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龍(Thiwanon?Pupuak)
摘要:本文從對象介詞的語義方面對漢泰語進行了對比分析,在漢泰語義上,漢泰介詞有些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通過對比,希望能使對外漢語教師、對漢泰的語義方面感興趣的學者進一步全面認識表示對象的漢泰介詞之間的? ?聯(lián)系與區(qū)別,有助于泰國學生學習漢語,對對外漢語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漢泰對比;漢語介詞;泰語介詞;語義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表示“對象”的漢語介詞是比較復雜的,用法也比較多,對象的漢語介詞,對泰國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難點在于“一個泰語介詞”可以翻譯成幾個漢語介詞,如:“kàp”相當于“對、和、跟、與、向”等五個漢語介詞,那么到底我們應該選哪個漢語介詞才合適呢?要以哪個原則為標準?這些問題是泰國人學習漢語介詞的難點之一。
表示“對象”的介詞有幾個,如:和、跟、與、對、對于、至于、關于、給、為、向、比等,但,這篇文章要對比的是:對、對于等兩個介詞,是因為這些介詞都表示動作面對、關涉的對象,意義相近,且容易混淆,而且,泰國留學生也經(jīng)常用錯,因此,筆者將“對、對于”對漢泰介詞語義方面進行對比。在泰語中“對”相當于“t???、kàp、hay”的意義;“對于”相當于“t???、kìawkàp”的意義。
一、漢泰介詞對比
為了方便對比,筆者將“對、對于”和“t???、kàp、hay、kìawkàp”的異同分開對比:1.“對”和“t???、kàp、hay”的異同;2.“對于”和“t???、kìawkàp”的異同,具體如下:
1.“對”和“t???、kàp、hay”的異同
相同之處:
語義上表示“對”義的“t???、kàp、hay”都介引面對的對象,如:
(1)兒子對父親發(fā)誓再也不說謊了。
(2)我對他說清楚了。
(3)他對我笑。
(4)泰語:phǒm? ? sa?abaan? ? t???? ? phrácaw
直譯:我? ? 發(fā)誓? ? 對? ?上帝
意譯:我對上帝發(fā)誓。
(5)泰語:phǒm? ?yàak? ? ph?ut? ?kàp? ? khǎw
直譯:我? ? ? 想? ? ?說? ? ? 對? ? 他
意譯:我想對他說。
(6)泰語:khǎw? ?yím? ? ?hay? ? phǒm
直譯:他? ?笑? ? 對? ? 我
意譯:他對我笑。
上面例子中表“對”義的“t???、kàp、hay”都介引面對的對象,如:例(1)的“對”介引“父親”表示“兒子發(fā)誓再也不說謊了”的對象,例(4)的“hay:對)”介引“phǒm(我)”表示“khǎw yím(他笑)”的對象。
不同之處:
1)“對、t???”都介引對待的對象,但,“kàp、hay”沒有這個意思,如:
(7)陳老師對你的成績很滿意。
(8)泰語:b???p níi? ? dii? ? t???? ? ?sùkkhaphaap? ? ?maak
直譯:這樣? ? ?好? ? ?對? ? ? 身體? ? ? ? ? ?很
意譯:這樣對身體很好
從上述的(7)(8),可以看出,“對、t???”都介引對待的對象,如:例(7)的“對”介引“你的成績”表示“陳老師很滿意”的對象,例(8)的“t???”介引“sùkkhaphaap(身體)”表示“b???p níi? dii? maak(這樣很好)”的對象。
2)“對、t???”都介引針對的對象,“kàp、hay”沒有這這個意思,如:
(9)你要對這件事情負責。
(10)泰語:phǒm? ? su?unsǐa? ? ?khwaamch??aman? ? ? t???? ? ?sa?ansathìtyúttìtham
直譯:我? ? ?失去? ? ?信心? ? ? ? ? ? 對? ? ?司法
意譯:我對司法失去了信心。
從上述的(9)(10),可以看出,“對、t???”都介引對待的對象,如:例(9)的“對”介引“這件事情”表示“你要負責”的對象,例(10)的“t???”介引“sa?ansathìtyúttìtham(司法)”表示“phǒm? su?unsǐa? khwaamch??aman? (我失去了信心)”的對象。
2.“對于”和“t???、kìawkàp”的異同
相同之處:語義上表示“對于”義的“t???、kìawkàp”有幾個用法,如下:
1)都介引動作針對的對象,如:
(11)現(xiàn)在我們對于這一問題作詳細說明。
(12)泰語:phǒm? ?saaps???? ?t???? ? ? kaan ch?ayl??a kh???? ph?ak than? ? penyàa?maak
直譯:我? ?感激? ?對于? ?你們的幫助? ? ? ? ? ? ? ? 非常
意譯:對于你們的幫助,我非常感激。
(13)泰語:khǎw? ?wíkhr??? ?kìawkàp? ? ?panha?a níi? ? ? daay thùukt??? yàa?y??
直譯:他? ?分析? ?對于? ? ?這個問題? ? 得十分正確
意譯:他對于這個問題分析得十分正確。
(14)泰語:kìawkàp? ? ?r??a? níi? ? ?khǎw? ? ?khawcay? ? ?pen yàa?y??
直譯:對于? ? ?這件事? ? 他? ? 了解? ? ? 十分
意譯:對于這所大學的情況他十分了解。
上面例子中表“對于”義的“t???、kìawkàp”都介引動作針對的對象,如:例(11)的“對于”介引“這一問題”表示“現(xiàn)在我們作詳細說明”的對象,例(12)的”t???”介引“kaan ch?ayl??a kh???? ph?ak than(你們的幫助)”表示“phǒm saaps???? penyàa?maak(我非常感激)”的對象。例(13)的“kìawkàp”介引“panha?a níi(這個問題)”表示“khǎw? wíkhr?? daay thùukt??? yàa?y??(他分析得十分正確)”的對象。
2)介引動作涉及的對象,后面的賓語主要跟動作帶來的結(jié)果或影響有關,如:
(15)我自己對于農(nóng)村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
(16)對于工作,他一向非常認真。
(17)泰語:r??a? níi? ? ?may sò?phǒnkràthóp? ? t???? ? ? ph?akkhǎw
直譯:這件事? ? 不會發(fā)生影響? ? 對于? ?他們
意譯:這件事對于他們不會發(fā)生影響。
(18)泰語:kìawkàp? r??a?raaw kh???? ph?akkhǎw? chǎn? rúu? ? ?maa ta? naan l???w
直譯:對于? ?他們的事? ? ? ? ? ? ? ?我? 知道? 早就...了
意譯:對于他們的事,我早就知道了。
例(18)的泰語句子可以說成如下:
泰語:chǎn? ?rúu? ? ?kìawkàp? r??a?raaw kh???? ph?akkhǎw? maa ta? naan l???w
直譯:我? ?知道? 對于? ?他們的事? ? ? ? ? ? ? 早就...了
(19)泰語:kìawkàp? khǎw? ?chǎn? rúudii? ? th?isùt
直譯:對于? ?他? ? 我? ?知道? ?最
意譯:對于他的事,我最知道。
上面例子中表“對于”義的“t???、kìawkàp”都介引動作涉及的對象,如:例(15)的“對于”介引“農(nóng)村”表示“我自己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的對象,例(17)的“t???”介引“ph?akkhǎw(他們)”表示“r??a? níi may sò?phǒnkràthóp(這件事不會發(fā)生影響)”的對象。例(18)的“kìawkàp”介引“r??a?raaw kh???? ph?akkhǎw(他們的事)”表示“chǎn? rúu? maa ta? naan l???w(我早就知道了)”的對象。
“農(nóng)村”“這件事”“工作”“ ph?akkhǎw(他們)”“r??a?raaw kh???? ph?akkhǎw(他們的事)”“khǎw(他:其實是“他的事,泰語中可以省略)”等詞語主要跟動作帶來的結(jié)果或影響有關。
不同之處:
1)表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表示對某人的態(tài)度時,不能用“對于、kìawkàp”,但,“t???”可以用;
2)“對于、t???”不能省略,但,有時,“kìawkàp”可以省略,如:
(20)泰語:ph?akkhǎw? wíkhr??? ?kìawkàp? ?panha?a níi
直譯:他們? ? ? 分析? ? 對于? ? ? 這個問題
意譯:他們對于這個問題分析。
例(20)的泰語句子中可以省略“kìawkàp”,可以說成如下:
泰語:ph?akkhǎw? ?wíkhr??? ? ?panha?a níi(意義不變)
直譯:他們? ? ? ? ?分析? ? ? ?這個問題
意譯:他們對于這個問題分析。(漢語中不能說成:他們這個問題? ? ? ? ? 分析)
注意:例(20)雖然沒有“kìawkàp”介引動作的對象,但,例(20)的意義不變,這跟“對于”相反,漢語句子中,如果省略“對于”時,句子的意義不能表達,如:“他們這個問題分析?!?/p>
(21)泰語:ph?akraw saaps???? t???? ? ? kaan ch?ayl??a kh???? ph?ak than? ?penyàa?maak
直譯:我們? ? 感激? ?對于? 你們的幫助? ? ? ? ? ? ? ? ?非常
意譯:對于你們的幫助,我們非常感激。
例(21)的泰語句子中如果省略“t???”,說成如下:
泰語:ph?akraw? saaps???? ? kaan ch?ayl??a kh???? ph?ak than? ? penyàa?maak
直譯:我們? ? ? ?感激? ? ? 你們的幫助? ? ? ? ? ? ? ? ? 非常
意譯:對于你們的幫助,我們非常感激。(漢語中不能說成:你們的幫助,我們非常感激。應該有“對于”介引動作的對象)
例(21)沒有“t???”介引動作針對的對象時,泰語句子中的意義不通順,因此,“t???”不可以省略。
二、表示對象介詞的教學建議
關于表示“對象”的介詞,根據(jù)筆者的教學經(jīng)驗,認為,在教學上,主要的問題是“語義上的翻譯問題”,下面是漢泰介詞翻譯原則,具體如下:
1)如果“對”介引面對的對象時,“對”介詞詞組的后邊是“說、講、談、說明、表示(祝賀)、進行、發(fā)生、開玩笑、打招呼、發(fā)火、生氣”等動詞,“對”可以翻譯成“kàp”的意義,如:
(1)泰語:phǒm yàak? ?ph?ut? kàp ? khon khon níi
直譯:我? ? 想? ? 說? ? 對? ?這個人
意譯:我想對這個人說。
2)如果“對”介引面對的對象時,“對于”介引動作針對的對象時,“對、對于”等介詞詞組的后邊是“負責、解釋、感興趣、了解、感激、關心、發(fā)誓、客氣、認真、表示、提出、產(chǎn)生、具有、有、做、負責、發(fā)表、反感、灰心、陌生、熱情、憤怒、惱火、絕望、冷淡、溫柔、滿意、不滿、感激”等動詞,“對、對于”可以翻譯成“t???”的意義,如:
(2)泰語:ph?akraw? ?sa?abaan? ?t???? ? ?phrácaw
直譯:我們? ? 發(fā)誓? ? 對? ? 上帝
意譯:我們對上帝發(fā)誓。
(3)泰語:phǒm? saaps???? t???? ? ?kaan ch?ayl??a kh???? rátthabaan? ?penyàa?maak
直譯:我? ?感激? ? 對于? 政府的幫助? ? ? ? ? ? ? ? ?非常
意譯:對于政府的幫助,我非常感激。
注意:把由“t???”組成的句子翻譯成漢語時,要考慮到在句子中“t???”的語義,如果“t???”介引面對的對象時,可以翻譯成“對”,如果“t???”介引動作針對的對象時,可以翻譯成“對于”。
3)如果“對”介引面對的對象時,“對”介詞詞組的后邊是“笑、微、點頭、搖頭、揮手、招手、笑”等動詞,“對”可以翻譯成“hay”的意義,如:
(4)泰語:sa?awn???y khon nán? ? yím? ? hay? ? phǒm
直譯:那個小姑娘? ? ? 笑? ?對? ?我
意譯:那個小姑娘對我笑。
除此之外,還強調(diào)介詞的位置,漢泰介詞的位置一般是不同的,位置會影響到兩種語言的格式為:
“對”的格式為:[P + N + V],P:對,N:名詞或名詞詞組、代詞,V:及物或不及物動詞,“t???、kàp、hay”的格式為:[V + P + N],V:及物或不及物動詞,P:t???、kàp、hay,N:名詞或名詞詞組、代詞。
“對于”的格式為:[P + N + V],P:對于、N:名詞或名詞詞組、代詞,V:及物或不及物動詞,“t???、kìawkàp”的格式為:[V + P + N],V:及物或不及物動詞,P:t???、kìawkàp, N:名詞或名詞詞組、代詞;
總之,關于對象介詞的教學方面,要注意:翻譯時要考慮到在句子中漢泰介詞的語義,表示對象介詞的用法比較多、很復雜,而且翻譯成泰語時,有些介詞有幾個用法,如:對、對于等,因此,翻譯之前,無論翻譯成漢語或者翻譯成泰語都要考慮到漢語介詞的語義用法。關于介詞的位置(格式),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注意,特別是“對、對于”,這些的格式跟泰語的有些不同,翻譯之前也要注意。
參考文獻
[1]鮑克怡.現(xiàn)代漢語虛詞解析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73-75.
[2]陳昌來.介詞與介引功能[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91-195.
[3]何新波.現(xiàn)代漢語虛詞[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5.91-92.
[4]侯學超.現(xiàn)代漢語虛詞詞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171-172.
[6]李曉琪.現(xiàn)代漢語虛詞講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97-98.
[7]劉焱等.現(xiàn)代漢語概論(留學生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70-71.
[8]劉月華.實用現(xiàn)代漢語語法[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265-266.
[9]陸儉明.現(xiàn)代漢語[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61-175.
[10]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182-183
[11]馬杜娟鄭,通濤.現(xiàn)代漢語常用介詞語塊研究[M].廣州:世界圖書出版,2016.74-119.
[12]裴曉容,薄文澤.泰語語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95-99.
[13]陶然,蕭良等.現(xiàn)代漢語虛詞辭典[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5.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