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秋雨
2019年6月7日,一位女士在山上看手機,遠處是首爾的住宅區(qū)
“買房加速了我的結婚計劃?!碧旖蛉死钌焊嬖V《看世界》。
在韓國的第四年,她與男朋友共同購置了一套建筑面積91平米、實際面積66平米的二手房。
房子總價6.7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60萬元)。首付由男女雙方家庭各出資一半,再辦理好2億多韓元的貸款。李珊在2021年8月拿到房子,與韓國男友裝修小家、登記結婚,在異國有根的日子終于來臨。
一切似乎按了加速鍵。李珊說,她與男友本來未將結婚提上日程。但是,看到2021年“首爾房價漲瘋了”,抱著“現(xiàn)在不買以后就更沒希望(成功買房)”的想法,兩人在該年上半年決意抓緊“上車”。
韓國的房價從疫情以來出現(xiàn)大幅上升態(tài)勢。據英國房地產咨詢公司Knight Frank12月發(fā)布的《全球住宅價格指數》報告,韓國住宅價格第三季度同比上漲23.9%,在其監(jiān)測的56個國家中漲幅排名第一。
吊詭的是,這樣的房價漲幅并非政府不作為的表現(xiàn)。文在寅政府就控制房價多次出臺嚴厲的政策,例如征收重稅、增加供應計劃等。
控不住的房價,加劇了工薪階層的恐慌和不滿情緒,由此衍生韓國媒體過去一年報道的熱詞—心懷不滿的“MZ一代”,即1980年至2000年出生的一代,他們所在的社會失業(yè)率上升,房價也升至遙不可及的天際。
在東亞社會重視家庭的傳統(tǒng)下,人們對房產的投資充滿了極度的狂熱,世界各地都有中國的房產買家。我們采訪了幾位在海外買房的中國人,想從他們的買房故事中,理解不同國家和社會對房子的態(tài)度,以及,到底是什么促成一個地區(qū)高不可攀的房價。
在供不應求的韓國房市,李珊買一套房只耗時一個月。她將這一舉動稱為“被迫買房”。
2021年碩士剛畢業(yè)的她,切身感受到了韓國房地產的火熱。與男友在一起的三年間,她眼睜睜地看著眾多小區(qū)住宅的房價翻了一番。韓國房地產委員會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前十個月,韓國房價上漲了8.9%,已經超過2020年一整年5.36%的升幅。
韓國的房價以首都為核心,輻射至周邊。官方數據顯示,首爾都市圈—首爾、京畿道和仁川的房價增長率達到12.5%,遠超該都市圈2020年全年6.5%的增長率?!绊n國的地鐵連接首爾與周邊地區(qū),”李珊解釋,“即使不住在首爾,也能通過地鐵上下班通勤?!?/p>
也正因如此,到首爾地鐵擠上下班高峰,她感受到人群“比國內北上廣”還要多,“擠都擠不進(車廂)”。
擠不進去的還有在首爾等候新房的大軍。李珊和男友原計劃購買新房,但在韓國,現(xiàn)階段新房的購買都需要搖號,購房者無權選擇樓層和位置—全靠隨機抽簽。
“冷門地區(qū)一搖就中,但像首爾熱門地區(qū)不知道要等多久?!崩钌赫f。經考量,為了抓住機會買房,2021年4月,他們最終決意買二手房。
在韓國,現(xiàn)階段新房的購買都需要搖號,購房者無權選擇樓層和位置。
一個月內,小兩口看了十幾套房,既有位于首爾城區(qū)的,也有首爾以外的仁川市、水源市的房源。幸運的是,她最終選上了一套位于首爾北部道峰區(qū)的理想住宅。
她把這個過程叫作“淘”,她淘到了符合雙方經濟條件的,且離地鐵站僅7分鐘的房子。
2021年8月,她在社交平臺上喜悅地分享了自己的選房秘訣:容積率越小越好;盡量選小區(qū)住戶多的;房子建成超過35年。
這些經驗看似都與國內購房的思路相反:中國居住用地土地使用權有70年的產權,較新的二手房更受市場歡迎。而李珊的策略,是基于其希望購買的是二手房中潛在的“再開發(fā)”房。
所謂的“再開發(fā)”,她解釋:“韓國房子到達一定年限,經過水質、堅固程度等綜合素質的檢測以后,達到相應標準,便具備拆遷蓋新樓的資格?!焙唵蔚卣f,等于她在賭房子未來能否被拆遷。
首爾地鐵上下班高峰
泰國氣候濕熱,常年下雨,房子折損率高,當地人并不熱衷買二手房。
上述技巧,都是她與男友在韓國社交平臺上看了幾十條購房視頻后總結的經驗。以容積率為例,她對記者解釋,挑選老房子的關鍵是要挑容積率低、樓間距大的小區(qū),因為這符合政府拆遷的思路?!罢疬@些小區(qū)的好處是,可以在原有的地皮蓋比現(xiàn)在更多的樓?!?/p>
公開資料顯示,首爾的城市再開發(fā)包括重新開發(fā)老化建筑、改造城市結構,從而促進城市現(xiàn)代化。據韓聯(lián)社報道,2021年2月,韓國政府宣布將放寬建筑法規(guī)并支持城市的再開發(fā)項目,以便在未來四年內將全國的新房數量增加到83.6萬套。
李珊說,新任首爾市長吳世勛曾在競選期間公開提出推動類似計劃,這都成為了她選房的依據。
至今,李珊對極速買房的決定感到滿意。她算了筆賬:“最近的房價比起買時,差不多再漲了60萬?!?/p>
與火熱的東亞市場相比,東南亞投資圣地—泰國的房價則在疫情后經歷腰斬。據房地產網站DDproperty的數據,由于經濟不景氣,2021年第三季度曼谷住宅售價跌至2016年以來的最低,同比下跌11%。
房價雖然跌至新低,但并未影響泰國房產的銷量。據了解,機構普遍渲染泰國房產投資有幾大優(yōu)勢:曼谷人口密度高,自帶人口紅利;有永久產權的泰國公寓價格低廉,大多免費停車,升值空間大;2020年11月達成的RCEP,加強了中泰兩國聯(lián)系等。
“疫情以后,投資客多了不少?!遍L居在泰國的華人房產中介Edward對《看世界》表示。他說,泰國如今位于低谷的房價,加上人民幣兌泰銖匯率走高,反而吸引很多中國人入手,便于今后抄底。
2018年12月,泰國清邁水燈節(jié)游行
在泰國清邁市居住5年的中國人魷魚說,她近年收到很多朋友有關投資泰國房產的提問?;卮鹗且恢碌模撼亲宰。徽J為泰國房產有投資價值。
她給出的理由主要有兩個:泰國總人口少,房子升值慢;泰國氣候濕熱,常年下雨,房子折損率高,當地人并不熱衷買二手房。
她有自己的親身經驗。2016年,她為了做旅游定制創(chuàng)業(yè)項目,只身一人來到清邁。一次偶然的經歷中,她發(fā)現(xiàn)到清邁市中心的古城做民宿生意,回報率很高。于是,她在當年分別花330萬泰銖、320萬泰銖買下兩套聯(lián)排別墅。
“土地面積120平方米,有花園和停車位,樓層面積70平米,共兩層。”她回憶,這樣的別墅折合人民幣,每棟僅花費60多萬元。
買下房子改成民宿以后,魷魚才發(fā)現(xiàn)泰國的房子“質量很不好”。剛入住才一年,墻上開始掉皮,她逐漸學會自己使用材料補墻。最令她崩潰的還是屋頂的漏水。“這邊雨季很長,從每年五六月開始到十月,每天都下雨,而且是下很久的傾盆大雨,”她說,“一下雨就慘了。”
做民宿生意三年以后,魷魚發(fā)現(xiàn)同小區(qū)的一條巷子,至少有一半別墅都在做類似生意。她后來將別墅轉手—成交價和購買時的原價沒差太多,魷魚已經感到幸運,“有很多二手別墅都賣不出去”。
中介Edward也同意,他不推薦沒有經驗的“小白”購買泰國房產。“海外房產管理不易,需要跨越很多語言和跨國辦事的障礙?!?/p>
他同時對《看世界》坦言,自己在華人市中心Rama9區(qū)購置的一套35平米的公寓,租金能收至1.5萬泰銖(折合人民幣約2900元),“回報率至5.1%”。不過,拋除物業(yè)費、管理費用,上述回報率變成4%左右,這并非為高的水準。
魷魚多年居泰,見證了很多投資者“房子爛在手里”。她告訴《看世界》:“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外國人在泰國不被允許購買住宅,無論是聯(lián)排別墅、獨棟別墅還是土地。”要想購買上述住宅,需要首先在泰國成立公司,且泰國人占股超過50%。
外國人唯一能買到的,便是眾多中介宣傳的,但物業(yè)費高昂的公寓?!斑@一類型并不受當地人歡迎。”魷魚說。
擁有一套房產代表安全感,但并不代表能一勞永逸地生活。在很多國家,房產反而是負擔—往后沉重的稅還會長期影響居民生活。
據權威媒體報道,美國的房產稅高昂,在部分地區(qū)甚至能占一個中產家庭收入的20%。而來自芝加哥大學哈里斯公共政策學院的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房產稅成為了美國地方政府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類似的房產稅在很多國家都會征收,但用途并不相似。在以美國為代表的歐美國家,房產稅多被用于當地市政、社區(qū)的建設,反哺居民。因此,一般而言,房產稅越高的郡或者學區(qū),治安、環(huán)境越好;反之,則是治安環(huán)境差、人員復雜的貧民窟。
但是,在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征收房產有關的稅,則用于調整過熱的房產市場。李珊向記者抱怨,她的韓國公公婆婆每年還要為購買多年的老房子繳財產稅,這是源于該房子市價超過9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83萬元),需要為高出的部分繳納綜合不動產稅。
電影《寄生蟲》里的“ 半地下生活”
2021年,房產稅成為了美國地方政府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據了解,韓國綜合不動產稅最早在2005年起征,主要針對擁有一定數量房產的人征收。2021年6月起,為了打擊火熱的樓市,政府宣布,綜合房產稅稅率上調至1.2%~6%。
與此同時,韓國還針對二手交易的房屋,征收一系列嚴苛稅款,例如交易稅、營業(yè)稅、個人所得稅,同時還包括印花稅、契稅、教育稅等。
盡管以各種手段遏制房產交易,政府依然沒法平抑韓國普通人對房產的熱情。據韓國公民經濟正義聯(lián)盟(CCEJ)的數據統(tǒng)計,截至2021年11月,文在寅政府在任的五年間,首爾公寓的均價飆升了兩倍多,平均每坪高達4309萬韓元,約合人民幣23.1萬元(注:1坪等于3.3平方米)。
這與文在寅上任時,大步流星地提出進步綱領時所預設的截然不同。那時,他宣稱,要從根源上解決該國日益嚴重的經濟不平等問題。
但在經濟下行、房價飆升的韓國,一切像進入惡性循環(huán)。據當地媒體報道,由于就業(yè)機會匱乏,“MZ一代”許多人通過大額貸款轉向股票和購房投資。2021年上半年,這一群體的信貸貸款攀升至38.7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07萬億元)。
房子成為了分隔韓國富人和窮人的最明顯標志之一,獲獎電影《寄生蟲》的場景如今正廣泛地上演—在韓國,有家庭住在位于山頂的超現(xiàn)代住宅中,也有人擠在街邊的公寓,一下雨房子就會被淹。
責任編輯吳陽煜 wyy@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