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方
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兒常見的心臟疾病之一,多由??刹《尽⒖滤_奇病毒等感染所致,其臨床表現(xiàn)多樣,嚴重者可出現(xiàn)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猝死[1]。心肌酶和肌鈣蛋白是反映心肌損傷及心肌壞死程度的血清標志物,具有較高的靈敏度、特異性,臨床上常將其作為病毒性心肌炎的診斷及病情評估指標[2]。目前,西醫(yī)臨床多采用抗病毒、調節(jié)免疫、營養(yǎng)心肌、改善心肌代謝等對癥治療,多數(shù)病人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部分患兒預后欠佳[3]。中醫(yī)學理論將病毒性心肌炎歸納于“心痹”“驚悸”“怔忡”等范疇,機體正氣不足、邪毒侵心,治則以清熱解毒、益氣養(yǎng)陰為法[4]。益心解毒方是以生脈飲為基礎化裁而得,相關研究多集中于對癥狀的改善方面,對血清炎性因子、心肌酶和肌鈣蛋白的影響相關研究較少[5]。本研究觀察益心解毒法聯(lián)合西藥對小兒病毒性心肌炎心肌酶、肌鈣蛋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取許昌市中醫(yī)院2018年7月—2020年6月收治的小兒病毒性心肌炎患兒100例,根據(jù)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4~12(8.89±2.44)歲;病程(5.81±0.79)個月,最短14 d,最長10個月;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心功能分級:Ⅰ級14例,Ⅱ級25例,Ⅲ級11例。觀察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4~12(8.95±2.48)歲;病程(5.76±0.85)個月,最短14 d,最長10個月;NYHA心功能分級:Ⅰ級15例,Ⅱ級24例,Ⅲ級11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診斷標準(修訂草案)》[6]中的小兒病毒性心肌炎標準;②符合《中醫(yī)內(nèi)科常見病診療指南(西醫(yī)疾病部分)病毒性心肌炎》[7]的辨證標準:心悸、胸悶或胸痛、氣短乏力、咽痛口干、納差、舌淡紅、脈細數(shù)或結代;③年齡3~12歲;④臨床資料完整;⑤患兒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先天性心臟病或繼發(fā)性心肌損傷者;②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嚴重心律失常、精神疾病者;③3個月內(nèi)有相關中藥治療史者;④過敏體質。
1.3 研究方法 對照組給予西藥治療,臥床休息。靜脈輸注維生素C(峨眉山通惠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093350)100 mg/kg、三磷酸腺苷二鈉氯化鈉注射液(江西科倫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052584)10 mg、注射用輔酶A(北京雙鷺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11020001)50 U、1,6-二磷酸果糖(廣東宏遠集團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 H10950233)100 mg/kg,每日1次;口服輔酶Q10膠囊(上海衡山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19999170)10 mg,每日1次。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益心解毒法治療。益心解毒法基本方:太子參6 g,黃芪10 g,丹參10 g,金銀花10 g,麥冬6 g,五味子6 g,貫眾10 g,板藍根10 g,炙甘草6 g。根據(jù)兼癥加減,陰虛火旺者加生地黃、知母;舌質紫暗伴瘀斑、瘀點者加桃仁、紅花;大便干結者加郁李仁、柏子仁;心悸明顯者加合歡皮、百合;胸悶郁結明顯者加郁金、瓜蔞。每日1劑,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200 mL,分2次早晚服用。兩組均連續(xù)治療2周。
1.4 觀察指標 記錄治療前后兩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脫氫酶(LDH)、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肌鈣蛋白I(cTnI)、肌鈣蛋白T(cTnT)、核轉錄因子-κB(NF-κB)、白細胞介素-23(IL-23)的變化,并統(tǒng)計兩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和不良反應。分別于治療前、治療2周采集患兒外周靜脈血,3 500 r/min離心10 min,取血清分為2份,1份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CK-MB、LDH、AST、cTnI、cTnT,檢測儀器為美國BECKMAN公司微粒子免疫化學發(fā)光測定系統(tǒng)。1份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NF-κB、IL-23,檢測儀器為美國BIO-TEK公司ELX800多功能酶標儀。
1.5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8]評定,痊愈:心肌酶、心電圖檢查恢復正常;顯效:心肌酶、心電圖檢查基本正常;有效:心肌酶、心電圖檢查好轉;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2.00%)高于對照組(76.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單位:例(%)
2.2 兩組心肌酶、肌鈣蛋白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CK-MB、LDH、AST、cTnI、cTnT水平均較治療前下降,且觀察組CK-MB、LDH、AST、cTnI、cTnT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心肌酶、肌鈣蛋白水平比較 ()
2.3 兩組NF-κB、IL-23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NF-κB、IL-23水平較治療前下降,且觀察組NF-κB、IL-23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NF-κB、IL-23水平比較 () 單位:ng/L
2.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14.00%)與對照組(10.00%)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單位:例(%)
病毒性心肌炎的損傷機制比較復雜,不僅與病毒直接侵犯心肌細胞所致的損傷有關,還與病毒介導的免疫反應有關。IL-2/IL-2R系統(tǒng)失衡、T淋巴細胞亞群紊亂、細胞因子異常分泌、活性氧大量生成等均對心肌細胞造成損傷,引起心肌細胞膜溶解、間質水腫、單核細胞浸潤,繼而引起心肌細胞壞死、凋亡[9]??共《尽⒄{節(jié)免疫、清除自由基、改善心肌代謝是臨床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的關鍵,但其整體療效欠佳[10]。
中醫(yī)學理論認為,病毒性心肌炎多為本虛標實之證,以心氣、心陰不足為本,邪毒侵心為標。《小兒藥證直訣》有云:“心主悸虛則臥而悸動不安”。治則以清熱解毒、益氣養(yǎng)陰為法[11]。生脈飲方出自《醫(yī)學啟源》,具有益氣生津、養(yǎng)陰復脈之功效[12]。益心解毒方是以生脈飲化裁而得,方用太子參、黃芪共為君藥,功擅益氣生津、斂陰止汗;丹參為臣藥,可活血祛瘀、養(yǎng)血安神;佐以金銀花、貫眾、板藍根清熱解毒、涼血利咽,麥冬養(yǎng)陰生津、潤肺止咳,五味子斂肺滋腎、生津止汗;炙甘草為使藥,調和藥性。根據(jù)兼癥加減,陰虛火旺者加生地黃、知母以滋陰退熱;舌質紫暗伴瘀斑、瘀點者加桃仁、紅花以活血化瘀;大便干結者加郁李仁、柏子仁以潤腸通便;心悸明顯者加合歡皮、百合以養(yǎng)心安神;胸悶郁結明顯者加郁金、瓜蔞以開郁散結。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益氣養(yǎng)陰之功效[13-14]。
本研究采用益心解毒法聯(lián)合西藥治療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采用西藥治療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采用西藥治療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提示,益心解毒法聯(lián)合西藥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可提高療效,且未增加不良反應,可能是由于太子參中的皂苷類成分可促進兒茶酚胺的釋放和鈣離子內(nèi)流而增強心肌收縮力、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丹參所含的丹參酮通過擴張冠狀動脈而增加冠狀動脈流量,抑制氧自由基產(chǎn)生,減輕細胞膜脂質過氧化損傷;黃芪多糖可增加自然殺傷細胞活性、抑制病毒復制、調節(jié)免疫功能,并能誘導細胞產(chǎn)生干擾素而抑制病毒DNA復制;金銀花、貫眾、板藍根等均具有抗病毒作用;麥冬、五味子可糾正心律失常、清除氧自由基、減輕脂質過氧化損傷。
心肌酶譜指標CK-MB、LDH、AST 可靈敏地反映心肌損傷程度[15]。cTnI、cTnT均為心肌肌鈣蛋白亞單位,在心肌收縮、舒張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當心肌細胞膜損傷時,cTnI、cTnT進入體循環(huán),引起血清cTnI、cTnT升高,其血清水平與心肌細胞損傷程度有關[16]。本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益心解毒法聯(lián)合西藥治療者治療后心肌酶、肌鈣蛋白水平低于采用西藥治療者。這一結果提示,益心解毒法聯(lián)合西藥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可改善心肌酶、肌鈣蛋白的表達,更好地保護心肌細胞。
病毒感染后引起心肌組織大量炎性細胞浸潤,釋放炎性細胞因子[16]。NF-κB是IL-17誘導炎癥反應的中間環(huán)節(jié)產(chǎn)物,可促進T 細胞介導的炎性因子分泌,與心肌細胞炎性損傷密切相關[17-19]。IL-23由CD11b+細胞、巨噬細胞等分泌,可促進CD4+T細胞向輔助性T細胞分化,促進促炎介質IL-17分泌[20]。本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益心解毒法聯(lián)合西藥治療者治療后NF-κB、IL-23水平低于采用西藥治療者,這一結果提示,益心解毒法聯(lián)合西藥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可降低炎癥相關因子表達,減輕炎癥損傷程度。
小兒病毒性心肌炎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危及患兒的生命安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的療效不甚理想。本研究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本病,通過發(fā)現(xiàn)病因病機、查閱中醫(yī)典籍,以生脈飲為基礎進行化裁得到益心解毒方,發(fā)現(xiàn)益心解毒法聯(lián)合西藥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可更好地提高療效、保護心肌細胞。同時通過檢測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發(fā)現(xiàn),益心解毒法聯(lián)合西藥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可降低炎癥相關因子表達而減輕炎癥損傷程度,進而保護心肌細胞,促進病情轉歸。
綜上所述,益心解毒法聯(lián)合西藥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可降低血清心肌酶、肌鈣蛋白及相關炎性因子的水平,提高療效,且不增加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