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銀銀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心內科,河南 洛陽 471000
高血壓是由遺傳因素、不良生活或飲食方式引起的以血壓升高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多發(fā)于老年人,且病程長易反復,如治療不及時,極易引起腦中風、心肌梗死和腎功能衰竭等并發(fā)癥,嚴重危害患者健康。目前治療高血壓的主要方法是降血壓藥物治療,但老年患者生理、社會功能減弱,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率較低,不能長期較好的執(zhí)行醫(yī)囑,從而影響血壓的控制,造成病情惡化[1]。因此,幫助老年高血壓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自身健康管理行為習慣十分迫切。分階段的家庭訪視護理是護理人員通過家庭訪視,完成對社區(qū)高血壓患者的疾病預防保健和康復護理,可根據高血壓患者病情的不同發(fā)展階段提供相應的護理服務,有利于促進和維護患者的健康。以往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多采用常規(guī)的家庭訪視護理,可通過訪視期間加強對老年患者疾病相關的護理干預,但仍有部分患者因缺乏結合自身疾病相關的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導致護理效果較為有限[2]。思維導圖是一種可將枯燥繁瑣的疾病相關宣教知識利用彩色的、易記憶的、組織性高的圖畫形式表達出來的思維形象化方法,在臨床護理干預中,可將枯燥繁瑣的疾病宣教知識和護理干預措施通過圖畫形式簡化地表達出來,有利于老年患者更好地理解吸收[3]。近年來有研究[4]顯示,思維導圖可采用簡單明了的文字將高血壓防治信息串聯(lián)制成層次、色彩分明的圖,以更簡潔、直觀的方式讓老年高血壓患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本病相關知識,提高護理干預效果。本研究探討分析思維導圖下的分階段家庭訪視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遵醫(yī)行為及血壓控制效果的影響,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收治的98 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9 例。對照組中男29 例,女20 例;年齡65~85 歲,平均年齡(75.12±5.14)歲;病程2~15年,平均病程(8.21±0.98)年;文化程度為高中及以下37 例,大專及以上12 例。觀察組中男30 例,女19 例;年齡65~85 歲,平均年齡(75.23±5.18)歲;病程2~15年,平均病程(8.34±1.01)年;文化程度為高中及以下35 例,大專及以上14 例。納入標準:(1)符合老年高血壓病診斷標準[5]。(2)年齡≥65 歲。(3)患者及家屬了解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合并臟器功能不全及其他免疫性相關疾病。(2)合并全身各器官組織急慢性感染性疾病。(3)合并心理、精神疾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分階段家庭訪視護理。(1)分階段家庭訪視前階段。建立健康檔案,包括患者病史、診療相關情況、家庭病史、體檢結果和疾病轉歸,重點記錄患者護理干預過程中血壓波動情況。(2)分階段家庭訪視階段。①根據老年高血壓患者病情及疾病發(fā)展特征,定期上門隨訪,為患者測量血壓,進行體格檢查,了解患者遵醫(yī)行為情況、心理情況等指導患者按時服藥,清淡飲食。②定期進社區(qū)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集中訪視,開展高血壓診治相關健康教育講座,及時解答患者及其家屬的疑問。③與患者及其主要看護家屬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及護患關系。(3)分階段家庭訪視后階段。根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定期進行電話隨訪,關注患者病情變化。
觀察組采用思維導圖下的分階段家庭訪視護理。(1)思維導圖下的分階段家庭訪視前階段。①建立思維導圖下分階段家庭訪視護理健康教育小組,負責制訂健康教育方案、審定健康教育內容、設計思維導圖及對小組成員的考核等。②設計老年高血壓相關思維導圖,圍繞“老年高血壓病”發(fā)散疾病認知、行為因素、心理因素和技能因素等分支,每一級分支再往下發(fā)散多個分支,繪制成一個獨立的色彩分明的模型圖。(2)思維導圖下的分階段家庭訪視階段。①經過思維導圖分階段家庭訪視護理培訓后的護理人員進社區(qū)為老年高血壓患者集中開展健康講座,發(fā)放帶有思維導圖的老年高血壓病健康教育資料。②通過圖形的展示向高血壓患者及其主要看護的家屬講解高血壓病的患病機制、用藥機理、并發(fā)癥等疾病相關知識,讓患者及其家屬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合理清淡飲食、按時服用降壓藥、適當運動、定時監(jiān)測血壓對控制疾病惡化的重要性。③講解過程中耐心、細致的解答患者及其家屬的提問,以便患者及其家屬對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④心理護理。在分階段家庭訪視中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心理護理,增強其病情控制的信心。(3)思維導圖下的分階段家庭訪視后階段。①老年高血壓患者家庭訪視后,及時整理訪視內容,根據思維導圖下的分階段家庭訪視內容更改相關護理計劃和內容,對老年高血壓患者下次訪視制定個性化的護理干預方案。②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建立良好的護患溝通渠道,及時解答老年高血壓患者及家屬在日常護理中的疑問。
(1)血壓控制情況。比較干預前后兩組患者血壓控制情況。(2)遵醫(yī)行為。采用遵醫(yī)行為量表對兩組患者進行評估,包括合理飲食、規(guī)律服藥、定時監(jiān)測血壓、科學運動4 個項目,總分100 分,評分越高,代表患者遵醫(yī)行為越好。(3)應對方式。采用醫(yī)學應對問卷(MCMQ)評估兩組患者疾病應對方式,包含面對、回避和屈服3 個維度,Cronbach’sα系數(shù)分別為0.69,0.60,0.76,每項評分采用Likert 4 級評分法,患者的應對態(tài)度趨向于分數(shù)越高的維度。(4)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評分表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護理滿意度,評分內容包括健康知識宣教、護理知識、護理技能、護理態(tài)度和護理責任心等項目,每個項目包含20分,滿分100分,評分越高,代表患者護理滿意度越高。(5)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評分(QOL)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定,總分100分,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壓控制情況(±s) mmHg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壓控制情況(±s) mmHg
注:1 mmHg=0.133 kPa; a表示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0.05。
組別對照組(n=49)觀察組(n=49)t值P值收縮壓干預前145.31±7.81 147.27±7.24 1.288 0.201干預后138.23±6.10a 135.45±6.03a 2.269 0.025舒張壓干預前96.84±6.72 97.21±7.05 0.266 0.791干預后87.21±4.07a 85.12±4.03a 2.554 0.012
觀察組合理飲食、規(guī)律服藥、定時監(jiān)測血壓和科學運動等各項遵醫(yī)行為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遵醫(yī)行為情況(±s) 分
表2 兩組患者遵醫(yī)行為情況(±s) 分
組別對照組(n=49)觀察組(n=49)t值P值合理飲食20.31±2.56 21.57±2.78 2.334 0.022規(guī)律服藥21.14±2.58 22.58±2.73 2.683 0.008定時監(jiān)測血壓20.25±2.13 21.33±2.54 2.281 0.025科學運動19.87±1.94 20.75±2.01 2.205 0.029
干預前,兩組患者MCMQ中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MCMQ中面對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回避及屈服維度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MCMQ評分情況(±s) 分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MCMQ評分情況(±s) 分
a表示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0.05。
組別對照組(n=49)觀察組(n=49)t值P值面對回避屈服干預前18.52±2.15 18.64±2.31 0.266 0.790干預后19.22±2.69a 23.38±3.20a 6.965 0.001干預前14.35±1.74 14.36±1.79 0.028 0.977干預后12.63±1.56a 10.35±1.51a 7.351 0.001干預前8.41±0.69 8.39±0.66 0.146 0.883干預后7.67±0.62a 6.60±0.54a 9.109 0.001
干預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及QOL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及QOL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護理滿意度及QOL評分情況(±s) 分
表4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護理滿意度及QOL評分情況(±s) 分
a表示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0.05。
組別對照組(n=49)觀察組(n=49)t值P值護理滿意度干預前73.09±5.81 72.86±5.73 0.197 0.844干預后92.35±6.10a 95.72±6.24a 2.703 0.008 QOL評分干預前67.14±4.78 67.38±4.92 0.245 0.807干預后81.94±5.41a 89.75±5.96a 6.792 0.001
高血壓病需長時間服藥來控制患者血壓水平,如不能長期有效執(zhí)行醫(yī)囑,會對患者血壓控制效果產生嚴重影響[7]。近年來,根據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自身特點,制定有效的護理干預模式,改善患者的遵醫(yī)行為,控制血壓水平,越來越受到醫(yī)護人員的重視。有研究[8]證實,思維導圖可采用圖文結合的形式,為老年高血壓患者詳細闡明高血壓病各方面的問題,有利于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疾病防控意識和遵醫(yī)行為。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分階段家庭訪視的護理方式相比,在思維導圖下進行分階段家庭訪視護理的老年高血壓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明顯降低,各項遵醫(yī)行為評分明顯升高,說明思維導圖可幫助老年高血壓患者有效控制并穩(wěn)定血壓。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形式將與高血壓防控診治有關的信息用層級圖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組織結構性強,信息邏輯縝密,將大量枯燥的文字信息轉化為層次清晰、重點突出的圖形,可讓老年高血壓患者更好的理解和記憶相關宣教知識,提高遵醫(yī)行為和學習效率[9]。既往研究[10]顯示,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康復情況與飲食、運動、服藥、定時監(jiān)測血壓等遵醫(yī)囑行為密切相關,護理人員幫助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遵醫(yī)行為習慣有利于疾病的控制。本研究中,干預后,觀察組MCMQ評分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分析其原因在于,思維導圖下的分階段家庭訪視護理干預方案可通過邏輯嚴密、操作方便的思維導圖加強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分階段家庭訪視的效果,引導患者積極向上的疾病應對心態(tài),在護理干預中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針對患者消極情緒給予正確的方向引導,有效改善其不良心理狀態(tài)。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及QOL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分析其原因在于,思維導圖下的分階段家庭訪視的護理方式,加強了老年高血壓患者及其家屬了解養(yǎng)成健康規(guī)律生活習慣對高血壓病康復的重要性,增加了老年患者與其家屬的互動,減少了老年患者的孤獨感,同時改善患者對高血壓病的焦慮情緒,幫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態(tài),從而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思維導圖下的分階段家庭訪視護理干預實施時,護理干預人員可根據思維導圖有關高血壓知識的內容為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詳細講解,通過圖形的展示講解高血壓病的患病機制、用藥機理、并發(fā)癥等疾病相關知識[11],讓患者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合理清淡飲食、按時服用降壓藥、適當運動、定時監(jiān)測血壓對控制疾病惡化的重要性,改善了患者理論知識和日常疾病護理重點內容,提高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生活質量[12]。李科[13]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家庭照顧者接受思維導圖式健康教育可提高H型高血壓患者血壓自我管理能力和護理滿意度,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下的分階段家庭訪視護理可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改善遵醫(yī)行為及應對方式,提升護理滿意度,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