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星動之夜——2021~2022全系列新品發(fā)布盛典順利舉辦
12月17日晚,敦煌·星動之夜——2021~2022全系列新品發(fā)布盛典隆重舉行。本次發(fā)布會首次以線上直播的方式呈現(xiàn),現(xiàn)場數(shù)十位民樂名家與藝術專家共襄盛舉,見證敦煌年度新品震撼亮相。
發(fā)布會上,上海民族樂器一廠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王國振從追求卓越、擁抱變化、創(chuàng)造價值三個維度講述敦煌品牌的經(jīng)營理念:敦煌致力于打造在品質和工藝上體現(xiàn)當代一流水準的民族樂器,通過嫁接優(yōu)秀的民間工藝和非遺技藝,在樂器上鐫刻中國文化、展現(xiàn)中國智慧、傳承藝術經(jīng)典,并由此體現(xiàn)民族樂器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發(fā)布會現(xiàn)場,福州脫胎漆藝制作有限責任公司曾維偉、品源文華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張璐、上海博物館工藝研究部副研究館員于穎、上海博物館文創(chuàng)中心副主任馮煒、憶想天開(上海)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李詩憶、上海工藝美術大師翁紀軍等藝術專家先后登臺分享新品合作研發(fā)思路。琵琶演奏家施文卿,CCTV新十大青年古箏演奏家崔曉彤,上海馨憶民族室內樂團,上海民族樂團二胡獨奏演奏家段皚皚,古箏演奏家、金鐘獎得主趙墨佳,琵琶演奏家、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湯曉風多位民樂演奏名家分別以敦煌新品樂器進行了精彩演奏。
本年度企業(yè)推出的新品樂器有——建黨百年系列、奧運精神系列、禮遇東西系列、敦煌新意系列、國風文化系列以及樂鳴敦煌系列仿制樂器,共計一百余件,感受那千年敦煌的厚重文化,領略那國風文化的多姿風采。
2021第10屆全國樂器學研討會圓滿落幕
由中國音樂學院主辦,中國音樂學院圖書館和中國音樂學院音樂理論研究院(音樂學系)承辦的2021第十屆全國樂器學研討會線上會議,于近日舉行。
中國音樂學院教授韓寶強致開幕詞,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中心的馮光生在“中國樂器博物館的特色和屬性”的主題研討中做了《樂器及其文化要素的展陳——關于中國樂器博物館的特色的討論》的主旨發(fā)言,中國音樂學院的付曉東做了《智慧型樂器博物館的理念與實踐》的發(fā)言,廣西藝術學院的楚卓做了《文化視域中的樂器博物館求變之思——以廣西民族音樂博物館為例》的報告,北京音皇時代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的周陽做了《新技術視角下樂器博物館的發(fā)展趨勢探賾》的報告。
在為期兩天的研討會"樂器展示"板塊中,嗩吶演奏家郭雅志作了《郭雅志在嗩吶、葫蘆絲與古箏改良的思路與實踐》的發(fā)言,湖南工商大學的文正球做了《從三D文琴成功研發(fā)看民族樂器的傳承發(fā)展與科技創(chuàng)新》的發(fā)言;內蒙古的劉德明、西安的王震分別提交了《佘太翠玉民族樂器研制與標準化研究》《二胡電子科技化的探究》的報告。
在研討會上,中國音樂學院的韓寶強、云南師范大學的楊琛、武漢音樂學院的陳明、新疆師范大學的孫國軍、三亞學院的徐升等人分別做了《我國少數(shù)民族樂器定名規(guī)范化研究》《中國西南少數(shù)民族管樂共鳴器研究》《中國新疆地區(qū)拉弦樂器的標準化建設研究》《黎族樂器的分類與解蔽》等報告。
上海音樂學院的應有勤,揚州大學的傅明鑒,中國藝術研究院的高舒,北京國際藝術學校的王建民等人先后做了專題發(fā)言。
兩天的線上研討會,還包括“學生論壇”和“樂器展示”等板塊,內容豐富多彩。本次樂器學研討會由知網(wǎng)全程直播,吸引了眾多音樂愛好者和樂器界的人士。
京港澳音樂藝術嘉年華澳舉行
由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藝術基金會主辦,澳門多個藝團協(xié)辦及支持的“京港澳青少年音樂藝術嘉年華”系列活動,近日在澳展開,旨為招募更多具素質及水平的參演者,為2022年度嘉年華盛會做好充分準備。
主協(xié)辦方負責人表示,持續(xù)舉辦該項嘉年華,旨在通過活動匯聚京港澳三地青少年,搭建起藝術交流平臺,從而達至互相學習、合作交流、共同進步的目的。嘉年華涵蓋授課、講座、樂團排練、三地學生聯(lián)誼交流、參觀名勝古跡、書法臨摹、繪畫展覽、戶外活動、匯報音樂會等,形式多樣。
大會邀請到余隆及中央音樂學院院長、著名教育家、指揮家俞峰分別擔任主辦方和承辦方名譽主任,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鋼琴家郎朗、大提琴演奏家王健、香港演藝學院弦樂系及青少年音樂課程主任王磊擔任在線導師,與學員開展交流活動。澳門青年交響樂團協(xié)會理事長許健華及大提琴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澳門校友會會長周游作為組委會成員及專業(yè)導師,應邀指導團員。同時,一批內地知名專家學者也加入導師團隊。
發(fā)布會上,娜木拉、陶倩、周游及余隆分別發(fā)言,介紹嘉年華舉行情況,并透露積極籌備明年度嘉年華事宜。
吳迎&彭康亮三十年后再聚首,《冬之旅主題音樂會》圓滿成功
1992年1月20日,在一個冬天的夜里,鋼琴家吳迎與歌唱家彭康亮首次合作,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深圳相遇,于深圳大劇院音樂廳舉辦了“男低音歌唱家彭康亮獨唱音樂會”,演繹了近三十首中外名曲,音樂會引起了業(yè)內人士及古典音樂愛好者的高度關注和一致好評。
30年后的2021年12月24日,兩位知名藝術家再度攜手,在北京國際音樂與藝術基地ICMA音樂廳隆重舉辦《舒伯特之夜“冬之旅”音樂會》,演繹了舒伯特的經(jīng)典名曲——《冬之旅》套曲(24首),為改革開放發(fā)展下文化生活豐富起來的中國聽眾們,獻上了一臺聽覺盛宴。繞梁三日的舒伯特之夜《冬之旅》套曲專場音樂會,不僅是彭康亮、吳迎兩位藝術家在舞臺上的重逢,更是強強聯(lián)手,歌聲與琴聲的碰撞。
樂器學家向北京樂器研究所捐贈圖書
近日,著名樂器學家樂聲先生向北京樂器研究所捐贈了他新近出版的《西洋樂器大典》30余本以及他多年來潛心編寫的其他樂器類著作。
樂聲1954年進入北京樂器廠工作,20世紀70年代,他編著了《小提琴制作》《民族樂器制作概述》,影響深遠。
樂聲先后供職于北京樂器研究所、北京華普鋼琴廠以及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在樂器行業(yè)幾十年來他筆耕不輟,尤其是1997年退休以后,樂聲先生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為中西樂器著書立說中來。他的主要代表作有《中國少數(shù)民族樂器》《中國樂器博物館》《中華樂器大典》《西洋樂器大典》。時至今日,樂聲先生已出版十二種樂器學專著,他還參與過《中國音樂辭典》《當代中國輕工業(yè)·樂器》《中國藝術百科辭典》和《中國古琴珍萃》的撰稿工作。
據(jù)悉,樂聲先生還向中央音樂學院、首都圖書館等國內多家音樂院校和圖書館捐贈了他的新作?!段餮髽菲鞔蟮洹酚芍袊穆?lián)出版社出版,內容涵蓋弦鳴樂器、體鳴樂器、膜鳴樂器、氣鳴樂器、電鳴樂器,是人們詳細了解西洋樂器的一部內容豐富的典籍類著作。北京樂器研究所的領導向樂聲先生深表謝意,北京樂器研究所副所長、《樂器》雜志副主編王瑋,國家輕工業(yè)樂器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晉飛接受了捐贈,并為樂聲先生頒發(fā)了捐贈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