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偉光,孟娟,蘇苗苗,王浩,石鵬輝,張珍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與慢性T細胞活化、慢性抗原提呈和免疫細胞穩(wěn)態(tài)失調(diào)等多種機制引起的進行性CD4+T細胞丟失和免疫功能障礙有關(guān),可導致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它的疾病進展主要取決于對免疫系統(tǒng)的破壞程度和病毒數(shù)量[1]。HIV/AIDS在世界范圍內(nèi)的迅速傳播和擴散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2-3]。高效抗反轉(zhuǎn)錄病毒治療(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應用可以降低與HIV相關(guān)疾病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是減少HIV傳播和治療AIDS的最有效方法[4]。2014 年替諾福韋(tenofovirdisoproxil,TDF)+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依非韋倫(efavirenz,EFV)被推薦作為我國HIV/AIDS病人初始HAART 首選方案[5]。
HIV病毒載量(viral load,VL)檢測可直接客觀反映HIV/AIDS病人體內(nèi)HIV-RNA病毒復制情況,是公認監(jiān)測HIV/AIDS病人疾病進展和評價抗反轉(zhuǎn)錄病毒治療效果的指標[6]。本研究通過建立前瞻性研究隊列,探討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療期間病毒載量與免疫學指標的關(guān)系,包括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G(immune 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e globulin M,IgM)、免疫球蛋白A(immune globulin A,IgA)以提供更多的臨床證據(jù),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建立前瞻性研究隊列,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保定市人民醫(yī)院治療的經(jīng)蛋白質(zhì)印跡法(Western blotting,WB)確認為HIV-1感染陽性并符合《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診斷標準》[7]的感染者20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病人在此之前均未接受過任何HARRT藥物治療;(2)年齡超過18周歲;(3)治療符合臨床治療標準。排除標準:(1)其他病毒感染;(2)女性病人處于妊娠期或隨訪期間有受孕意愿;(3)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藥物等造成干擾的病人。向所有研究對象說明研究的目的和性質(zhì),病人及近親屬知情同意。本研究符合《世界醫(yī)學協(xié)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guān)要求。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案 所有病人均給予TDF(300毫克/次,每天1次)+3TC(300毫克/次,每天1次)+EFV(600毫克/次,每天1次),治療18個月。
1.2.2 VL水平檢測 分別采集病人用藥前及用藥后1、3、6、12和18月的外周血樣本,6 h內(nèi)分離血漿,以3 000 r/min離心10 min,?80℃保存。應用全自動病毒載量分析儀(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美國)及配套試劑檢測HIV病毒載量。
1.2.3 免疫學指標檢測 檢測VL同時,用流式細胞計數(shù)儀(美國FACSCalibur)及配套試劑盒檢測T淋巴細胞亞群CD4+、CD8+。應用免疫比濁方法檢測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試劑盒購于寧波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各測定指標的正常人參考范圍為:IgG 6.80~14.45 g/L,IgM 0.40~2.14 g/L;IgA 0.70~4.06 g/L。
1.3 觀察指標(1)病人一般資料;(2)治療前后不同時間VL水平比較;(3)治療前后不同時間免疫學指標比較;(4)VL水平與免疫學指標的相關(guān)性分析。
1.4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24.0軟件分析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描述,重復測量資料比較采用重復測量資料方差分析,兩兩樣本比較采用LSD-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表示,數(shù)據(jù)比較采用χ2檢驗。VL水平與免疫學指標的相關(guān)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guān)法。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一般資料200例病人中男159例(79.50%),女41例(20.50%);年齡(37.51±7.39)歲,年齡范圍為18~70歲,其中20~30歲階段病人最多,所占比例為40.50%(81/200);病程(7.24±2.78)年,范圍為5~11年;感染途徑:同性傳播137例(68.50%)、異性傳播58例(29.00%)、其他 5例(2.50%);漢族 198例(99.00%)、其他2例(1%);婚姻狀況:已婚有配偶106例(53.00%)、未婚78例(39.00%)、離異或喪偶16例(8.00%);文化程度:初中87例(43.50%)、高中或中專69例(34.50%)、大專及以上44例(22.00%)。
2.2 治療前后不同時間VL水平計量資料比較治療前VL水平為(4.89±1.63)log/mL,治療后1、3、6、12和18月的VL水平分別為(3.34±1.01)、(2.57±1.26)、(2.15±0.72)、(1.54±0.24)、(1.03±0.42)log/mL,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VL水平隨著治療時間延長而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61.17,P<0.05)。
2.3 治療前后不同時間免疫學指標計量資料比較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CD4+及CD4+/CD8+隨時間延長而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IgG、IgA隨時間延長而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D8+及IgM治療前后不同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200例治療前后免疫學指標水平/±s
表1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200例治療前后免疫學指標水平/±s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治療后1個月比較,P<0.05。③與治療后3個月比較,P<0.05。④與治療后6個月比較,P<0.05。⑤與治療后12個月比較,P<0.05。
IgA/(g/L)4.34±0.78 4.08±0.85①3.61±0.87①②3.32±0.56①②③2.97±0.45①②③④2.87±0.34①②③④⑤125.37<0.05治療時間0 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18個月F值P值例數(shù)200 200 200 200 200 200 CD4+/(個/微升)376.23±102.34 395.91±104.92①421.39±116.91①②479.37±113.21①②③520.84±147.39①②③④587.43±134.57①②③④⑤57.76<0.05 CD8+/(個/微升)1 364.87±269.32 1 196.24±229.18 1 257.27±231.48 1 289.38±283.38 1 428.34±212.39 1 490.59±232.08 29.25>0.05 CD4+/CD8+0.28±0.03 0.33±0.04①0.35±0.05①②0.43±0.06①②③0.54±0.06①②③④0.65±0.07①②③④⑤43.34<0.05 IgG/(g/L)21.94±5.49 19.95±4.19①16.91±4.28①②15.76±3.75①②③14.71±4.21①②③④12.33±2.45①②③④⑤97.68<0.05 IgM/(g/L)1.48±0.27 1.43±0.29 1.42±0.14 1.38±0.15 1.35±0.25 1.44±0.21 16.58>0.05
2.4 VL水平與免疫學指標的相關(guān)性分析分析經(jīng)Pearson相關(guān)性分析,VL與CD4+、CD4+/CD8+呈負相關(guān)(r=?0.869,P<0.001;r=?0.794,P<0.001),VL載量與免疫學指標CD8+無明顯相關(guān)性(r=0.010,P>0.05)。VL與IgG、IgA水平均呈正相關(guān)(r=0.892,P<0.001;r=0.901,P<0.001)。VL與IgM水平無明顯相關(guān)性(r=0.03,P>0.05)。
HIV感染機體后快速復制并攻擊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可能會導致機會感染或腫瘤等最終導致病人死亡[8]。AIDS目前還無法治愈,HAART是目前國際上主要的控制HIV的療法。HAART能較好地控制HIV在人體內(nèi)的復制,降低HIV/AIDS病人體內(nèi)VL并維持在較低的水平,提高艾滋病病人的免疫功能[9]。這一治療方式能夠有效減少單一用藥產(chǎn)生的抗藥性,抑制病毒的復制,對被破壞的機體免疫功能具有恢復的作用,能夠有效延緩病人的病程,改善預后,延長病人生命[10]。
本研究的200例HIV感染者治療后,VL水平隨著治療時間延長而下降,說明抗病毒治療效果明顯。茅乃玲等[11]發(fā)現(xiàn),通過有效的抗病毒治療以后,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VL顯著下降。有研究發(fā)現(xiàn)[12],TDF+3TC+EFV作為成人初始HAART方案能在短期內(nèi)明顯降低病人HIV的VL并升高CD4+。同樣有研究證明[13],免費抗病毒治療的5年累積生存率為95.8%。以上結(jié)果提示,有效抗病毒治療效果顯著。
AIDS病人是由于HIV病毒感染后浸入人體免疫系統(tǒng),而作為細胞免疫的主要因素T淋巴細胞成為主要被攻擊對象[14]。T淋巴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tǒng)中最重要的一組淋巴細胞群,主要有CD4+和CD8+[15]。本研究結(jié)果提示在抗病毒治療過程中,病人經(jīng)過HAART后,CD4+及CD4+/CD8+比值隨時間延長而升高,提示抗病毒治療對免疫功能的改善起到了積極作用。與陳昭云等[16]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本研究結(jié)果中,病人IgG、IgA水平在治療前均高于正常范圍,說明在AIDS病人中存在著體液免疫增強反應,故導致血漿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增高。本研究中,HIV感染者治療前后血清IgM水平變化不明顯,可能因為IgM為機體體液第一次發(fā)生免疫應答后早期生成的免疫球蛋白,半衰期較短,并且存在的時間比較短而不容易被檢測到所致[17]。與陳燕萍等[18]研究結(jié)果一致。
本研究中Pearson相關(guān)性分析結(jié)果顯示,VL與免疫學指標 CD4+、CD4+/CD8+呈負相關(guān),與 IgG、IgA水平呈正相關(guān)。有研究表明[19],基線CD4值與VL抑制有著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鄧林等[20]發(fā)現(xiàn),CD4+淋巴細胞數(shù)及CD4+/CD8+比值與VL結(jié)果呈負相關(guān)。黃慧謙等[21]發(fā)現(xiàn),AIDS病人抗病毒治療期間,IgG、IgA水平與VL正相關(guān),與本研究結(jié)果一致。以上研究說明AIDS病人的VL水平與免疫學指標CD4+、CD4+/CD8+、IgG、IgA水平密切相關(guān)。
綜上所述,TDF+3TC+EFV能在短期內(nèi)明顯降低HIV感染者的VL,改善免疫指標,且VL載量與免疫學指標CD4+、CD4+/CD8+呈負相關(guān),與IgG、IgA水平呈正相關(guān)。今后在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療過程中,可通過檢測VL或免疫指標的綜合研判,對抗毒度治療效果及機體免疫功能做出評價,以指導臨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