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達飛? 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國家二級公共營養(yǎng)師。江西省中醫(yī)藥志愿者聯合會理事,九江市營養(yǎng)學會理事。熱愛中華傳統(tǒng)文化,平時研習易經、儒釋道文化。愛好中醫(yī)、茶道、太極、八段錦、書法。
茶,是中華文化的一道側影。據考證,我國飲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華陽國志·巴志》記載:“其果實之珍者,樹有荔枝,蔓有辛蒟,園有芳蒻、香茗?!逼渲械南丬闶遣璧脑缙谛螒B(tài)。至宋朝時期,茶圣陸羽著《茶經》,茶已經不再單純是一種飲品,而是一種文化符號,走進社會各階層生活的方方面面。
同時,古代醫(yī)家很早就觀察到茶的養(yǎng)生醫(yī)療功效。中醫(yī)典籍《神農百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睂⑸褶r遍嘗百草的經歷與茶結合,就不難理解茶會作為一種中藥記錄,于是有了“茶味苦,飲之使人益思,少臥,輕身明目”的記載。后代醫(yī)家也在茶的基礎上不斷嘗試,探索出了以茶代藥、茶藥結合、以藥代茶3種形式的茶療方法,至今仍是一種應用廣泛、接受度甚高的中醫(yī)特色養(yǎng)生保健、治病療疾的方法。
歷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飲茶與養(yǎng)生的詩歌文章,在茶文化中,茶歷來與長壽掛鉤,如“茶壽”即指108歲。飲茶對長壽確有幫助,但飲茶養(yǎng)生之首要是辨清茶種、辨清體質,有的放矢選茶、喝對茶才可讓養(yǎng)生事半功倍。
所謂茶質,即茶的性質,我國飲用較多的茶為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黑茶等數種,其中每種又可進一步細分。不同茶的性質往往不同,適宜不同的人服用。
龍井、碧螺春、雀舌等綠茶通常沒有發(fā)酵,性味寒苦,脾胃虛寒者則不宜過多飲用,冬季飲用須謹慎。君山銀針、溫州黃湯、霍山黃芽等黃茶發(fā)酵程度輕,性涼微寒,適合胃熱者飲用。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等白茶性清涼、平緩,味甘甜,能降火去燥,但不及綠茶般寒涼。大家常飲的烏龍茶性味介于綠、紅茶之間,不寒不熱、辛涼甘潤,能清除體內積熱,可緩解秋燥。紅茶味甜性溫熱,溫中暖胃、散寒除濕,具和胃、健胃之功效,可驅寒暖身,特別適合冬季飲用。黑茶是我國特有的茶類,包括普洱茶、茯磚茶、六堡茶、青磚茶等,性味苦甘、平和,既能清火又能溫胃散寒,有醒脾健胃、解油膩等功效。很多人愛喝的花茶通常性溫,有芳香辛散之氣,可提神醒腦,令人精神振奮、心情舒暢,適宜春季飲用,可散發(fā)冬季積郁于人體之內的寒氣,促進人體陽氣升發(fā)。
中醫(yī)認為,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體質,反映的是人體不同的生理、病理狀態(tài)。王琦院士經過整理,提出了9種體質的劃分方法,可以基本涵蓋人群的體質特征。由于不同的茶有其寒熱偏性,因此,由體質出發(fā)選擇合適的茶不失為一妙計。
陽虛體質的人往往肌肉松軟、不實,平素畏冷,手足不溫,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脈沉遲,性格多沉靜內向。典型的特征是喜歡吃熱食,一吃涼菜、冷餐就容易出現腹瀉等脾胃不適癥狀。
【飲茶建議】陽虛之人自然要忌寒涼的飲品,推薦多喝暖胃、暖身的茶,像陳年茯磚、陳年千兩茶、焙火的烏龍等,調飲茶方面也可以嘗試生姜紅茶、桂圓紅棗茶(紅茶)等。同時,不建議喝普洱生茶,而普洱熟茶偏溫,可以適當飲用。
口干舌燥、手足心熱是陰虛之人的最典型表現,而且多喝水也難以有效緩解或只能暫時緩解。同時,陰虛體質者常見手足心熱、口燥咽干,喜歡冷飲,大便干燥,舌紅少津,脈細數。這樣的人往往性格急躁,外向好動、活潑,也容易生氣。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熱、燥邪。
【飲茶建議】對于陰虛體質的人,飲茶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生方式。可以適量飲用白茶等口感清爽的茶類,例如福鼎壽眉、白牡丹等。不想清飲,也可來點花式調飲,比如來點銀耳茶、桑葚茶和枸杞紅棗茶等,選用能夠滋陰潤燥的銀耳、馬蹄等為佳。
如果經常感覺說話沒勁、出虛汗,容易呼吸短促、疲乏無力,這便可能是氣虛體質的表現。氣虛之人往往肌肉松軟、不實,平素語音低弱、氣短、懶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紅,舌邊有齒痕,脈弱,性格也偏內向,不喜冒險。由于中醫(yī)認為氣與人體抵御外邪的能力息息相關,氣虛之人也容易抵御外邪不力,易患感冒等外感病癥。
【飲茶建議】氣虛之人建議少喝或不喝未發(fā)酵和輕發(fā)酵的茶,一些偏溫的茶都有一定的溫潤、溫補作用,紅茶中的祁紅、滇紅,焙火烏龍茶中的巖茶、單樅,以及普洱熟茶都是不錯的選擇。
痰濕體質較為多見,痰濕凝聚,以形體肥胖、腹部肥滿,口黏苔膩等痰濕表現為主要特征。常見面部皮膚油膩較多,多汗且黏,胸悶痰多,口黏膩或甜,喜食肥甘甜膩,苔膩、脈滑等表現。痰濕之人性格偏溫和穩(wěn)重,多善于忍耐,有些“敦厚老實”的特征。
【飲茶建議】 痰濕體質要注意飲食清淡、排毒,實在忍不住茶癮,淡淡地泡一些老烏龍和老黑茶解解饞,適量即可。
濕熱體質的人臉部、鼻尖總是油光锃亮,痘痘也“逗你不斷”。濕熱體質主要特征是口苦、苔黃膩等濕熱表現,常見面垢油光、易生痤瘡,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滯不暢或燥結,小便短黃,男性陰囊潮濕,女性易帶下增多,舌質偏紅,苔黃膩,脈滑數。
【飲茶建議】偏于寒涼的茶可以幫助濕熱之人排毒,清利濕熱。清飲可以選擇鐵觀音、武夷巖茶;也可以自己調飲一些杏仁茶、檸檬紅茶、枸杞紅茶、薏仁茶,口感以清爽為宜,薏仁、蓮子等可以清利濕熱之品都可以加入茶中一起沖泡。
中醫(yī)認為,血在脈管中奔流不息、流暢運行,而一旦隨著氣滯等病理基礎,血液運行減緩、瘀滯,就會導致血瘀證候。血瘀體質也是如此,血瘀之人常見膚色晦暗,色素沉著,容易出現瘀斑,口唇暗淡,舌暗或有瘀點,舌下絡脈紫暗或增粗、脈澀等表現。有時候身上會比旁人更易在磕碰后出現紅、紫,膚質也變得干燥粗糙。
【飲茶建議】血瘀體質可以通過“氣行則血行”來改善,建議多喝多綠茶、茉莉花茶等清爽的茶類,比如綠茶中的太平猴魁、洞庭碧螺春和黃山毛峰,茉莉花茶中的茉莉銀針也是不錯的選擇。非茶類飲品的話,山楂茶、檸檬茶也都是不錯的選擇,可以適量選用活血化瘀的紅花、藏紅花、桃仁與茶一起沖泡,也可以搭配玫瑰花等行氣之品。
特稟體質便是大家熟知的過敏體質,一有“風吹草動”就容易出現過敏反應。多與先天不足、遺傳因素等有關,常見哮喘、風團、咽癢、鼻塞噴嚏等;患遺傳性疾病者,有垂直遺傳、先天性、家族性特征。
【飲茶建議】一般來說,只要不會引起或加劇過敏反應,飲茶通常無特殊。但考慮過敏常與中醫(yī)認為的先天不足、衛(wèi)氣虧虛等有關,可以適當選擇一些溫補溫潤的茶,如紅茶、普洱,建議選用發(fā)酵度較高、焙火適中的茶。避免選擇綠茶、白茶等偏于寒涼的茶,造成脾胃損傷,進一步引起不適。
氣郁體質最典型的特征是氣機郁滯、神情抑郁、憂慮脆弱等,《紅樓夢》中的林黛玉的氣質、李清照詩中的婉約傷感便與氣郁體質給人的感覺相似。氣郁體質多形體偏瘦,性格內向不穩(wěn)定、敏感多慮,常見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煩悶不樂,舌淡紅,苔薄白,脈弦。容易睡不好,到了陰雨天更是悶悶不舒。
【飲茶建議】如果你是個氣郁體質的人,又喜歡喝茶,茉莉花茶和鳳凰單樅這兩種氣味芬芳的茶將是不錯的選擇。此外,推薦飲用像枸杞茶、陳皮茶等有益順氣的花草茶。但是,須注意盡量避免睡前1小時內喝茶,如果確實喜歡喝茶,睡前建議飲用大麥茶、熟普洱等不含或含少量咖啡因的茶。
平和體質便是9種體質中唯一一種無偏頗的正常體質。特征是陰陽氣血調和,體態(tài)適中、面色紅潤、精力充沛等。平和體質之人通常體形勻稱,健壯,面色膚色潤澤、頭發(fā)稠密有光澤、目光有神、鼻色明潤、嗅覺通利、唇色紅潤、不易疲勞、精力充沛,耐受寒熱、睡眠良好,胃納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紅,苔薄白,脈和緩有力。性格上多隨和、開朗。
【飲茶建議】擁有這類體質的人不容易患病,飲食只要科學適量,沒有偏頗自然百無禁忌,所以喝各類茶飲皆可。從養(yǎng)生的角度來說,可以遵循“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的方法養(yǎng)生飲茶,夏季飲偏寒之茶以祛暑熱,秋冬飲偏于溫潤之茶以祛燥祛寒。
(編輯? ? 車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