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璟怡 王應燃 韓 雪 陳 勇 舒 剛*
(1.四川農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院,四川成都 611130;2.貴州省畜牧獸醫(yī)研究所,貴州貴陽 550000;3.貴州鳳和祥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貴州黔東南 557400)
歸芪益母口服液為歸芪益母湯組方所制獸藥,歸芪益母湯又名當歸補血湯,出自《內外傷辨惑論》,由30 g黃芪和6 g當歸組成處方,含有黃芪甲苷、藁本內酯、多糖、芒柄花素、阿魏酸、毛蕊異黃酮等有效成分,其中黃芪味甘、性溫,能夠發(fā)揮益氣固表、補氣升陽功效;當歸同樣味甘、性溫,可以養(yǎng)血補血,并促進血液流通[1]?!杜=?jīng)備要醫(yī)方》是在當歸補血湯的基礎上,經(jīng)過改良和添加益母草制成的,也被稱為“歸芪益母湯”[2]。歸芪益母湯已在獸醫(yī)臨床取得廣泛應用,該處方主要治療母畜的氣血兩虛,疲勞引起的嗜睡、產后瘀滯、腹痛、失血和發(fā)燒。后來研究發(fā)現(xiàn),歸芪益母湯還可以極顯著增強機體的缺氧耐受力[3],歸芪益母湯顯著抑制機體制造O2的能力,也顯著抑制了H2O2引起的細胞膜氧化溶血,降低自由基的產生,從而保證了組織的正?;盍?,可能還提高了小鼠對氧氣的耐受能力。此外,黃芪的有效成分以多糖、皂苷、黃酮等成分為主,發(fā)揮抗衰老、抗感染、細胞保護、抑菌、抗炎、抗氧化、抗腫瘤和免疫增強等作用[4-5]。黃芪的抗菌作用表現(xiàn)在對大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都有較明顯的抑制作用[6],當歸性辛、甘、溫,其化學成分主要包括苯酚、香豆素、有機酸、氨基酸、多糖和類黃酮[7-8],當歸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謝抗血小板聚集,干擾細胞內鈣離子代謝,緩解血管平滑肌痙攣,以此緩解心腦缺血、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9]。
當今規(guī)?;B(yǎng)殖時代,動物經(jīng)常有細菌感染或炎癥發(fā)生,如果僅僅只采用西醫(yī)治療,不僅會增加動物機體內殘留的毒素,而且會導致抗藥性和耐藥性產生[10],同時也可能使動物肉制品危害人的食品安全[11]。因此開發(fā)新的中獸藥進行環(huán)保無害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雖然目前歸芪益母口服液主要運用在母畜的產后護理上[12],在抗菌抗炎鎮(zhèn)痛方面實際運用的報道較少,但該組方中的單藥(如當歸、黃芪等)均被報道具有抗菌、消炎鎮(zhèn)痛的藥理活性,本試驗旨在研究歸芪益母口服液在動物抗細菌感染和消炎鎮(zhèn)痛方面的作用效果,為歸芪益母口服液開發(fā)新的用途,同時也為動物抗菌、消炎、鎮(zhèn)痛方面用藥提供新的思路。
1.1.1 試驗菌種
大腸桿菌菌株(ATCC 25922)、沙門氏菌菌株(ATCC 10398)由四川農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院實驗室提供。
1.1.2 試驗動物
SPF 級無特定病原體昆明(KM)雌性小鼠45 只(購自成都達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1.3 主要試劑歸芪益母口服液(北京生泰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批號20200131,每毫升相當于1.2 g生藥)。
1.1.4 主要儀器與設備
電熱恒溫培養(yǎng)箱(北京中興偉業(yè)儀器有限公司)、超凈工作臺(蘇州博萊爾凈化設備有限公司)、熱板儀等。
1.2.1 體外抑菌試驗
配制菌懸液:將凍存菌種進行活化處理,超凈工作臺紫外線照射15 min,使用75%乙醇棉球消毒包括手在內的所有物品。再將菌種倒入營養(yǎng)肉湯培養(yǎng)基中進行接種,在37 ℃的恒溫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12 h,通過稀釋涂布平板法確定菌液濃度。
抗菌活性初步篩選:抗菌活性最初的篩選是通過牛津杯法進行的[13]。用生理鹽水將已知濃度的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溶液稀釋至10-7,在營養(yǎng)瓊脂板上,吸取200 μL 用涂布器均勻鋪開,然后用無菌鑷子將牛津杯均勻放置在板上,靜置后取200 μL 歸芪益母口服液,并針對每種細菌重復3組試驗。在37 ℃環(huán)境培育平板12 h后,游標卡尺確定抑菌圈直徑的大小。測試結果判斷標準:極度敏感抑菌圈直徑大于20 mm;高度敏感15~19 mm;中度敏感10~14 mm;小于10 mm是低敏感的;0 mm是不敏感的[14]。
最小抑菌濃度(MIC)的測定:倍比稀釋歸芪益母口服液,即用普通肉湯將抗菌藥物稀釋成不同的濃度梯度,然后接種待測細菌以定量確定最小抑菌濃度。即使用96孔板,向一排孔的1~12孔中添加100 μL營養(yǎng)肉湯,然后將100 μL歸芪益母口服液添加到第1孔中,混合均勻取100 μL注入第2孔中混合后,混勻后取100 μL 移液到第3孔中,并按照此方法直到第10孔。以第11孔和第12孔中添加100 μL營養(yǎng)肉湯形成對照組。然后在第11孔中加入5 μL細菌懸液并充分混合,在孔12中加入等量的純化水,于37 ℃培育24 h,并觀察各孔中肉湯的澄清度。判斷標準:肉湯是透明的,表明細菌沒有生長;肉湯是混濁的,表明有細菌生長[15]。
最小殺菌濃度(MBC)的確定:將MIC測試中所述的無菌環(huán)境生成的肉湯100 μL吸取并滴入營養(yǎng)瓊脂平板中,均勻鋪開。同上37 ℃恒溫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24 h,觀察是否有細菌生長。結果判定:最小殺菌濃度為無菌生長的最高稀釋倍數(shù)[16]。
1.2.2 耳廓腫脹法
15只雌性小鼠被隨機分為3組,每組5只,分別為試驗組、陽性對照組和空白組。試驗組、陽性對照組和空白組每日一次連續(xù)15 d灌胃歸芪益母口服液、阿司匹林溶液和生理鹽水,灌服劑量根據(jù)小鼠體重按0.4 mL/20 g。在最后一次給藥30 min后,在小鼠右耳的兩側涂上二甲苯,并在涂抹處引起炎癥1 h 后將其處死。沿耳廓的基線切開兩只耳朵,在左耳和右耳上從對稱部位使用直徑為9 mm 的打孔器打孔并稱重,以所得數(shù)據(jù)計算耳廓腫脹程度和對耳廓腫脹的抑制率,作為評價藥物效果的指標[17]。
耳廓腫脹度=右耳廓重量(g)-左耳廓重量(g)
腫脹抑制率(%)=(空白組腫脹度-試驗組腫脹度)/空白組腫脹度×100[18]
1.2.3 熱板法
分組、劑量和給藥方式與1.2.2 相同,連續(xù)給藥15 d后,將小鼠放在(55.0±0.5)℃的熱板儀上,觀察小鼠從足底接觸熱板儀到出現(xiàn)舔后足狀態(tài),即熱板反應的潛伏期,并記錄潛伏期的時間長短作為疼痛閾值指標,在10 min和20 min后再次測量[19]。在正式測試之前,要去除反應潛伏期小于5 s 和大于30 s 的雌性小鼠,它們反應太敏感或太遲鈍均為不合格。
1.2.4 醋酸扭體法
分組、劑量和給藥方式與1.2.2 相同,連續(xù)給藥15 d 后,向每組小鼠的腹腔中注入0.7%的冰醋酸(0.1 mL/10 g),通過伸展后肢、收縮腹部、抬高臀部等動作,判斷小鼠出現(xiàn)扭體反應,并記錄小鼠15 min 內的扭體次數(shù),以計算出醋酸酸扭曲抑制率。
抑制率(%)=(空白組的次數(shù)-試驗組的次數(shù))/空白組的次數(shù)×100
2.1.1 抑菌試驗(見表1)由表1可知,歸芪益母口服液對沙門氏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為中度敏感。
表1 歸芪益母口服液的體外抑菌作用
2.1.2 最小抑菌濃度和最小殺菌濃度(見表2)
表2 歸芪益母口服液對菌種的MIC和MBC(g/mL)
由表2可知,歸芪益母口服液對大腸桿菌的最小抑菌濃為0.250 g/mL,最小殺菌濃度為0.250 g/mL,對沙門氏菌的最小抑菌濃為0.125 g/mL,最小殺菌濃度為0.125 g/mL。該結果說明歸芪益母口服液可對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發(fā)揮抑制作用。
2.2.1 耳廓腫脹法(見表3)
表3 歸芪益母口服液對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腫脹抑制效果
與空白組相比,歸芪益母口服液和阿司匹林溶液都顯著抑制了二甲苯誘導的小鼠耳廓腫脹(P<0.05),且歸芪益母口服液的抗炎作用比阿司匹林弱。
2.2.2 熱板法(見表4)
表4 歸芪益母口服液對小鼠熱板致痛的影響(s)
對小鼠熱板舔足反應潛伏期的影響,試驗組痛閾值顯著大于空白組(P<0.05),且試驗組的痛閾值大于陽性組。結果說明歸芪益母口服液和阿司匹林都可以抑制小鼠舔后足的疼痛反應,同時歸芪益母口服液的鎮(zhèn)痛效果較好。
2.2.3 醋酸扭體法(見表5)
表5 歸芪益母口服液對醋酸引起小鼠扭體次數(shù)的影響
與空白組相比,試驗組和陽性對照組均可以顯著抑制乙酸引起的小鼠疼痛反應(P<0.05)。由表5 可知,試驗組和陽性組對于空白組有顯著差異,均能抑制乙酸引起的小鼠疼痛反應,歸芪益母口服液的療效更好,略優(yōu)于阿司匹林。
中獸藥取材于來源廣泛的純天然植物,天然植物不僅對動物生理功能沒有明顯毒副作用,也不對動物體產生明顯損害,而且易于加工成散劑、丸劑、片劑、注射劑、栓劑、浸膏類制劑、湯劑等,易于對動物給藥并各自具有優(yōu)點,表現(xiàn)出良好低依賴性和臨床效果。在獸醫(yī)臨床中發(fā)揮著很大的優(yōu)勢。歸芪益母口服液主要由當歸、黃芪、川芎、益母草、枳殼組成。李谷才等[20]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當歸中的黃酮類提取物有一定抑菌活性,也有試驗發(fā)現(xiàn)黃芪的皂苷類成分[21]和黃酮類[22]成分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均具有較高的殺菌活性[23]。但在本次體外抑菌試驗中,歸芪益母口服液對大腸桿菌的抑菌效果不太理想,而對沙門氏菌抑菌圈直徑達12.26 mm,為中度敏感,MIC 結果為0.125 g/mL,對沙門氏菌有一定抑制作用,且二者MBC試驗中均表現(xiàn)出無殺菌活性,在殺菌方面效果不明顯。由試驗結果可見,歸芪益母口服液對這兩種細菌的體外抑菌效果較差,可能與生產加工過程或者組方配比等因素有關系。
歸芪益母口服液暫未廣泛應用于抗炎鎮(zhèn)痛方面,但其組方的主要成分黃芪已被廣泛報道于抗炎、抑菌的試驗當中[24],黃芪多糖能有效調節(jié)Toll樣受體4(TLR4)信號通路的活性,誘導機體抗炎反應[25],黃芪制劑也表現(xiàn)出良好的效果,如黃芪水提物對中性粒細胞具有明顯的抗炎作用[26],植物乳桿菌發(fā)酵的黃芪可作為天然的抗氧化、抗炎劑[27],以黃芪為原料制成的納米銀顆粒具有較好的抗氧化活性(64%)[23],添加黃芪且作為主要成分的歸芪益母口服液也在試驗中表現(xiàn)出良好的抗炎作用。同時研究也曾發(fā)現(xiàn)當歸和川芎合用具有抗炎鎮(zhèn)痛的作用[28]。本試驗還將歸芪益母口服液應用在炎癥早期試驗性腫脹、疼痛的抑制,觀察其對抗炎鎮(zhèn)痛的影響,來為產品的臨床實際用藥做出評估。在二甲苯法中與空白組有顯著差異腫脹抑制率達到了50.82%,熱板法小鼠痛閾值顯著大于空白組,醋酸扭體法中與空白組有顯著性差異,抑制率達到了62.82%。該試驗結果表明歸芪益母口服液能對各致炎因子所致小鼠炎癥和疼痛有顯著抑制作用,對炎癥和疼痛有一定治療效果。
通過試驗,證明歸芪益母口服液作用于大腸桿菌時抑菌圈不明顯,結果小于10.70 mm,抑菌效果較弱,最小抑菌、殺菌濃度為0.250 g/mL,殺菌活性較低。對沙門氏菌表現(xiàn)出較好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徑為12.26 mm,最小抑菌濃度為0.125 g/mL,但殺菌效果較弱。
通過試驗,證明歸芪益母口服液具有一定的抗炎鎮(zhèn)痛效果。耳廓腫脹法中,腫脹抑制率有50.82%,熱板法中痛閾值明顯高于空白組,醋酸扭體法中抑制率有6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