露直落下來,幾乎可以聽到輕微的脆響,像落沙,像塵埃。在暗無可見的夜里,霜在草葉上,在樹林間,悄然生出,迅速滋生蔓延,擴大成滿地的霜華。夜里,水結(jié)成冰,葉子在冰的凝結(jié)下變得僵硬,一切都凍住了,包括時間。
霜降,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和秋天的結(jié)束。托馬斯·哈代的《還鄉(xiāng)》里寫道:
這里的冬原顯得無比寂寥,苔蘚甚至厚達腳踝的深度,橡樹無限地生長,幾乎占去一英畝的面積,而冬天,卻不能挽留住一片樹葉,威塞克郡的荒原上,除了低矮和無處不在的石楠外,就是偶爾出現(xiàn)的橡樹和它附近的城堡。那些中世紀(jì)就已經(jīng)建成的城堡的灰色巖石墻上,滿是歲月的塵垢,也有著干枯的苔蘚痕跡,雨水和大霧侵蝕了巖石的表面,造成了千瘡百孔的奇觀。我期待的陽光始終如傲慢的公爵一樣難得一見。它要么表情冷漠,要么蒼白失色,像一個病人一樣。
冬天的早晨,大霧籠罩著大地,一切都無可直視。在山區(qū)那些年,每到霜降后的冬天,清晨起來,外邊空曠寂靜,地上可有可無的一層白,仿佛是夜晚留下的詩句。當(dāng)然,遠(yuǎn)處的煙囪吐著濃重的灰白煙氣,一切熱的東西,都是吐著白汽,比如我們的鼻孔里,熱的氣體呼出來,瞬間即變成一團白霧。地上一層白色的霧嵐,像沆瀣,像紗巾,總之是不屬于任何人的東西。冰霜在菜葉子上悄悄融化,陽光出來了,天空很潔凈,仿佛所有的水都落在了地上。隨著陽光的照耀,地上的白色漸漸升華,消失在天空里,天上于是有了灰黃色的霾。地上的霜華也轉(zhuǎn)瞬不見了,直接消失在陽光里。
樹枝上偶爾會看到蟲子匆忙結(jié)的穴網(wǎng),像只錐形的兜,蟲子在里頭冬眠,蟲巢在風(fēng)中晃來晃去。蜘蛛也鉆進網(wǎng)穴里冬眠了,或者已經(jīng)凍死在地上,螞蟻在中午時分,會鉆出來尋找食物,干的昆蟲尸體也不錯,螞蟻沒有冬眠的習(xí)慣。山里的雉此時很活躍,大約冬天食物匱乏,雉卻到了產(chǎn)卵孵化的時候。這頗為難了雉,雄雉則激動地出來尋找情敵角斗,那并不動聽的叫聲,幾乎成了霜降后山林最大的響聲。雄雉直到將另一方趕得遠(yuǎn)遠(yuǎn)的,才肯罷休,失敗的那一只雄雉,羽毛損折,風(fēng)光不再,于是往往選擇自殺。雉是有血性的野禽,可能在潛意識里就是如此驕傲,而松雞則不然,會與別的伴侶茍且,出現(xiàn)兩雄一雌的現(xiàn)象。松雞羽毛白凈,白得像仙人的坐騎。自殺的雉會將美麗的尾羽折斷放棄。因此,在山上碰到折斷的雄雉尾羽,內(nèi)心不免一聲咯噔,像悼念一位失敗的英雄般懷念一只自殺的雄雉。
霜降后,水結(jié)冰,魚藏于穴,不再到處游蕩。還有說霜降后,猴子會來冰上照鏡子。猴子會自賞嗎?它為何會在冰上照自己?雁懷仔也是在霜降后進行的。雁窩多在水邊,銜草筑一只潦草的窩,對大雁這樣的大鳥,已屬不易了。它還要防備別的大雁來搶巢穴,甚至對靠近的公雁心生強烈的妒意,往往撕咬不止,弄得水塘水花四濺,空氣里全是不安的氣息。失敗的公雁會很快找到另一只合適的母雁,從此安生了。雁卵在冬至前孵化出來,大雪前,小雁就會跟著父母鳧水了,到了驚蟄,就往北飛回棲息地。所以整個冬天,雁一天也不閑著。雁如此,其他的候鳥也一樣。天空中出現(xiàn)大群的灰椋鳥,這也是一種北方來的鳥?;议xB其實不適應(yīng)南方多山多樹的環(huán)境,叫聲也不太消停,以為這是在空曠無人的漠北大地?;议xB在城市里造成了空中交通堵塞和混亂。大量的灰椋鳥侵入私人的宅院,造成許多麻煩,城里人不待見它們。在鄉(xiāng)下也一樣,一大群轟的一聲飛起,像蝗蟲似的,農(nóng)村人不喜歡它們的到來,但冬天卻無法讓它們離開。霜降后,諸多生態(tài)的矛盾陸續(xù)出現(xiàn)。人們克服著自私的想法,卻無法左右自然的事物。
小雪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沉,三候閉塞而成冬。小雪天冷颼颼的,天基本上陰霾著,陽光微弱,云層厚如棉被,從鉛白色到中午的曙白。那種白帶著灰,讓心情也灰暗著,那種日子,基本什么也不想做,就是看書或者睡覺。書需要精力旺盛時看才有效果,天氣晴好,看書容易記著。天下雨,看書也溫馨,因為別無他事可做,百無聊賴之中,書就是最好的慰藉。聽著音樂看書,最好是古琴或者琵琶,有一種抑揚的動力。小雪天,外邊的樹基本上冷脫了形。沒有樹可以無動于衷。榕樹是春天換葉的樹,冬天,小雪過后,老葉子不斷翻紅變黃,細(xì)碎,掉落一地,憔悴,枯萎,卷成一只小蟲狀。掃走了,復(fù)落下。整條街都這樣,怎么也掃不干凈。三坊七巷里,看朋友做漆,在黃巷口有個老漆師鄭崇堯,是給人民大會堂做過漆畫的老藝人,樸素低調(diào),隅于一室,默默做漆畫。他的漆畫是傳統(tǒng)的工藝,而傳統(tǒng)工藝的漆畫現(xiàn)在不太有市場,但他執(zhí)著,認(rèn)為現(xiàn)在的新漆畫不是好的漆畫。他的漆來自于山上漆樹的汁液,黑褐色的漆液,不停地攪拌,加入種種顏料和填料,然后在打好坯的底上畫,有畫布上的,有器物上的,灰泥打底,打磨,他帶著兩三個誠心的徒弟一起做,漆屏風(fēng)、漆器、漆畫板。軟漆畫?;ɑ?、鳥魚蟲、松樹、仙鶴,等等,用的是雙鉤填色的工藝。他不用顏色鮮艷的化學(xué)漆。他說,天然漆無白色,因此,凡是白色處,均須以蛋殼填之,反而產(chǎn)生一種歲月滄桑的脆裂感,而且與漆的本色微黃帶褐相融合?,F(xiàn)在的畫家圖省事,以大片的化學(xué)漆白來表達,似乎更有那種顏色的過渡感,但已經(jīng)不是真的漆畫了?!八麄?,那是油畫!”老鄭搓著沾滿漆污的手大聲地說。
小雪天,他的畫更容易產(chǎn)生龜裂,因此,需要在底坯上做文章。他說,好的漆畫師不急不躁,不溫不火,有的是耐心。他要薄施多施,將漆一遍遍填上去,靠漆本身產(chǎn)生黏合劑的效果,與底坯結(jié)合得就牢固了,而有時候卻須反其道而行之,產(chǎn)生一種剝落的松脆感,類似于中國畫中的皴擦效果。表達山水最難,一不小心就畫成了版面。他說,做古琴的板最難,光是底灰要打磨幾十遍,那灰是以幾絲的厚度一點點做上去的,漆也講究,要完整,不能有空鼓和氣泡。琴腔看的是共鳴,木材起作用,漆藝也起重大的作用。老鄭是老福州漆器廠的老師傅了,退休后繼續(xù)做漆畫制作,他的漆畫有一種傳統(tǒng)的美學(xué)在閃光。后來,有些客人指名要新工藝的漆畫,他都勸客人不要亂改工藝。但凡一種畫,都有其完整的工藝過程,互相參照和模仿,只會造出不倫不類的東西,他很看不慣現(xiàn)在的年輕漆畫師,動不動就是抽象藝術(shù),亂涂亂畫,那成什么了?顏色也亂來,看上去不是畫,只是調(diào)漆的畫板。
大概藝術(shù)這東西,凡是不認(rèn)真的,都?xì)w之于現(xiàn)代風(fēng)格,凡是亂來的,都是現(xiàn)代派。有的漆器,形狀怪異,不知所云,標(biāo)題是作者主觀的設(shè)定,觀眾可不一定認(rèn)同。老鄭的漆畫都靜靜地躺于一隅,無人問津,或者有老眼光的人才會來購買。我問他,還做不做,他回答,做,肯定做下去,還是傳統(tǒng)的做法。老鄭的固執(zhí)讓我感動,藝術(shù)需要有主張,而不能人云亦云,天下畫師一大抄,模仿來模仿去全是一個味道、一種風(fēng)格,藝術(shù)就不存在了。那種是工藝產(chǎn)品,不是藝術(shù)作品。朱紫坊老鄭徒弟的工作室里,就是我所說的,與鄭崇堯風(fēng)格相反的現(xiàn)代藝術(shù)漆畫,他說,不敢讓師父來看,會讓他罵得狗血淋頭的。
小雪這些天下了一次小雨,牛毛細(xì)的雨飄了一整天,地上也不見得有多濕。樹葉倒是青綠了不少。鄭師傅也休息了幾天,說,這種天漆干不了,做不成事情,休息休息吧。朱紫坊那個漆藝工坊,燈火通明,裝飾風(fēng)格頗現(xiàn)代的店內(nèi),人不少,對著漆畫指指點點。鄭師傅不會來這里的,他不想來,所以也不知道來了會對他有什么樣的打擊。我想,他徒弟也不容易,都是為了推廣漆畫,至少藝術(shù)主張各有不同,應(yīng)該不是不可調(diào)和的事情。鄭師傅的房東姓薩,是薩鎮(zhèn)冰的后代,人不高,看上去蠻有精神的,口若懸河般介紹起古宅的故事。
薩家在福州無人不知,至于鄭崇堯師傅,知道的人卻不多了。老輩人喜歡他的漆畫?,F(xiàn)在的年輕人卻不一樣。他老夫妻倆慢慢地做坯,打磨,調(diào)漆,調(diào)色,填色。一幅畫少說也得半個月時間,做完了,還要放一段時間讓漆和色穩(wěn)定下來。有些嵌螺鈿的工藝畫,做得更累更慢,沒辦法,沒有人愿意學(xué)了,他做到做不動時,這門手藝恐怕就要斷了。
工棚簡陋,粉塵飛揚,老鄭伏在那里,專注地打磨著,拋光著。
從小雪天起,這雨下起來就安靜了,雷聲早就不見的,至于蜃氣為虹,那也是夏天的事情。冬天,虹無影無蹤。閉塞而成冬,天地各關(guān)上大門了,可不就閉塞了么,虹沒了,雷息了,草木凋零,連昆蟲都躲進泥土里。大雪接著便來了:鹖鴠不鳴,虎始交,荔挺出。鹖鴠就是寒號鳥,不再鳴叫了,天氣太冷了,下著大雪,叫冷管什么用。說的也是,于是就不吱聲了,忍著唄?;⑹冀?,虎是極陽之獸,是王者獸,做事情也不按常規(guī)來。大雪天,天寒地凍的,它竟然來了這個興致。虎崽也是至陽之物,來年芒種生,剛好是七個月。那時候天氣晴暖,食物豐盛。荔,即馬薤,一種像山蔥的植物,有蔥頭似的莖根,味辛辣。馬薤是陽草,大雪出,與“虎始交”有相似的地方。自然界平衡這樣的陰陽事物,使之不致一邊倒出現(xiàn)極端的事件。大雪天,天下皆安靜了,鳥遠(yuǎn)去,雀入大水為蛤,雉也入水為蜃,田鼠化為鴽……昆蟲化為烏有,蟋蟀最后一次鳴叫在我床下,是立冬后幾天,后來,它大概在屋里也扛不住寒冷了,就悄無聲息死去了。掃地時發(fā)現(xiàn)了它的尸體,一只金頭琵琶翅的好蟲,本來是可以做將軍的材料,卻不料老死在槽櫪之間。嗚呼,蟋蟀之生也,悲秋而鳴,負(fù)氣而生,勇而戰(zhàn),信而不辭,雖冬寒不易顏色,至殞命猶從容。
1991年在永安時,大雪日值天下大雪,如鵝毛般飛散。南方的辦公室沒有暖氣,沒有火爐。大家硬是靠跺著腳來取暖。至中午,小飯館全滿。于是全辦公室一起去吉山農(nóng)家包酒。所謂“包酒”,就是給錢讓主家殺雞宰鵝,肉食大鍋燉上,放上各種香辛料,放上老酒、水酒、冬酒,大壇小罐的,擺一桌,吃得不亦樂乎。直吃到日頭向西,滿臉酒氣回家。農(nóng)家做這生意熟絡(luò),先一天預(yù)訂好,去了馬上就有吃的上桌?;氐睫k公室,雪已停,地上也沒多少積雪,大半即下即化。墻根有一些雪。下午更寒冷了,凍得腳發(fā)麻,但借著酒氣,竟然不用再跺腳了。遠(yuǎn)山的尖也白了,像戴了頂白帽子,山上有松、竹,有栗榛木荷,雪壓多了折了樹枝,不時發(fā)出嘎嘎的脆響。竹林里倒下許多竹子,大概多年未經(jīng)過這雪壓了,竹子有些松垮。松樹好些,折了些枝梢,總體是不塌腰的。
雪天,辦不成什么事,就聚而閑聊,一杯水接一杯水地聊。工廠的煙囪升起數(shù)十米高的白色煙柱,那煙聚而不散,直沖云霄。
雪后上山,不難拾到凍壞的野鳥。山鳩、鷓鴣、雉雞和野兔,凍得麻木了,倒在地上,在雪上亂動,見到人也起不來。蘇門羚到處跑,山麂也到處跑,野豬也到處跑。那時候不禁打獵,獵戶將獵物扛到集市上賣。蘇門羚剛被分割完,肉還冒著熱氣,血淋淋的。后來,再也沒見到這種動物了。
大雪,慷慨而歌,在日本,冬節(jié)至大雪節(jié),各地厚雪盈門,人們除非必要的工作和應(yīng)酬,都在家貓著,喝著清酒,唱著和歌。和歌要打節(jié)拍,吹尺八,日本的鼓很小,兩頭尖,鮫皮做的,聲音清脆,鼓聲不算沉悶。尺八是類似于簫的樂器,聲音喑啞而嘈哳,共鳴腔可以拖成顫音,加上演奏技藝與簫有所不同,聽起來有悲愴之感。語言在酒后往往是多余的,音樂才是酒的最好伴侶。和歌像是自語,像是傾訴,多些語言和動作。川端康成的《雪國》里就描寫了這樣的場景。當(dāng)歌伎們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就會有人聚過來,邀請她們?nèi)コ透?,?dāng)大家都酩酊大醉的時候,就會忽略掉彼此身份的不同,貴或者賤,又如何,都在天涯淪落著,相逢何必曾相識。膽怯的和子終于敢放開聲音唱起來,舞蹈跳得極為優(yōu)美。伊豆川的海面上,似乎風(fēng)平浪靜了,對岸的山越來越清晰。多么美的雪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