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哲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在這個特殊時期學生受教育的方式。教師不得不隔著電腦屏幕傳遞知識,學校開學時間推遲了許久,線上教學如一場及時雨,保證我們的教學進度及時跟上。學生在無法返校的日子里,每天可以登錄蘇州線上教育中心,觀看相應年級不同學科的線上直播課程。這里面的主講老師大多是蘇州各個學校的骨干教師,教學經(jīng)驗豐富,課堂內容豐富多彩,線上學習課程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好資源,更是我們廣大一線新教師的尋寶圖。
在居家隔離期間,雖然隔著一層屏幕,作為一線教師無法直接有效地了解到學生線上學習的實際收獲,但在正式開學后,通過一次線上學習測試,以及與眾多學生的溝通和交流過程中,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普遍反映的問題都大同小異。
當然,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他們還是比較認真地抓住線上學習的機會,有些學生還會向我展示他們字跡清秀、干凈整潔的課堂筆記。筆者也從一個學生的角度,認真聆聽了蘇州線上教育平臺的每一節(jié)三年級下冊的英語線上直播課,發(fā)現(xiàn)其實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老師還是那個老師,教材的內容也是相對固定的,但是學生線上學習過程中思維品質是如何得到鍛煉與培養(yǎng)的呢?筆者從以下四個方面做了一些初淺的探索。
思維,簡單來說就是學生腦袋里裝的問題以及思考這些問題的方式。從任意一節(jié)課伊始,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從松弛休閑切換進入緊張學習,與此同時,學生的專注力需要集中到聽課這件事上來,促使這種轉變發(fā)生的關鍵就是教師在課前的預熱環(huán)節(jié),能夠采用活潑,充滿趣味的形式來瞬間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尤其是英語學科,興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者來說,英語是一門外來語,當母語還在初學階段的情況下,同時要掌握一門外語,是需要點趣味性來助力的。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小學英語課堂前幾分鐘,思維的開關被愉快地開啟,是打開英語快樂學習與記憶的鑰匙。
一、熱身環(huán)節(jié):師生互動,喚起學生思維的活躍度
以蘇州工業(yè)園區(qū)金雞湖學校邱文劍老師執(zhí)教的譯林新版《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1 In class Story time為例,在課堂伊始,邱老師播放了一段視頻,是一群外國學生的歌舞表演,其中涉及到許多與本課新詞相關的動作,邱老師在請學生觀看前,提出明確要求,enjoy a song and find out what actions the kids do? 請找出視頻中孩子們做了哪些動作?提前滲透了stand up和 sit down這兩個詞組,并且學生可以和視頻中的孩子們一起來做一做這些動作,讓學生記憶猶新,對“起立”和“坐下”這兩個詞組的意思理解更加清晰準確,不至于搞混。邊做邊學,學生的思維一下子從靜態(tài)轉化為動態(tài)。然后通過learn to say環(huán)節(jié),自然過渡到今天要上課的內容,我們今天要學的是Unit1 In class,學一些上課的基本用語。邱老師先讓學生仔細聽,listen,然后說read after me,帶著學生一起讀,反復讓學生跟讀,跟著錄音讀,跟著老師讀,每一遍都極其自然,一遍更比一遍深入人心,直至記憶深處。我默默數(shù)了一下,一句stand up前前后后不知不覺就帶讀了15遍,卻不會讓人覺得枯燥乏味。然后滲透magic word---please,以學生的口吻說We are all polite kids.我們都是有禮貌的小孩。引出講話時用上“請”這個詞,可以這樣造句:Stand up, please.或者Please stand up.并且對比呈現(xiàn)這兩個句子,請學生仔細觀察有什么不同。通過提問,和學生一起總結please所處的位置不同,字母p的大小寫也不同,逗號的使用也不同。
筆者從一個學生的角度,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這樣做的實際教學效果。仿佛真的和老師面對面在互動,從肢體語言中獲得直接的感受,加深了單詞與意義的直觀聯(lián)系,只要一做這個動作,腦海中便會浮現(xiàn)這個動作對應的英語單詞。在無形中,建立了單詞抽象讀音和拼寫與具體動作行為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在游戲中建立了條件反射,有助于加深對單詞的記憶和理解。這讓我想到了肌肉記憶的神奇之處,成人在兒時學會了像騎自行車或者游泳這樣的運動,即便成年后很久不去練習,只要上手就能游刃有余。
游戲一直以來是廣受學生歡迎的,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加入游戲環(huán)節(jié),會很好地活躍氣氛,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敏捷。類似闖關的游戲可以引人入勝,引導學生深入學習??靻柨齑鸬挠螒蚩梢钥焖僮トW生的注意力,進行分秒必爭的思考,在這樣緊張激烈的過程中,學生身心得到放松,學習的壓力舒緩不少,能夠在輕松愉快中愛上英語學習。對于學生而言,學習是一件需要意志力的事情,而游戲不需要繃緊神經(jīng),在了解了學生的這種傾向后,教師通過將課堂內容與游戲相結合,像是為學生送上了一件系著漂亮蝴蝶結的禮物。試問,這樣的禮物誰會不喜歡呢?
二、游戲環(huán)節(jié):活躍氣氛,激發(fā)學生思維的敏銳度
邱老師的課堂用語豐富,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注重師生交流,對話與游戲充滿樂趣。在新授open和close這兩個單詞之后,要求學生和他一起邊說邊做,伴隨著朗朗上口的chant,將學生帶入這個活躍的游戲氣氛當中。邱老師感情豐富地朗讀著這段兒歌:Open,open,open your hands. Stand, stand, stand up, please. Close, close, close your hands. Sit, sit, and sit down,? ? ? ? ? ?please. 之后又安排了一個考驗記憶力的游戲,讓學生在一個類似九宮格的圖片中記住每個單詞所處的位置,然后將單詞全部隱藏,請學生說出在相應位置的那個單詞是什么。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能夠快速激發(fā)學生開動腦筋,努力回憶,鍛煉了學生思維的敏銳度和敏捷性。之后又將單詞替換成對應的圖片,再次考驗學生的記憶力,先請學生根據(jù)圖片讀出所代表的單詞,糾正發(fā)音,然后遮蓋圖片,請學生在最短時間內回憶出每張圖片的準確位置。看似簡單重復的游戲,實則大有內涵,學生不僅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也在游戲中學會了單詞的發(fā)音和意義。可謂是一舉兩得!
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師生之間不僅僅是學習英語,而且也在進行歡樂的記憶大比拼和頭腦風暴,提高語言學習的趣味性。真正做到了當堂課的知識保持鮮活的記憶,在復習時能夠記憶猶新,并且樂趣無窮。學生愿意主動去一再回味本課的課堂內容,容易產(chǎn)生快樂的聯(lián)想。相較于平時的課堂教學,線上學習的視頻可以反復觀看,不至于錯過就不在。而且英語中的chant本身就具備朗朗上口的特點,這一特性可以使學生即使離開了課堂,也會在日常生活中,不由自主地像口頭禪似的說上幾句英語。
問題就像一個引子,有疑惑總是好的,會驅使學生探究原因,激發(fā)學生找出答案的欲望。帶著問題去進入文本,學生心中的目標會更明確,閱讀思路更清晰,有助于學生在一遍一遍進入故事情境時,習慣性地去梳理脈絡。學生會在腦海中清楚地呈現(xiàn)出故事的大概,對故事的邏輯關系的理解也就不僅僅停留在表面。我們知道教材中的任何故事編排都是編者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哪怕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特別細小的事情,都是在向學生傳遞一種訊息,教會他們一些簡單樸素的道理。
三、問題引領:帶著思考看動畫,啟發(fā)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在播放課文動畫前,先出示4個小問題,以選擇題的形式呈現(xiàn),問題相對簡單,每題有3個選項。例如:Who is late? What does Mike say? Who opens the door? Who close the window? 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去觀看動畫,watch again and find the answer.更加有目標和針對性。能夠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啟發(fā)學生思維的深刻性。譯林版《英語》教材每個單元的story time板塊都有配套視頻供學生學習,那么何時呈現(xiàn)視頻資源,以及如何呈現(xiàn)視頻資源是需要我們去考慮的問題,我們要考慮到的是最能夠發(fā)展學生思維品質的方式,找到最適合的方法。首先需要明確的是,視頻的初次呈現(xiàn)必須是完整的,讓學生能夠初步感知整體的故事結構和框架,了解故事或者對話中出現(xiàn)了哪些人物,迅速聚焦談話的主題,能夠從中把握事情發(fā)生發(fā)展的脈絡。并且從中提煉出本課的重點句型句式,作為話輪轉換的依據(jù)以及維持交談的語言支架。有了之前環(huán)節(jié)的鋪墊與烘托,在新授環(huán)節(jié)的以問促思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學生可以想得更多,想得更深遠。之后的鞏固訓練也就銜接得更加自然順暢,請學生讀一讀,劃一劃。格林先生在課堂上給出了很多指令,你能找出來嗎?Read and underline the orders.請學生打開書本,讀課文,劃出相關的指令的句子。通過學生自己找出的這些句子,再由教師引導總結,這樣的形式的句子在英語中,我們稱之為“祈使句”,常用于表達命令、請求、勸告、警告、禁止等。讓學生讀一讀,感受一下祈使句的語氣。再舉一些課外的祈使句的例子,如:Clean the table, please. Queue up, please. Dont talk, Liu Tao. 拓寬學生的思維。
學生有了問題做鋪墊,在每次學習新的文本時,便于總結學習方法。比如可以自己在頭腦中思考,故事中出現(xiàn)了哪些人物?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等等關于文本的細節(jié),學生會自己慢慢去探究。這一點是值得提倡的。問題本身也包含了一定的信息,從問題出發(fā),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學習新知,最終回到問題的解答。這一完整的過程,非常恰當?shù)伢w現(xiàn)了思維的深刻性。我們應當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積極思考,探究行為的正誤。比如對于遲到這個話題,我們可以有更多的討論與思考,鼓勵學生積極留言,遲到的行為好不好?肯定不好。如果遲到了,我們該怎么做?別人遲到了,我們該如何對待?在這樣的追問之下,文本內容得到了延伸,也更好地發(fā)揮了教育作用。這符合了當下所提倡學科育人觀念,學英語不只是學習英語那么簡答,我們要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會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
在學完新的文本之后,學生需要學會總結和歸納。這時,復述故事是比較好的檢驗學生理解和掌握情況的方法。思維的靈活性表現(xiàn)為能夠隨時提取記憶中的信息,能夠對林林總總的信息加以整合與匯總。不同的學生會用不同的語言來復述同一個故事,每個人信息加工方式不同。我們需要適當給予一些語言支架,來規(guī)范學生的語言表達。復述既不是千篇一律的你讀一遍,我再讀一遍,也不是把原文本一字不落的背誦出來。復述需要提煉關鍵信息,用簡潔凝練的語言概括出故事大意,砍去細枝末節(jié),露出最核心的部分。把一個復雜的故事用最簡單的幾句話清楚地講明白。
四、復述故事:加深記憶,體現(xiàn)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將文本的內容用自己的話復述,這是體現(xiàn)思維的高級加工方式,能夠充分展現(xiàn)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一方面,學生需要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本內容,體現(xiàn)對故事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必要的語言支架,采取填空式的復述篇章內容,半背誦半做題式的腦力練習,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學生也躍躍欲試。下面是邱老師為學生提供的復述文本:Retell the story. It is _____(morning/afternoon). ______ and ______ are in class. But _____ is late. Mr Green asks ______ to _____the door. Mike says”_______,Mr Green.” Its cold. Mr Green asks ______ to close the _______. 請學生完成填空。學生需要換個角度去講述課文,既可以提高表達能力,又能鍛煉思維的靈活性。
為學生提供可參考的復述文本,讓學生鍛煉腦力勞動,空白的橫線處是學生思維靈活性的考驗。能夠準確無誤地補充空白的學生,無疑是頭腦靈活的。
學生線上學習過程中也能像線下課堂中一樣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品質,教師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言交流活動,讓師生之間的交流跨越屏幕,并融入自己的肢體語言,真情實感,在思考與表達的過程中發(fā)展了語言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通過一系列不同復雜程度的問題設計、精心設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由一條明確的主線串起,緊緊圍繞單元話題,發(fā)掘各個環(huán)節(jié)與板塊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將它們有機整合在一起,激活并發(fā)散學生的思維,通過別具匠心的語言滲透,傳遞給學生優(yōu)秀的閱讀材料和鮮活的表演劇本,為課堂的預設和生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非面對面的教學中通過扎實的教學能力和課堂駕馭能力,不斷提升學生的思維含量。讓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明顯的提升。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江區(qū)同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