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黃道花 萬紅燕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江北院區(qū),南京 210044
輸液港全稱植入式靜脈輸液港為一種埋于皮下組織中的植入式、可長期留置的中心靜脈輸液裝置,由供穿刺的輸液座和導管兩部分組成,適用于長期間歇性靜脈輸注的患者,借助于專用的隔膜和導管,可用于輸注各種藥物(包括化療藥物)、補液、營養(yǎng)支持治療、輸血及血樣采集等。其是完全埋置于人體內(nèi)的閉合靜脈輸液裝置,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影響較小,且維護方便,逐漸受到許多臨床腫瘤醫(yī)師的認可。輸液港使用時需要進行穿刺針穿刺,穿刺時選用無損傷針,遵循無菌技術操作常規(guī),針頭的出液口應背對注射座的導管出口,針頭必須從注射座的中心垂直刺入,直達輸液槽底部,無損傷針連接輸液裝置可留置體內(nèi)7 d,7 d后需拔出無損傷針〔1-3〕。針刺傷是臨床護理工作中高風險意外事件,一旦發(fā)生會造成多種血源性疾病的傳播,給護士身心造成很大的影響,其危害性強,后果嚴重〔4〕。在輸液港的使用過程中,一些患者反映,在使用安全型無損傷蝶翼針進行穿刺時疼痛感增加,患者不舒適感增加,皮膚受壓感增加,且維護費用增加。因此,減輕蝶翼無損傷針穿刺時的患者疼痛感和皮膚受壓感,提高患者的舒適度,降低患者的維護費用,使患者對護士有更多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有助于減輕患者心理負擔,提高治療依從性〔5-6〕。本研究應用自制VPA防護用具采用輸液港配套專用蝶翼20G無損傷針穿刺與采用輸液港配套專用蝶翼20G無損傷針使用傳統(tǒng)方式進行穿刺進行比較分析。
將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采用貝朗公司輸液港配套專用蝶翼20G無損傷針使用傳統(tǒng)方式進行穿刺的140例次患者設為對照組,將運用自制VPA防護用具采用貝朗公司輸液港配套專用蝶翼20G無損傷針穿刺的130例次患者設為實驗組。
對照組采用輸液港配套專用蝶翼20G無損傷針使用傳統(tǒng)方式進行穿刺,實驗組運用自制VPA防護用具采用輸液港配套專用蝶翼20G無損針穿刺,具體方法如下。
1.2.1無損傷蝶翼針的使用方法 對照組插入無損傷蝶翼針方式:操作者左手觸診定位,用拇指、食指與中指呈三角形,將注射座拱起,確定三指的中點,針尖斜面背向輸液港管口,針頭從注射座中心垂直穿刺,達到注射座底部?;爻檠捍_認無損傷針頭位置正確,用生理鹽水脈沖沖管,然后夾住延長管。根據(jù)外露針體長度選擇合適厚度的無菌紗布墊于針翼下,其大小略大于針翼面積為宜,粘貼無菌透明敷料,操作者注明留置時間和姓名。實驗組插入無損傷蝶翼針方式:①確認注射座邊緣,將自制無損傷針自蝶翼針置針器合理放置在輸液港港座位置外的局部皮膚處;②自制無損傷針自蝶翼針置針器的圓形范圍內(nèi)垂直刺入穿刺,直達儲液槽底部,撤除自制無損傷針自蝶翼針置針器。回抽血液確認無損傷針頭位置正確,用生理鹽水脈沖沖管,然后夾住延長管。根據(jù)外露針體長度選擇合適厚度的無菌紗布墊于針翼下,其大小略大于針翼面積為宜,粘貼無菌透明敷料,操作者注明留置時間和姓名。對照組拔除無損傷蝶翼針方式:拔針時兩個手指固定輸液港底座,拔出無損傷針。實驗組拔除無損傷蝶翼針方式:拔針時左手持自制無損傷針自蝶翼針拔針器手柄將V型卡槽放入穿刺點針下拔出無損傷蝶翼針,代替徒手操作。
1.2.2現(xiàn)狀調(diào)查 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在采用輸液港配套專用蝶翼無損傷針使用傳統(tǒng)方式進行穿刺共使用140例次中發(fā)生3例次針刺傷、一次穿刺成功120例次,運用自制VPA防護用具采用輸液港配套專用蝶翼20G無損針穿刺共使用130例次中未發(fā)生針刺傷、一次穿刺成功128例次。
比較采用輸液港配套專用蝶翼無損傷針使用傳統(tǒng)方式進行穿刺和運用自制VPA防護用具采用輸液港配套專用蝶翼20G無損針穿刺和使用時,針刺傷率、病人疼痛度、一次穿刺成功率、護理滿意度、使用舒適度。疼痛強度評分采用數(shù)字強度分級法(NRS評分)進行評價,采用0~10數(shù)字進行評價記錄,0為無痛,10為最嚴重疼痛,要求患者指出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數(shù)字,其中1~3為輕度疼痛,4~6為中度疼痛,7~10為重度疼痛。
應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的疼痛情況、滿意度、使用舒適度、一次穿刺成功率、針刺傷的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表3。
表1 兩組患者置管穿刺疼痛度比較
表2 兩組患者使用舒適度比較
表3 兩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較
采用自制VPA防護用具使用輸液港配套專用蝶翼20G無損針穿刺,提高了護理人員針刺傷的防范意識。本研究采用自制VPA防護用具使用輸液港配套專用蝶翼20G無損針穿刺未發(fā)生針刺傷,采用輸液港配套專用蝶翼無損傷針頭使用傳統(tǒng)方式進行穿刺發(fā)生3例次針刺傷。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應使用安全防護用具,減少了護士針刺傷發(fā)生率,降低了護理人員對于輸液港無損傷針穿刺的心理恐懼之后,提高了輸液港無損傷蝶翼針穿刺的成功率與安全性。
疼痛是一種主觀的體驗,是與組織損傷相關的一種不愉快的軀體感覺。穿刺疼痛是由皮膚內(nèi)的游離末梢神經(jīng)傳導的,皮膚上神經(jīng)末梢和特殊感受器廣泛地分布在表皮、真皮及皮下組織〔7〕。運用自制VPA防護用具采用輸液港配套專用蝶翼20G無損針穿刺可以使穿刺部位皮膚緊繃,減輕了患者穿刺時的疼痛感。輸液港在實際穿刺過程中,由于患者疼痛感而產(chǎn)生躲避行為,也會提高穿刺難度,降低輸液港無損傷針扎針疼痛感知成為當前最為關鍵的研究方向。
采用輸液港配套專用蝶翼無損傷針頭使用傳統(tǒng)方式進行穿刺有以下問題:①穿刺時需用手指固定注射座,穿刺前的消毒和病人緊張出汗,皮膚不能絕對干燥,操作過程中易產(chǎn)生滑脫移位。②穿刺前,護理人員需用手指觸摸判斷穿刺位置,不易找到穿刺中心點。③手指固定穿刺座時不易穩(wěn)定,無法保證穩(wěn)定垂直進針,會造成穿刺失敗,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心理負擔。④護理人員無防護進行穿刺,護理人員心理壓力較大,降低一次穿刺的成功率〔8-9〕。
自制VPA防護用具可以多次重復使用,制造成本低,降低了患者治療的經(jīng)濟負擔。
隨著靜脈輸液港在醫(yī)學臨床的廣泛使用,運用自制VPA防護用具采用輸液港配套專用蝶翼無損針進行穿刺減少或避免了護理人員針刺傷的發(fā)生,緩解了置管過程中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自制VPA防護用具使護理人員能夠快速準確定位、有效地一次穿刺成功,使用方便。運用自制VPA防護用具采用輸液港配套專用蝶翼無損針穿刺與采用輸液港配套專用蝶翼無損傷針頭使用傳統(tǒng)方式進行穿刺相比,減輕了患者的疼痛感,明顯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同時提高了護理人員靜脈輸液的質量管理能力,使輸液港的使用和維護更加安全有效。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