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孫潔,范文輝,李倩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與年齡、飲食、遺傳等多種因素有關(guān),常引起腦卒中、心肌梗死、高血壓腎病等多種并發(fā)癥,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1-2]。目前,臨床常采用鈣通道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等藥物治療,但高齡高血壓患者基礎疾病多、血壓波動大,治療過程中常需要考慮血壓節(jié)律、晨峰及藥物用量等問題,使治療難度加大[3]。H型高血壓是我國常見的高血壓類型之一,約占原發(fā)性高血壓病的75%,其伴有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可能導致該疾病患者血管內(nèi)皮損傷程度重于其他類型高血壓,同時增加血小板黏滯性,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4-5]。鄭延松等[6]調(diào)查的解放軍總醫(yī)院健康醫(yī)學中心42 251例H型高血壓患者中,男27 746例,占比高達65.67%。張曉玲等[7]研究表明,老年男性H型高血壓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高于老年女性H型高血壓患者。另有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波動大,約有35%的患者夜間血壓呈現(xiàn)非杓型狀態(tài),常被誤判為夜間血壓控制良好,這對此類患者日后治療產(chǎn)生不良影響[8]。因此,研究老年男性非杓型H型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及康復措施,對其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關(guān)于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的方法常集中于新藥研發(fā)及相關(guān)受體研究,對治療時間選擇的報道罕見。阿利沙坦酯是一種新型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在高血壓治療、腦卒中預防等方面均有較好的臨床療效,但現(xiàn)有研究多數(shù)選擇常規(guī)時間進行用藥,對高齡、H型高血壓等特殊人群的用藥時間選擇缺乏指導意見[9]。膳食因素對高血壓的預防與控制具有一定影響,是高血壓發(fā)生、發(fā)展的環(huán)境影響因素。研究表明,補充足夠維生素B6的高血壓患者相較于未補充足夠維生素B6者的治療效果更好[10]。本研究擬選取106例高齡男性非杓型H型高血壓患者,探討阿利沙坦酯聯(lián)合維生素B6在不同時間服用對患者動態(tài)血壓及血管內(nèi)皮功能的影響,以期為臨床用藥時間選擇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 選取馬鞍山市人民醫(yī)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高齡男性非杓型H型高血壓患者106例,年齡80~98歲。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晨藥組(n=53)和夜藥組(n=53)。兩組患者年齡、體質(zhì)指數(shù)、心率、病程、吸煙率、飲酒率、家族史、冠心病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本研究經(jīng)馬鞍山市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后批準實施(醫(yī)學倫理[2017]004號-001)。參與本研究的患者均由馬鞍山市人民醫(yī)院干部保健科醫(yī)護人員告知研究情況,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表1 晨藥組與夜藥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between morning medication group and night medication group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男性;(2)年齡≥80歲;(3)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11]中非杓型、H型高血壓診斷標準;(4)入組前4周未使用阿利沙坦酯、維生素B6、維生素B12等藥物。排除標準:(1)女性;(2)治療前為杓型高血壓;(3)繼發(fā)性高血壓;(4)伴有高血脂、高尿酸等老年基礎疾??;(5)因病情惡化或其他原因轉(zhuǎn)院等。
1.3 治療方法 晨藥組患者于每日上午8:00口服240 mg阿利沙坦酯(深圳信立泰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138002,規(guī)格:240 mg)及10 mg維生素B6片(廣東恒健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44020622,規(guī)格:10 mg)。夜藥組每日晚上20:00口服240 mg阿利沙坦酯及10 mg維生素B6。兩組醫(yī)護人員、家屬等均向患者多次科普和強調(diào)按時、按量、規(guī)律服藥的必要性,及時監(jiān)督和督促患者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服藥。兩組均規(guī)律服藥治療4周。
1.4 觀察指標
1.4.1 動態(tài)血壓指標 動態(tài)血壓指標包括晝間(凌晨6:00至晚上20:00)、夜間(晚上20:00至次日凌晨6:00)、24 h收縮壓、舒張壓。治療前及治療后兩組患者均采用無錫中建科儀有限公司CB-1806-B生產(chǎn)的全自動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儀進行動態(tài)血壓指標的監(jiān)測。
1.4.2 血管內(nèi)皮依賴性舒張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xiàn)MD)及Hcy 兩組均于治療前及治療后參考《內(nèi)皮依賴性血流介導的肱動脈血管舒張的超聲評估指南》[12],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測定肱動脈FMD,具體如下:患者測量前空腹4 h,保持戒煙、戒酒、未攝入咖啡因≥24 h,采用臥位進行FMD測量,首先采用H型探頭(探頭頻率:10 MHz)測量右肱動脈的縱向影像(基礎直徑),而后對患者右臂進行超收縮壓緊壓、充氣囊放氣2 min后30 s內(nèi)記錄右肱動脈的A-模型波,尋找A-模型波的清晰近端和遠端界面,其次使心電圖R波與每搏肱動脈收縮直徑保持同步,對該步驟設置自動跟蹤,并記錄跟蹤期間右肱動脈直徑持續(xù)變化情況,最后計算得到FMD,F(xiàn)MD=〔(最大直徑-基礎直徑)/基礎直徑〕×100%[12]。晨起空腹采血5 ml,采用安徽中科中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LJZX-MY-08離心機(離心半徑12.5 cm)進行處理,3 000 r/min離心10 min后得到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患者血清Hcy水平。
1.4.3 杓型高血壓發(fā)生率 根據(jù)血壓晝夜節(jié)律分為杓型高血壓和非杓型高血壓,其中非杓型高血壓:與晝間平均血壓相比,夜間平均血壓下降幅度<10%;杓型高血壓:與晝間平均血壓相比,夜間平均血壓下降幅度≥10%[13]。統(tǒng)計兩組患者杓型高血壓發(fā)生率。
1.4.4 心臟彩超指標 主要包括舒張末期室間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及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治療前及治療后兩組患者取仰臥位,在靜息狀態(tài)下,采用飛利浦philips-IE33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探頭頻率2.5 MHz)在左心室長軸切面處測量獲得IVST、LVPWT及LVEDD。參考范圍:IVST為6~12 mm,LVPWT為6~12 mm,LVEDD為35~55 mm。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同組間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相對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動態(tài)血壓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晝間收縮壓、夜間收縮壓、24 h收縮壓、晝間舒張壓、夜間舒張壓、24 h舒張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晝間收縮壓、夜間收縮壓、24 h收縮壓、晝間舒張壓、夜間舒張壓、24 h舒張壓分別低于本組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晝間收縮壓、晝間舒張壓、夜間舒張壓、24 h舒張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夜藥組患者夜間收縮壓、24 h收縮壓低于晨藥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晨藥組與夜藥組患者治療前后動態(tài)血壓指標比較(±s,mm Hg)Table 2 Comparison of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morning medication group and night medication group
表2 晨藥組與夜藥組患者治療前后動態(tài)血壓指標比較(±s,mm Hg)Table 2 Comparison of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morning medication group and night medication group
注:1 mm Hg=0.133 kPa
組別 例數(shù)晝間收縮壓 夜間收縮壓 24 h收縮壓治療前 治療后 t配對值 P值 治療前 治療后 t配對值 P值 治療前 治療后 t配對值 P值晨藥組 53 157.4±12.2 121.0±9.2 17.359 <0.001 142.9±11.0 125.8±8.1 9.149 <0.001 142.0±6.2 123.8±8.5 12.641 <0.001夜藥組 53 156.9±12.2 120.5±9.3 17.276 <0.001 142.6±10.5 116.2±6.0 15.864 <0.001 141.8±5.9 117.6±7.3 18.757 <0.001 t值 0.203 0.245 0.163 6.902 0.179 4.007 P值 0.840 0.807 0.871 <0.001 0.858 <0.001 24 h舒張壓治療前 治療后 t配對值 P值 治療前 治療后 t配對值 P值 治療前 治療后 t配對值 P值晨藥組 91.0±8.6 70.8±5.2 14.671 <0.001 90.8±8.3 72.6±5.4 13.359 <0.001 91.1±8.2 68.8±5.2 16.704 <0.001夜藥組 90.8±8.8 70.5±5.1 14.441 <0.001 90.2±8.1 71.2±5.3 14.268 <0.001 91.0±8.4 68.8±5.3 16.412 <0.001 t值 0.160 0.320 0.364 1.390 0.056 0.039 P值 0.873 0.749 0.716 0.168 0.955 0.969晝間舒張壓 夜間舒張壓組別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MD、血清Hcy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FMD、血清Hcy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FMD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FMD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清Hcy水平分別低于本組治療前,且治療后夜藥組患者血清Hcy水平低于晨藥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晨藥組與夜藥組患者治療前后FMD、血清Hcy水平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FMD and serum Hcy level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morning medication group and night medication group
表3 晨藥組與夜藥組患者治療前后FMD、血清Hcy水平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FMD and serum Hcy level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morning medication group and night medication group
注:FMD=血管內(nèi)皮依賴性舒張功能,Hcy=同型半胱氨酸
Hcy(μmol/L)治療前 治療后 t配對值 P值 治療前 治療后 t配對值 P值晨藥組 53 5.44±1.13 5.50±1.08 0.279 0.780 22.53±5.17 15.13±3.06 8.967 <0.001夜藥組 53 5.39±1.21 5.46±1.12 0.309 0.758 22.48±5.22 10.82±2.51 14.655 <0.001 t值 0.220 0.187 0.050 7.928 P值 0.826 0.852 0.961 <0.001組別 例數(shù) FMD(%)
2.3 兩組患者杓型高血壓發(fā)生率比較 治療后夜藥組出現(xiàn)杓型高血壓29例(54.7%),晨藥組出現(xiàn)杓型高血壓13例(24.5%)。夜藥組患者杓型高血壓轉(zhuǎn)變率高于晨藥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095,P<0.001)。
2.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彩超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治療前及治療后兩組患者IVST、LVPWT、LVEDD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晨藥組與夜藥組患者治療前后心臟彩超指標比較(±s,mm)Table 4 Comparison of cardiac color Doppler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morning medication group and night medication group
表4 晨藥組與夜藥組患者治療前后心臟彩超指標比較(±s,mm)Table 4 Comparison of cardiac color Doppler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morning medication group and night medication group
注:IVST=舒張末期室間隔厚度,LVPWT=左心室后壁厚度,LVED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
LVPWT LVEDD治療前 治療后 t配對值 P值 治療前 治療后 t配對值 P值 治療前 治療后 t配對值 P值晨藥組 53 9.57±0.59 9.48±0.55 0.812 0.418 8.61±0.58 8.58±0.63 0.255 0.799 54.53±8.78 53.85±9.57 0.381 0.704夜藥組 53 9.51±0.66 9.50±0.53 0.086 0.932 8.63±0.60 8.60±0.62 0.253 0.801 54.71±8.80 53.97±9.49 0.416 0.678 t值 0.493 0.191 0.174 0.165 0.105 0.065 P值 0.623 0.849 0.862 0.869 0.916 0.948 IVST組別 例數(shù)
阿利沙坦酯是臨床用于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其口服后可形成活性代謝產(chǎn)物E3174,可以與1型血管緊張素Ⅱ受體特異性結(jié)合,抑制血管緊張素Ⅱ相應的生理功能,進而舒張機體血管,促進前列腺素的合成及釋放,起到擴張靜脈和降低血壓的作用[14]。維生素B6可輔助Hcy在適宜條件下轉(zhuǎn)化成胱硫醚,同時增強血管內(nèi)皮功能[15]。阿利沙坦酯及維生素B6對H型高血壓患者血壓及Hcy水平具有積極作用,聯(lián)合使用能控制患者血壓水平,同時糾正血壓晝夜節(jié)律,可進一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研究表明,血壓具有一定的晝夜節(jié)律,其曲線呈現(xiàn)“雙峰一谷”特征,表現(xiàn)為晝高夜低的重復性規(guī)律[16-17]。另有研究表明,非杓型高血壓患者不具備正常血壓晝夜節(jié)律變化,血壓晨峰現(xiàn)象對患者心腦血管、腎功能等損傷較大,易出現(xiàn)腦血管意外事件,而夜間應用左旋氨氯地平對該疾病患者動態(tài)動脈硬化指數(shù)和尿微量白蛋白改善效果更佳[18-19]。本研究對比上午8:00和晚上20:00不同時間服用阿利沙坦酯聯(lián)合維生素B6對高齡男性非杓型H型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效果,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治療后晝間、夜間、24 h血壓均下降,且夜藥組患者治療后夜間收縮壓及24 h收縮壓低于晨藥組,與婁滿等[18]、TAKEDA等[20]研究結(jié)果類似。提示,不同時間服用阿利沙坦酯聯(lián)合維生素B6均能較好地控制患者血壓水平,而晚上20:00服用者夜間收縮壓及24 h收縮壓控制水平更佳,可能是因為晚上20:00服用藥物者所產(chǎn)生的藥物作用效果能與患者發(fā)生血壓升高時間同步,減小血壓波動性,使患者安全渡過清晨4:00至早上8:00的高血壓危險期,進而提高治療效果。同時,本研究選取的研究對象為高齡男性非杓型H型高血壓患者,部分患者可能出現(xiàn)夜間血壓誤判為控制良好的情況[8],多數(shù)患者在凌晨發(fā)生血壓晨峰現(xiàn)象,血壓波動較大,夜間用藥使患者服用藥物后在凌晨發(fā)揮藥物作用,可以對該類患者進行及時治療,減少血壓波動對動脈粥樣硬化、腎功能等的影響,相比于上午8:00服藥效果更佳。
高血壓患者多數(shù)存在不同程度的動脈粥樣硬化,可促進血栓的形成,導致腦梗死的發(fā)生[21-22]。血清Hcy水平變化對心腦血管疾病進展與否具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23-24]。本研究發(fā)現(xiàn),夜藥組患者治療后血清Hcy水平較低。提示,晚上20:00服用阿利沙坦酯聯(lián)合維生素B6能更好地改善高齡男性非杓型H型高血壓患者血管內(nèi)皮功能,降低血清Hcy水平,可能與這類人群代謝、兩種藥物夜間作用效果較晝間高有關(guān),但該類患者具體藥物代謝情況仍需進一步動物實驗證實。研究表明,F(xiàn)MD可反映非杓型高血壓患者血管內(nèi)皮自身修復情況[25]。本研究中,兩組患者治療后FMD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與彭金華等[26]研究結(jié)果存在差異,尚未能反映FMD對高齡男性非杓型H型高血壓患者血管內(nèi)皮修復情況,可能是本研究與彭金華等[26]研究選擇的研究對象、藥物應用、樣本量大小等不同有關(guān),需進一步驗證。
非杓型高血壓是異常血壓節(jié)律的一種,其逆轉(zhuǎn)成為杓型高血壓對患者心腦血管和腎功能損傷的恢復具有積極意義[27-28]。本研究發(fā)現(xiàn),夜藥組患者治療后杓型高血壓轉(zhuǎn)變率高于晨藥組,與TAKEDA等[20]研究結(jié)果類似??赡苁怯捎谕砩?0:00服用藥物的患者夜間血藥濃度較上午8:00服藥者高,能有效控制夜間血壓,糾正血壓晝夜節(jié)律。本研究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治療后IVST、LVPWT及LVEDD無統(tǒng)計學差異。提示,不同時間服用阿利沙坦酯聯(lián)合維生素B6暫時不會增加高齡男性非杓型H型高血壓患者左心室肥厚程度,但本研究時間僅為4周,未做到長期隨訪,仍需進一步判斷夜間用藥對患者左心室肥厚程度的影響。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研究樣本量較小,研究樣本均來自同一家醫(yī)院,下一步筆者將繼續(xù)收集該類疾病樣本,爭取聯(lián)合多家醫(yī)院共同研究,以探討不同時間服用藥物對該疾病的影響,尋找更為合適的藥物用量及時間。
綜上所述,阿利沙坦酯聯(lián)合維生素B6在晚上20:00服用可有效糾正患者的血壓晝夜節(jié)律,改善血管內(nèi)皮功能,且不會加重患者左心室肥厚程度。
作者貢獻:王蓉進行文章的構(gòu)思與設計、資料收集,撰寫論文;孫潔進行研究的實施與可行性分析,論文的修訂;范文輝進行資料整理,統(tǒng)計學處理;李倩負責文章的質(zhì)量控制及審校,對文章整體負責、監(jiān)督管理。
本文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