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曄 隗沫 李昭 邢新軍 程澤君 王江 顧偉
Ⅰ型心腎綜合征(CRS)的發(fā)生率及死亡率均較高[1],往往在早期就出現(xiàn)急性腎損傷(AKI)[2],并發(fā)AKI 后治療難度增大,死亡率升高,因此早期識別腎損傷,盡早進行臨床干預意義重大。目前臨床常用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量等指標來評估腎功能,但上述指標無明顯特異性,且易受其他因素影響,較難識別早期腎損害[3]。研究發(fā)現(xiàn)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ACR)能反映早期腎臟的損傷[4]。近年來,新活素在臨床上廣泛使用,其可有效改善心腎功能[5]。但其用于改善CRS 患者早期腎臟損傷方面的研究尚較少?,F(xiàn)將我科收治的Ⅰ型CRS 患者使用新活素后心功能及ACR 改善情況進行總結(jié)。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8 年11 月至2020 年11 月于我科就診的急性CRS 患者120 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對照組,每組60 例。患者均符合2017 歐洲心臟病學會(ESC)診斷標準[6],入院后ACR 異常。排除嚴重瓣膜狹窄、限制及肥厚型心肌病、縮窄性心包炎、心包填塞、心源性休克、既往明確診斷腎病史、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觀察組60 例,男30例,女30 例,平均年齡(80±8.81)歲;按照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心功能分級標準,心功能Ⅲ級、Ⅳ級分別為21、39例。對照組60 例,男30 例,女30 例,平均年齡(79.28±8.24)歲;心功能Ⅲ級、Ⅳ級分別為25、35 例。兩組在年齡、性別、心功能分級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jīng)北京市垂楊柳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021-014KY),并且該組研究對象都同意進入該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對照組給予吸氧、利尿劑、強心劑、常規(guī)血管擴張劑。觀察組:在對照組吸氧、利尿劑、強心劑治療基礎上加用新活素(0.5 m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50 ml,成都諾迪康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以0.0075 mg/kg·min靜滴,連用3日。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R、MAP、BNP、LVEF、24 h 尿量、SCr、ACR。并對比組間差異。
1.4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25.0軟件包,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表示。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HR、LVEF、BNP、MAP、SCr、ACR比較見表1、表2。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相關指標比較(±s,n=60)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相關指標比較(±s,n=60)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例數(shù)(例)60 60 60 60 HR(次/min)106.71±5.62 95.85±4.47*#109.60±5.05 100.26±4.55*LVEF(%)30.03±11.92 47.68±5.93*#33.29±11.07 37.91±5.50*BNP(pg/ml)2465.32±114.35 1443.67±116.53*#2404.33±123.26 2107.32±60.78*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相關指標比較(±s,n=60)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相關指標比較(±s,n=60)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例數(shù)(例)60 60 60 60 MAP(mmHg)101.22±30.08 95.83±29.91 103.78±31.25 97.34±28.53*SCr(μmol/L)301.25±180.33 150.46±50.98*#299.73±156.35 190.25±45.18*ACR 190.25±45.18*126.22±60.98*#406.85±196.03 249.66±70.46*
2.2 24 h尿量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后24 h 尿量比較(±s,n=60,ml)
表3 兩組治療后24 h 尿量比較(±s,n=60,ml)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例數(shù)(例)60 60 24 h 入量1543.22±282.30 1538.66±297.13 24 h 尿量1341.50±147.48*380.45±127.29差值201.52±71.22*882.35±130.17
腎臟是急危重癥患者最容易受損的臟器[7],因此AKI在急診有較高的發(fā)生率。急性心功能不全是引起AKI 的常見原因,即急性CRS 在急診工作中越來越受到重視。目前CRS 分為5 個亞型,其中I 型CRS 即急性CRS。
心功能不全常伴血壓、心率、尿量、BNP、LVEF 等指標改變。心功能不全時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被激活,產(chǎn)生大量去甲腎上腺素作用于心臟β 受體,使心率加快;同時引起外周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兒茶酚胺過度增加引起心肌做功加強、耗氧量增加,收縮力減弱,故LVEF 降低。心功能不全時RAAS 系統(tǒng)也被激活,產(chǎn)生大量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作用于外周血管,使外周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并產(chǎn)生水鈉潴留,機體活化BNP 發(fā)揮擴張血管、促進水鈉排出等作用以保護心臟功能。當心排出量減少時,腎臟血流量減少導致腎功能障礙,引起水鈉潴留,出現(xiàn)尿量減少[8]。
腎臟具有強大的儲備以及代償功能,當其出現(xiàn)早期損傷時,SCr、BUN 等指標仍可在正常范圍。當腎小球嚴重損傷時,上述指標才升高。因此,不推薦單獨使用SCr、BUN評估早期腎損傷[9]。正常情況下尿微量白蛋白(尿mAlb)不能通過腎小球濾過膜,當機體出現(xiàn)炎癥及免疫損傷時才可經(jīng)腎小球濾過。尿肌酐(尿Cr)主要通過腎小球濾過,當腎臟出現(xiàn)早期或輕度損傷時,該指標通常仍可在正常范圍。二者在排泄過程中易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導致漏檢,所以不推薦單獨使用尿mAlb、尿Cr 來診斷早期或輕度腎損傷。二者的比值尿ACR 可消除上述波動,是目前診斷早期腎損傷常用的指標[10]。
新活素對心腎功能均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新活素作用于腎臟血管表現(xiàn)為舒張入球小動脈,收縮出球小動脈,從而提高腎小球濾過率以利尿,降低心臟前后負荷;新活素亦可抑制RAAS、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減少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等分泌,減少鈉的重吸收,從而減少水鈉潴留,降低心臟前后負荷。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在給予基礎治療后,患者心、腎功能均有所改善;觀察組加入新活素后,心、腎功能將進一步改善。綜上所述,新活素可以顯著改善I 型CRS 患者的心功能并糾正其早期A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