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素影,張海霞
(曹縣人民醫(yī)院,山東 菏澤 274400)
近年來,受環(huán)境、飲食、生活習慣及遺傳等因素影響,婦產科患者數(shù)量迅猛增長,又因婦產科疾病的特殊性,絕大多數(shù)患者負面情緒嚴重,治療和護理工作依從性較差,嚴重影響了治療效果[1-2]。因此,臨床認為婦產科患者診治工作中還需輔以高質量的護理干預[3]。人性化護理是以人文理念為基礎的護理干預模式,該模式貫徹落實了“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能夠切實做到以患者為中心,尊重患者、愛護患者,從而讓患者體驗更為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本研究即選擇本院婦產科住院患者200例,分析人性化護理方式在我院婦產科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婦產科2019 年12 月—2020年12 月的住院患者200 例,依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00 例。對照組年齡25~46歲,平均年齡(33.24±2.64)歲;病癥:乳腺疾病24例、宮頸炎 20 例、子宮肌瘤 19 例、妊高癥 16 例、盆腔炎11例、卵巢囊腫10例。觀察組年齡24~47歲,平均年齡(33.26±2.63)歲;病癥:乳腺疾病23 例、宮頸炎19例、子宮肌瘤 19 例、妊高癥 17 例、盆腔炎12 例、卵巢囊腫1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符合相關疾病診斷標準[4];臨床資料完整;患者和家屬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存在溝通障礙、認知障礙等問題者;合并精神類疾病者;合并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者。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即定期清潔病房、給予患者用藥指導、協(xié)助醫(yī)師進行治療等。觀察組行人性化護理,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增加人性化護理內容。(1)入院護理:絕大多數(shù)患者對醫(yī)院存在陌生感和恐懼感,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需積極協(xié)助患者完成相應檢查,介紹院內設施、環(huán)境、醫(yī)療護理水平等相關信息,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初步建立良好的護患溝通。(2)環(huán)境護理:在多人病房的病床間架設隔簾,為患者營造出屬于自己的小空間,空間內可放置一些簡單的患者喜歡的物品,從而提高患者的居住舒適度,進一步減輕對醫(yī)院的恐懼;此外,護理人員還需盡可能為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休息環(huán)境,如減少患者病房周圍夜間的走動和噪音,盡量將患者的社會探訪、各項檢查、教育工作安排在下午,確?;颊吣軌驌碛谐渥恪⒘己玫乃?。(3)健康宣教:進行健康宣教前,護理人員可先行了解患者的受教育水平和理解能力,盡可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解患者疾病相關知識、治療和護理工作內容,并強調患者配合的重要性。(4)心理疏導:面對疾病和治療的雙重壓力,絕大多數(shù)患者會產生焦慮、抑郁、緊張、恐慌等負面情緒[5],護理人員需積極主動的同患者進行交流,始終以溫和、細心、耐心的態(tài)度解答患者心中的疑慮,疏導患者心中的不良情緒,同時注重患者的隱私保護。(5)日常生活指導:日常生活指導包括飲食指導、作息指導等,護理人員需先行了解患者飲食習慣、飲食喜好、運動習慣等,制定個體化的飲食、運動、作息方案,并將方案告知患者家屬,若患者家屬無力提供科學的飲食,可由院內供給患者。(6)家庭和社會的支持:婦產科疾病診治多具有特殊性,如宮腔疾病需經(jīng)陰道檢查、乳腺腫瘤需切除乳腺組織等,患者病恥感較為強烈。對此,護理人員需要給予患者充分的鼓勵和支持,并指導患者家屬以及社會來訪人員也多多給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幫助患者正視自身變化,積極面對。(7)疼痛護理:護理人員耐心聆聽患者對自身疼痛的表述,結合患者表現(xiàn),對患者疼痛耐受性進行評估,而后對患者進行疼痛的分級處理,大致可分為三個等級,輕度患者可通過注意力轉移療法緩解疼痛,如觀看電影、電視、外出散步、運動等(條件允許下方可采用);中度患者可遵照醫(yī)囑給予少量口服鎮(zhèn)痛藥物;重度患者可聯(lián)合使用鎮(zhèn)痛泵,但需盡可能減少鎮(zhèn)痛藥物的使用劑量。
1.3 觀察指標(1)護理依從性。完全依從:患者全部完成醫(yī)囑,積極主動配合護理工作;部分依從:患者最多2 項醫(yī)囑未完成,但護理工作仍積極配合;依從較差:患者至少3 項醫(yī)囑未完成,對護理工作配合度較低[6]。(2)生活質量得分。使用簡易生活質量調查問卷(SF-36),含軀體健康、活力、精神狀態(tài)、社會功能四項條目,信度系數(shù)Cronbach‘α=0.82,單項總分100 分,得分與生活質量成正比[7]。(3)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得分。SAS 量表共計20個問題,采用5 分制(0~4 分),總分80 分,以53 分為焦慮界線,得分越高,患者焦慮情緒越嚴重[8]。(4)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護理措施、態(tài)度、效果、主觀感受等。信度系數(shù) Cronbach‘α=0.86,總分 100 分,以分值劃分:90~100分(非常滿意)、60~89分(基本滿意)、0~59分(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21.0 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依從率比較 對照組100 例,完全依從50例,部分依從40例,依從較差10例,總依從率為90%;觀察組100 例,完全依從64 例,部分依從35例,依從較差1 例,總依從率為99%。觀察組總依從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得分比較 觀察組生活質量方面各項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5)。見表1。
表1 兩組生活質量不同條目得分情況比較(,分)
組別 n 軀體健康 活力 精神狀態(tài) 社會功能觀察組 100 80.17±7.33 78.62±6.33 90.16±4.36 82.42±8.46對照組 100 62.24±6.52 55.68±5.46 70.88±5.66 62.28±7.22
2.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SDS得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SAS、SDS比較,P>0.05;同組護理前后SAS、SDS比較,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SDS 得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后SAS、SDS得分情況比較(,分)
表2 兩組護理前后SAS、SDS得分情況比較(,分)
組別 n SAS SDS觀察組 護理前 100 56.56±4.36 57.66±5.35護理后 100 40.15±4.08 40.15±5.13對照組 護理前 100 56.58±4.34 57.68±5.33護理后 100 48.99±4.26 49.85±5.26
2.4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護理滿意度方面,對照組100 例,非常滿意42 例、基本滿意38 例、不滿意20 例,總滿意度為80.00%;觀察組100 例,非常滿意62 例、基本滿意33 例、不滿意5 例,總滿意度為95.00%。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P<0.05。
近年來,婦產科學科研究范圍愈發(fā)廣泛,除傳統(tǒng)圍產醫(yī)學、普通婦科學外,還納入了婦科腫瘤學、婦女保健學等內容,接收患者愈發(fā)多樣,對科室醫(yī)療服務水平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9]。
研究表明,婦產科疾病診治多具有特殊性,如乳腺疾病的診治、高危妊娠等,給患者帶來了嚴重的心理負擔,患者焦慮、緊張、恐慌、抑郁等負面情緒極為常見,而負面情緒又會干擾疾病的治療及預后[10]。因此,在婦產科護理工作中,還需注重患者情緒的干預,盡可能提高患者整體護理工作質量[11]。
相較于傳統(tǒng)的護理干預模式,人性化護理更為重視患者的身心感受,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護理質量顯著提升[12-14]。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護理依從性更高(P<0.05)。由此可見,人性化護理能夠提升婦產科患者的護理依從性。這可能是因為人性化護理重視護患良好溝通的建立,要求護理人員積極、主動、熱情的為患者實施護理,從而增進了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提高依從性。觀察組生活質量更優(yōu)(P<0.05)。表明婦產科患者護理中,人性化護理可提高生活質量。這可能是因為人性化護理重視結合患者的個人喜好,實施個體化的環(huán)境、飲食、作息等護理,從而改善了生活質量。護理后,觀察組患者SAS、SDS 得分更低(P<0.05)。凸顯人性化護理對不良情緒的有利影響。這可能是因為人性化護理更重視患者的心理感受,通過健康教育增強了患者的信心,通過心理護理疏導了患者的負面情緒。
而觀察組患者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更高(P<0.05),進一步體現(xiàn)了婦產科患者對人性化護理干預模式的認可。這可能是因為人性化護理在護理工作中給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和關懷,讓患者切實體會到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從而提高了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錢學莉[15]對90 例婦產科患者進行研究,分別使用常規(guī)護理與人性化護理,結果顯示,人性化護理患者的護理效果、不良情緒、護理滿意度均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這與本研究的結果大致相同。
綜上所述,在婦產科護理中應用人性化護理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心理情緒,提高生活質量,并提高護理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