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忠華
甲狀腺癌是一種發(fā)生在甲狀腺濾泡上皮或者濾泡旁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也是頭頸部常見的惡性腫瘤[1,2]。分化型甲狀腺癌是甲狀腺癌的一種,根據(jù)病理學原理可以將甲狀腺癌分為分化型甲狀腺癌和未分化型甲狀腺癌[3,4]。分化型甲狀腺癌多發(fā)生于兒童和青少年,臨床常見表現(xiàn)為單一甲狀腺結(jié)節(jié),質(zhì)地堅硬。此疾病在治療前需要采取有效方法診斷,從而保證治療效果。本文即分析在兒童和青少年分化型甲狀腺癌首次進行131I 治療前應用刺激性TG 檢查后實際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兒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狀腺癌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 例。對照組中,男21 例,女19 例;年齡5~16 歲,平均年齡(14.67±3.23)歲。觀察組中,男22 例,女18 例;年齡5~18 歲,平均年齡(14.78±3.27)歲。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知情同意。納入標準:①患兒家屬均知情同意;②通過相關(guān)檢查均為分化型甲狀腺癌。排除標準:①精神異常,溝通障礙;②配合度較低;③病史資料不完善;④其他合并類疾病。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131I 治療前未應用刺激性TG進行預測,觀察組在進行131I 治療前應用刺激性TG 進行預測。
1.2.1 刺激性TG 檢查 給予觀察組患兒刺激性TG檢查,利用甲狀腺激素刺激血清TG,采用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器進行檢測,檢測范圍:0.01~500.00 μg/L,TG 最大檢測值為500.00 μg/L。
1.2.2131I 治療 兩組均進行首次131I 治療,治療前4 周患兒禁碘飲食,停服左甲狀腺素鈉>3 周,完善相關(guān)檢查后,全面分析患兒病情,無治療禁忌后,給予患兒3.7~7.4 GBqNaI 溶液空腹服用,24~72 h 后給予左甲狀腺素鈉口服個體化促甲狀腺激素(TSH)控制治療。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對比兩組治療效果,根據(jù)《實體腫瘤療效評價標準》進行判定,顯效:影像學檢查提示癥狀恢復,病情穩(wěn)定;有效:影像學檢查提示癥狀部分緩解,病情有所好轉(zhuǎn);無效:未出現(xiàn)任何改善變化??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5]。②對比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包括放射性胃炎、放射性皮炎、骨髓一過性抑制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放射性胃炎+放射性皮炎+骨髓一過性抑制+其他)/總例數(shù)×100%。③對比兩組治療滿意度,根據(jù)滿意度調(diào)查表對兩組患兒治療滿意度進行分析??偡譃?00 分,評分>80 分為滿意,評分60~80 分為一般滿意,評分<60 分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n(%)]
2.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 對照組發(fā)生放射性胃炎2 例(5.0%)、放射性皮炎2 例(5.0%)、骨髓一過性抑制1 例(2.5%)、其他2 例(5.0%),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7.5%(7/40)。觀察組發(fā)生放射性胃炎0 例、放射性皮炎0 例、骨髓一過性抑制0 例、其他1 例(2.5%),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5%(1/40)。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000,P=0.025<0.05)。
2.3 兩組治療滿意度對比 對照組治療后十分滿意12 例(30.0%),一般滿意19 例(47.5%),不滿意9 例(22.5%),滿意度為77.5%(31/40)。觀察組治療后十分滿意17 例(42.5%),一般滿意22 例(55.0%),不滿意1 例(2.5%),滿意度為97.5%(39/40)。觀察組治療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314,P=0.007<0.05)。
分化型甲狀腺癌可以劃分為乳頭狀甲狀腺癌和濾泡狀甲狀腺癌[6]。臨床特點如下:①乳頭狀甲狀腺癌,一般生長較為緩慢,惡性度較低,隨年齡逐漸發(fā)展,腫瘤惡化程度增加。②濾泡狀甲狀腺癌,惡性程度高于乳頭狀甲狀腺癌,顯微鏡下部分組織形態(tài)正常,部分存在核分裂。近年來兒童以及青少年甲狀腺惡性腫瘤患病率正在逐漸升高,其中多數(shù)為分化型甲狀腺癌,因此需要引起重視,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方法,控制病情增長。
131I 是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重要方法,是一種20 世紀40 年代末期就開始出現(xiàn)的治療甲狀腺癌的有效方法。對于131I 治療前需要進行綜合評估,確?;純悍现委煒藴?提高治療安全性[7]。TG 為一種糖蛋白,存在于甲狀腺濾泡當中,與甲狀腺激素合成和存儲密切相關(guān)[8]。大部分甲狀腺疾病中TG 值較高,并且利用TSH 進行刺激后,通過停止服用L-T4 或者應用重組人TSH 促使血清TSH 升高為30 μU/ml 以上,TG 水平則會對分化型甲狀腺癌131I 治療實際病情變化進行監(jiān)測,除外刺激性TG 還具有較強的敏感性以及特異性,因此可以將TG 作為131I 治療前重要監(jiān)測指標[9,10]。將刺激性TG 應用于兒童和青少年分化型甲狀腺癌首次131I 治療中能夠及時、準確、有效的判斷疾病狀況,為臨床醫(yī)生提供科學診斷依據(jù)[11]。本文即分析在兒童和青少年分化型甲狀腺癌首次進行131I 治療前應用刺激性TG 檢查后實際效果,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劉麗娜等[12]研究結(jié)果與此次研究大體相似,將166 例兒童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狀腺癌患兒進行分析,根據(jù)治療結(jié)果劃分為完全反應和完全不反應兩組,分析TG預測效果。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反應不完全TG 水平明顯高于完全反應TG 水平,TG 預測靈敏度為72.4%,特異度為96.7%。足以說明TG 能夠預測兒童和青少年分化型甲狀腺癌治療效果。同時也證明此次研究中刺激性TG對兒童和青少年分化型甲狀腺癌首次131I 治療具有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刺激性TG 預測較為準確,對于兒童和青少年分化型甲狀腺癌首次131I 治療期間,采取相應手段能夠改善治療效果,值得推廣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