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璐
陳 璐? 常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內(nèi)分泌與代謝科副主任醫(y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注冊營養(yǎng)師,健康管理師。任中國老年醫(yī)學學會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分會委員、中國營養(yǎng)保健食品協(xié)會體重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委員、江蘇省醫(yī)院協(xié)會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常務委員、江蘇省老年醫(yī)學學會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分會常務委員等。從事臨床診療工作十余年,在各種慢性疾病營養(yǎng)飲食治療以及危重癥患者腸內(nèi)腸外營養(yǎng)支持方面有較豐富的經(jīng)驗,擅長糖尿病、肥胖、腫瘤、腎病等疾病的營養(yǎng)治療與管理。
臨近春節(jié),“過年越來越?jīng)]意思了”“一點年味都沒有”的聲音便不絕于耳。猶記得,記憶中的“年味”,一定要有一塊熱氣騰騰的豬油年糕。潔白的糕體襯著紅色的棗子、透明的豬油和鮮艷的紅綠絲,滿眼都是喜慶。豬油糕口感糯軟潤濕、油而不膩,象征著團團圓圓、甜甜美美。豬油年糕是用豬油做的,其乳白色的膏體芳香四溢,但凡與豬油沾邊的食物,都能讓人食指大動,口水直流。
印象中的豬油拌飯、豬油炒菜、豬油陽春面,都是童年的美麗回憶。如今,植物油成了廚房的“主角”,盡管豬油的香味并未真正離我們遠去,但很多人卻難得吃一回,因為剛下嘴心里就開始忐忑,擔心自己的血管健康。
關于豬油的爭議一直沒有停止,這可讓吃貨們犯了難。豬油吃多了高血脂、傷血管?豬油產(chǎn)生的有害物質比植物油更少?是時候給大家一個真相了。
豬油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動物油脂,吃起來就一個字:香。
豬油和植物油的主要成分都是脂肪,卻不是同一種脂肪。究其根本,是豬油脂肪中的脂肪酸和植物油脂肪中的脂肪酸不是“同一款”。脂肪酸可以分成兩大類: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后者還可細分為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
1.飽和脂肪酸:多存在于牛、羊、豬等動物的脂肪中,攝入量過多會引起膽固醇升高,繼而引發(fā)動脈粥樣硬化,可增加罹患冠心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2.單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壞膽固醇”水平、提高“好膽固醇”比例的作用,具有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3.多不飽和脂肪酸:有降低膽固醇水平的效果,但卻是“好壞膽固醇”一起降,穩(wěn)定性差,不適合加熱。
一般來說,豬油的飽和脂肪酸高達40%多,是常見植物油的2~3倍。攝入過多飽和脂肪容易引起肥胖、膽固醇升高、高血脂等問題,并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從健康角度來說,與植物油相比,豬油的確不太健康。
過多攝入豬油雖然有害,但并不是一點都不能吃。對健康人群來說,合理攝入也是可以的。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建議飽和脂肪酸的攝入不應超過膳食總能量的10%。如果本身已有心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壓等問題,飲食中就應該控制脂肪的攝入,豬油要盡量少吃。
雖然從飽和脂肪酸的含量來看,豬油很不健康,但豬油除了香之外,還有植物油不具備的優(yōu)勢。
植物油不耐高溫,其富含的單或多不飽和脂肪酸比較“活躍”,易被氧化,當達到煙點并開始冒煙時,油的成分會發(fā)生變化,不僅油本身的營養(yǎng)素容易破壞,還可能會產(chǎn)生一些有害物質甚至致癌,對身體不利。因此煙點低的植物油,如初榨橄欖油更適合涼拌菜。豬油與植物油相比,熱穩(wěn)定性高,在烹飪過程中有較高的煙點,經(jīng)得住爆炒,產(chǎn)生的有害物質也相對較少。
純正的豬油中一般不含反式脂肪酸,反而制作各類點心時使用的一些植物起酥油、人造黃油中含有一定的反式脂肪酸,長期食用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每天來自反式脂肪酸的熱量不超過食物總熱量的1%,大致相當于2克。因此從烹飪的角度來說,需要高溫爆炒或做油炸食品時,選擇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油更好。不過,對于油炸食品,還是建議少吃。
所有的食物都講究均衡搭配,用油也是如此。中國營養(yǎng)學會建議,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3種脂肪酸的比例趨近1︰1︰1是最合適的。不過,這不單是從食用油中攝取的,要綜合考慮每天從其他食物中攝入的脂肪比例。
健康用油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如果以素食為主,可以適量攝入豬油。
2.與其糾結于動物脂肪,倒不如更多關注脂肪攝入的總量和比例,不同油類搭配使用最為合適。
3.動脈粥樣硬化患者或高血脂、高血壓人群,可將飽和脂肪的攝取比例由10%下降至7%。
(編輯? ? 王? ?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