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洪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育事業(yè)也往高要求、高質量逐步發(fā)展,教育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學習的體驗和收獲,力求學生成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綜合素質得到整體提升的人?,F(xiàn)如今,“雙減”的出臺主要通過減輕學生的課后壓力,讓學生在課堂就能把知識學懂會用??陀^意義上來說,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有更好的學習體驗,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成長會有更加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雙減”背景 ?小學數(shù)學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在現(xiàn)代教育舞臺上,教學不再是簡單都地傳授知識,而是教會學生學習,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結合落實“雙減”的要求,學生課后花的時間少,但同時質量也要有所提升,課堂則是“雙減”下的另一個著力點。小學數(shù)學是鍛煉學生邏輯思維,注重方法和技巧的一門學科,課堂中的聽懂學會對學生來說更重要,但新形勢下如何讓課堂的作用得到發(fā)揮同時又讓學生能比較輕松愉快的學習是當前需要探索和解決的問題。
一、課前教學思路的架構
一堂好課的前提往往是充足的課前備課,將教材、學生和教法都仔細鉆研。傳統(tǒng)小學數(shù)學的備課往往會以課程簡單而不受到老師的重視,書上有什么講什么,對課堂創(chuàng)新以及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缺乏考慮。但在當前教育新形勢下,要將“雙減”核心思想真正落實到位,就要將課堂教學重視起來,并且是從多角度考慮有所創(chuàng)新。
課前備課首先要架構起整堂課的教學思路,根據(jù)課堂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激發(fā)學生主動性等設計教學。比如在教學生學習小數(shù)的認識這一節(jié)課之前,就要思考怎樣切入會使學生更有興趣,是給學生展示生活超市中的小數(shù)呢,還是用圖片和動畫切入,要選擇一個最符合班上學生學習特點和課堂教學的方式。在設計好導入后,還要將課堂中使用的方法,所提的問題做提前思考,使每一個課堂問題都能對學生有實際訓練意義,在小數(shù)的認識這堂課中,小數(shù)的讀和寫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提問可以少花時間,而后面的從“元”再到“米”等單位轉換中建構小數(shù)則要多花心思提問,比如文具店的文具價格會讀會認,還會轉化成小數(shù),再到另一個場景如禮物彩帶的長度中的小數(shù)運用等等,通過一個個場景引入,提出有效問題讓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從認識、理解、掌握最后到靈活運用,這也是整個教學流程的主要內(nèi)在邏輯,最后再思考結束部分如果直接讓學生自己出疑問或者分享收獲合不合適。將一堂課的主要流程,包含的一些方法等都作提前思考,使課堂有充分的準備,更加靈活多變。
通過提前架構教學思路,可以預知教學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提前做好調整,在“雙減”下這種方式也更有利于教學方法和新教學理念滲透到具體課堂中,使課堂更具活力,更有利于學生高效學習。
二、課堂張弛有度的把握
在“雙減”背景下,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以及學習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學習體驗體現(xiàn)在學生是對本堂課內(nèi)容感興趣,帶著輕松愉悅的心情學習,自我效能感也能逐漸提升,而學習效果是指學生通過課堂學習能基本達到教學目標,對所學知識有了一定掌握,能力也得到了培養(yǎng)。實現(xiàn)這兩者的同時提升關鍵在于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輕松學習的同時也能夠獲得知識,這就需要老師對課堂張弛有度的把握。
例如在學習教材中的“位置與方向”時,教師既不能整堂課都是提問學生,也不能整堂課都是和學生玩游戲,要注意轉化教學方式,在引入具體知識之前老師可以通過游戲、視頻、聲音等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引入,比如通過玩“猜猜我在哪”,學生在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景下判斷自己所在的位置,從而對位置概念有初步認識,而學生在游戲時輕松愉快,全身心的投入也能使知識更容易被理解,在具體知識講授時適當配合一些問題和課堂練習讓學生掌握“位置與方向”的運用技巧,最后結合小組的互動合作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讓整個課堂的學習氛圍濃厚起來,這樣既能達到知識和技能學習的目的,又讓學生有較好的體驗。知識的學習和趣味課堂應該是相間進行的,但整體學習氛圍是輕松愉快,學生容易接受的。
三、課堂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小學數(shù)學最重視的就是學生的細心和認真,尤其是當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和做練習的時候,一步錯可能整個解題過程就會白費。在新形勢下,學生的課后作業(yè)時間縮減,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在課堂中培育起來就更加重要。
1.限時練習的習慣
限時練習的主要目的還是讓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能夠督促學生集中注意力,仔細認真地做題,這也是“雙減”下對學生作業(yè)的一點要求,如果給學生寬裕的時間做量少的作業(yè),學生反而更不會集中花時間完成,做作業(yè)時也不會那么認真,完成效果也可想而知。所以在課堂練習中,老師就要給學生樹立限時練習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做作業(yè)時的好習慣。
2.獨立思考的習慣
在課堂中老師提出問題事,不能馬上就告訴學生答案,也不能一直讓學生跟著自己的步調走,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想,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以便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得到更好的鍛煉,學生對知識會有自己更深地理解,使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3.讀題閱題的習慣
在小學階段,學生通常會比較心急,在做題或答題時往往來不及把題目讀完就開始做,或者有漏讀、誤讀的情況,在課堂上就需要老師強調讀題的重要性,同時教學生正確的讀題以及分析問題的方法,通過不斷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結:落實“雙減”核心理念,則需要打造更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把握好課堂關,減少學生和家長對課后作業(yè)及輔導班學習的顧慮,而課堂教學首先需要把課前準備做好,架構教學思路,考慮各種因素后,將課堂做得更符合學生學習的需要,同時在課堂上也要注意吸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相結合,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使“雙減”減負不減質得到實現(xiàn),學生也能夠更加輕松愉悅的學習。
參考文獻
[1]王曉萍新課改下小學數(shù)學教學存在的問題[J].赤子(上中旬)2016 (23) : 236.
[2]蔣菊蘭.新理念下的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實踐的探索與思考[J].中華少年,2019 (26)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