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明波,程 驊,劉惠康,柴 琳
(武漢科技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武漢 430081)
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我國的制造業(yè)已經逐步向智能化,現代化轉型,橋式吊車作為智能制造的典型裝備,人們對其消擺定位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近些年來,國內有大量學者對其控制方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Ouyang H等學者在該領域的研究上處于領先地位,其研究成果被學術界高度認可。孫寧等[1]提出了一種帶約束的軌跡規(guī)劃方法抑制吊車二級擺擺角。OUYANG等[2-3]將自適應分層滑??刂坪蛙壽E規(guī)劃相結合來抑制負載擺角。以上兩種控制思想都很新穎,能有效減少二級擺擺角擺動幅度。除以上學者以外,還有很多優(yōu)秀的學者對吊車防擺定位進行了研究,LEE[4]采用分層滑??刂埔种曝撦d擺角,并將分層滑??刂婆c傳統滑??刂七M行對比,取得很好的控制效果。ZHANG、SUN等[5-6]考慮負載升降和參數未知的復雜情況,提出了幾種自適應控制器,其控制方法能有效避免對非線性系統的近似處理,使控制對象更加符合工程實際,提高了系統的控制性能,增強了系統的魯棒性。LONDHE、BOUNAR等[7-9]對模糊滑??刂品椒ㄟM行優(yōu)化,在傳統的滑模控制基礎上引入粒子群算法、神經網絡等前沿算法,并將其運用于很多欠驅動場合,以達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以上控制方法對橋式吊車的擺角抑制都能起到了很好的控制效果,由于現階段人們對吊車的防擺定位精度要求越來越高,筆者通過對以上控制方法的研究并閱讀大量文獻,認為文獻[1]和文獻[4]的擺角值稍大,可以進一步改善其控制效果,使擺角和殘擺值進一步減小。本研究設計了一種新型自適應分層模糊滑??刂破鳎摲椒梢圆粌H能有效抑制一級擺擺角值,而且能進一步減小二級擺擺角值,提高系統的抗干擾能力,并且能有效減少殘擺值。
橋式吊車二級擺型[11]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橋式吊車二級擺型示意圖
其中,m為小車質量;m1為吊鉤質量,m2為載荷質量;l1為小車與吊鉤間的繩長;l2為吊鉤與載荷間的繩長;u為驅動力;θ1為一級擺角;θ2為二級擺角;f為小車與導軌的摩擦力;g為重力加速度。
(1)
由式(1)可得:
(2)
為達到控制效果,由式(2)可得非線性系統的動態(tài)模型為:
(3)
|fi(t)|<εi,i=1,2,3
(4)
式中,ε1、ε2、ε3為已知上界。
滑??刂剖且环N變結構控制,一般由ueq和usw兩部分組成,ueq為非線性系統處于滑模面上的等效控制,usw為滑模函數或開關函數。
u=ueq+usw=ueq-Msgn(s)-NS
(5)
滑模函數形式如下:
(6)
本研究提出一種滑模面斜率可變的新型分層滑??刂疲诿繉踊C嫔显O計一個函數代替?zhèn)鹘y滑模增益λ,使非線性系統在暫態(tài)開始階段響應快,暫態(tài)結束時減少超調量,各層凸形滑模面形式如下:
(7)
其中,f(x)的選取需要滿足以下充分條件[12]:
(1)對系統可微且滑動模態(tài)存在;
(2)減函數且f(x)∈(0,+∞)
當條件成立時,本文選取f(x)=ηie-μi+γi,其中μi=(xid-xi)2,i=1,2,3,......,于是將其代入式(7),可得:
(8)
依據矩陣分析式(8)可化為:
(9)
令F=diag(η1,η2,η3),p=diag(γ1,γ2,γ3),當系統穩(wěn)定時,矩陣F、P滿足如下所示的Lyapunov方程:FPT+PFT=-W,W=R3×3,其中W、P為正定矩陣;P為系統提供一個初始較小的滑模面斜率;F為調節(jié)系統的滑模面斜率。
當系統在各個滑模面保持滑動時,有唯一的等效控制律作用于吊車控制系統,此時:
(10)
由式(3)和式(10)運算可得,各個子系統的等效控制率為:
ueq1=-(a1(X)+(η1e-μ1+γ1)x2)/b1(X)
ueq2=-(a2(X)+(η2e-μ2+γ2)x4)/b2(X)
ueq3=-(a3(X)+(η3e-μ3+γ3)x5+x6)
(11)
(12)
由式(1)可知吊車系統是一個欠驅動、強耦合、非線性系統,該系統的總控制律包括各個子系統的等效控制律,橋式吊車系統總控制律如下:
u=ueq1+ueq2+ueq3+usw
(13)
同時,滑模面的結構可設計為:
S=β1s1+β2s2+β3s3
(14)
其中,β1,β2,β3為滑模系數。
下面由李雅普諾夫穩(wěn)定性定理推導出開關控制律usw,李雅普諾夫能量函數定義如下:
(15)
將式(10)代入式(15)的求導中可求得:
ueq3+usw)+f3(t))))=S(β1b1(ueq2+ueq3+usw)+β2b2
互聯網時代,廣播電視媒體要與新媒體進行融合,達到促進行業(yè)發(fā)展的目的。對于內容,需要全面創(chuàng)新,實現全面拓展和延伸,構建全新的優(yōu)秀媒體平臺。要想實現二者的融合,讓新媒體整體多元化的發(fā)展。在構建平臺的同時,要及時學習先進的技術和形式,質量提升了,才能保證傳統廣播電視媒體與互聯網思維的全面融合。
(ueq1+ueq3+usw)+β3b3(ueq1+ueq2+usw)+β1f1(t)+β2f2(t)+
β3f3(t))=S(β1b1(ueq2+ueq3)+β2b2(ueq1+ueq3)+β3b3(ueq1+
ueq2)+usw(β1b1+β2b2+β3b3)+β1f1(t)+β2f2(t)+β3f3(t))
(16)
令:
β1b1(ueq2+ueq3)+β2b2(ueq1+ueq3)+β3b3(ueq1+ueq2)+
usw(β1b1+β2b2+β3b3)=-Msgn(S)-NS
其中,M>0,N>0。
usw=-(β1b1+β2b2+β3b3)-1(β1b1(ueq2+ueq3)+β2b2
(ueq1+ueq3)+β3b3(ueq1+ueq2)+Msgn(S)+NS)
(17)
其中,上式的符號函數具有不連續(xù)性,應用在實際工程中會產生“抖振”現象,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常采用飽和函數代替符號函數。同時將式(17)代入式(13)可得吊車系統總控制律為:
u=ueq1+ueq2+ueq3-(β1b1+β2b2+β3b3)-1(β1b1(ueq2+ueq3)+
β2b2(ueq1+ueq3)+β3b3(ueq1+ueq2)+Msat(s)+NS)
(18)
在上述控制器的基礎上,為避免出現殘擺問題,本控制器引入一階低通濾波器,以降低滑模函數的開關頻率,表達式如下:
(19)
和其它減少殘擺值方法相比,該方法不需要設置狀態(tài)觀測器就可以達到消除殘擺的效果,仿真如圖2所示。
圖2 引入低通濾波器前后二級擺擺角對比圖
左圖為未加入一階低通濾波器仿真所得擺角,可以看到二級擺擺角有明顯的殘擺,而加入一階低通濾波器后,仿真圖如右圖,可以看到二級擺幾乎無殘擺。說明系統在滑模面滑動時,當滑模面的開關頻率合適時,能有效減少擺角的殘擺值。
2.2.1 一級滑模面穩(wěn)定性分析
根據Barbalat引理可得:
(20)
進一步,從物理角度觀察發(fā)現,系統的狀態(tài)變量在足夠長的時間內會到達平衡點零度,于是有:
(21)
由式(20)和式(21)可知:
(22)
由式(14)知,當系統進入滑模面時有:
S=β1s1+β2s2+β3s3=0
(23)
于是可得:
(24)
進一步分析,根據本文所設計的控制方法仿真,可得一級滑模面的相平面圖如圖3所示。
圖3 各滑模面相平面圖
由上述相平面圖可知,閉環(huán)系統的相軌跡都趨向于原點(0.0),說明原點是系統的平衡點,結合式(21)和式(22)可知系統的一級滑模面穩(wěn)定。
2.2.2 二級滑模面穩(wěn)定性分析
由式(17)可知:
-M|S|-NS2+S(β1f1(t)+β2f2(t)+β3f3(t))≤
-M|S|-NS2+|S||β1f1(t)+β2f2(t)+β3f3(t)|≤
-|S|(M-β1f1(t)+β2f2(t)+β3f3(t))-NS2
(25)
將式(4)代入式(25)可得:
(26)
為增強系統的自適應性和魯棒性,本節(jié)將新型分層滑??刂频脑鲆婺:?,使系統的控制性能更好。加入模糊控制后的橋式吊車系統控制框圖如圖4所示。
圖4 橋式吊車系統控制框圖
表的模糊規(guī)則表
?
上述推理形式可表示為:
i=1,2,3,......,25
滑模增益K去模糊化時選取重心法,表達式為:
(27)
其中,ωi為輸出隸屬度函數;u(i)為輸出模糊集合元素;u*為去模糊化后的值。
加入模糊控制后滑模增益輸出如圖6所示,可滑模增益k在系統動態(tài)響應過程中不斷調節(jié),使系統的自適應性增強,從而提高了系統的控制性能。
圖6 滑模增益k(t)
本節(jié)將通過仿真驗證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仿真實驗是在Simulink中搭建,吊車系統模型在S函數中建立,橋式吊車模型及控制所需參數設置如表2所示。
表2 吊車模型參數和控制器參數設置
仿真結果如圖7所示。
(a)各層滑模面 (b)控制律
依據上述仿真結果可以得出,子系統大約在10 s全部到達滑模面,二級擺擺角大約在5 s到達滑模面,擺角θ1,θ2大約在7 s已經穩(wěn)定并且無殘擺,位移到達穩(wěn)定大約需要7 s,響應速度滿足要求,擺角θ1,θ2的最大擺角在2.5°以內,效果較好。
為證明本控制器的魯棒性,在系統響應開始時,給擺角θ1,θ2的反饋值增加一個噪聲干擾信號,由輸出擺角值可知,系統在存在干擾的情況下依然能很好的抑制擺角值,體現出系統較強的抗干擾能力?,F給出二級擺擺角仿真結果如圖8所示。
(a)二級擺擺角(加噪聲) (b)二級擺擺角(輸出值)
為進一步證明本控制器對繩長和重物質量的適應性,分別取三組實驗結果進行對比,發(fā)現在改變繩長和重物時,可以看到擺角幾乎無變化。仿真結果如圖9所示。
(a)擺角1曲線和局部放大曲線
為使仿真結果更具說服力,將本研究所提方法與傳統分層模糊控制方法進行比較[13],經充分調試,選擇傳統分層滑模面斜率及滑模增益分別為:
λ1=0.5,λ2=1,λ3=1,k=30
兩種方法仿真對比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兩種方法結果對比分析
依據圖9和表3仿真結果可知,本研究所設計的控制方法和傳統的分層滑模控制相比,位移響應幾乎無超調量,并且擺角殘擺值幾乎為0,擺角值θ1、θ2降低大約47%,控制性能明顯提升。
為體現本研究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將仿真模型參數設置與文獻[1]和文獻[4]保持一致,經充分調試可得:
其次,在表4中將文獻[1]和文獻[4]所提方法分別與本研究所提方法進行對比,在保證模型參數一致的前提下,和文獻[1]方法相比,擺角值θ1,θ2降低大約為16%;和文獻[4]相比,擺角值θ1降低大約43%,擺角值θ2降低大約51%。說明在不同模型參數下,該控制方法依然有效。
表4 三種結果對比分析
為進一步驗證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實用性,本節(jié)將此方法運用到實驗中,實驗采用表2提供的仿真模型參數,使實驗和仿真模型參數保持一致,以便于對比分析。實驗選用PLC為控制器,一臺變頻器和裝有博圖軟件的Windows XP電腦,PLC作為控制器將實時讀取兩個傾角傳感器信息,讀取的擺角信息在PLC中作為反饋信號參與控制算法計算,每個采樣周期都會算出相應的控制律,PLC將控制律通過profinrt接口發(fā)送給變頻器,從而實現該算法對電機的實時控制。實物平臺如圖10所示。
(a)實驗平臺
實驗通過PLC采集擺角信息并在博圖軟件中顯示,由采集信息得到的仿真實驗結果見表5。
表5 仿真和實驗結果對比分析
實驗中θ1max≈2,445°,θ2max≈2.570°,擺角2的殘擺值為0.083°,位移響應時間在9 s左右,由于實驗環(huán)境和仿真存在一定的差異,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實驗結果與仿真結果基本接近,驗證了本研究所提方法在抑制擺角值方面有效。
本研究為實現并提高二級擺型橋式吊車的防擺定位精度,首先建立了橋式吊車二級擺的動力學模型,并在分層滑??刂浦幸胪剐位C娴男滦涂刂扑枷?,計算出該方法的滑模控制律,其次,為使系統的控制性能更好,使用一階低通濾波器和模糊控制進行優(yōu)化。仿真和實驗結果表明,該控制方法在抑制擺角值方面有效,然而,在抑制擺角的時候,如果系統響應時間減少的話,將會大大提高吊車的作業(yè)效率,后續(xù)將對此問題展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