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寧
摘要:小學是學生打基礎的階段,學習內(nèi)容雖然相對簡單,但是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是至關重要的。語文是小學階段重要的基礎學科之一,有著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學生高尚品格的重要使命,教師要學會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從多個方面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思維能力。
關鍵字:小學;語文;多元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分析
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更多的從方法上下手,更高效的利用課上時間和更有效的利用學生課下時間,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進行語文教學,這是教育部對中國中小學教育的最新要求。但是,目前還是有不少語文教師使用單一的教學模式,以臺上講臺下聽的教學模式進行授課,大部分時間都是被教師占用,而不是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缺少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對于借鑒已有的新的教學方法存在消極心理,不主動擁抱改革,不主動更新教學方法,只是閉門造車,采取備課,講課,布置作業(yè),批改作業(yè)這樣一個死循環(huán)。毫無生機,這樣的教師所帶領的課堂也必定是死氣沉沉的,不符合教育部的教育改革要求的。
另一方面,目前小學語文教師對于新方法的使用和創(chuàng)新也存在諸多不足。目前,也有很多教師已經(jīng)意識到了新教學方法的重要性,也開始有意識的加強學習,但是對于新方法學習之后的運用存在不足,具體體現(xiàn)在,只會模仿,沒能真正的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只會生搬硬套,不能靈活使用,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師的意識不足和對方法的本質(zhì)掌握不到位;此外,教師除了學習借鑒別人的新方法外還要學會設計新的教學方法。這方面教師做的也不到位,懶于思考,喜歡直接挪用現(xiàn)成成熟的方法。
二、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多元教學策略
1.利用問題引導教學法,增強師生之間的課堂對話
問題引導教學法在小學語文中的運用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是一種能夠真正能夠讓學生從學習、思考和理解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全面提升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可以通過教師利用問題設置的“誘餌”,一步一步的引導學生朝著教師設計的方向走。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給學生設定的目標合理的設置問題,是一種非常靈活且特別有效的教學方法。
以《兩小兒辯日》為例,在進行課前學習的時候,可以給學生設置以下幾個問題:兩個小孩兒在辯論的過程中認為太陽遠近的依據(jù)是什么?他們是怎么思考的?孔子“不能決”說明一個什么樣的道理?你們認為太陽什么時候更大?通過這樣的問題由課文延伸到自己的思考,之后教師可以向大家解釋課文傳遞的道理,且可以解釋文中兩小兒的問題所包含的實際原理。教會學生道理,擴展學生知識面。
2.利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尊重學生自主探索過程
前文已經(jīng)提到,教師對于學生課堂過多的控制和占有實際上是不利于新課標新教學理念的實現(xiàn)的。要想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學習,提升效率就必須利用小組合作教學法。這種方法能很好地將學生組織起來,以更加合理的方式整合不同學生,讓其能夠真正的進入課堂,進入課文,進入教師設計好的教學內(nèi)容,從而真正的學好知識提升能力。傳統(tǒng)課堂也會對于學生進行分組,但是,新理念下的小組合作教學法重在課上討論學習,重在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舉例說明,在《狼牙山五壯士》的學習中,教師應該意識到語文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給學生傳遞正確的思想、強大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質(zhì),文章的寫作方法和華麗辭藻知識學生吸取精神層面財富的手段而不是目的。這一點也是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容易本末倒置的一點。認識到這一點之后,教師就可以進行小組合作教學,將學生進行合理配置分組,第一步自行閱讀,小組討論,討論的內(nèi)容要豐富,可以包含寫作技巧、文章情節(jié)、思想精神等方面。之后,教師講解,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討論結論、學習的心得以及學習的疑問。教師在進行充分解答和講解。之后就是拓展延伸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還以小組形式進行搜集與抗日相關的英雄故事,進行組內(nèi)講解和組間比拼。以這種方式讓學生更加了解這篇課文,更加了解這些英雄,更加熟悉這段歷史。達到掌握課文本身內(nèi)容和激發(fā)學生愛國情懷的教學目的。
3.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升學生課堂學習體驗
信息技術對于教學的輔助作用可以說是巨大的,語文課文的寫作包含了很多的手法,比喻、擬人等等,這些手法運用的最大目的之一就是讓讀者盡可能的身臨于作者描述的境地,感受到盡可能真實的情感。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讓這些目的更容易達成了。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只能夠用語言的肢體動作對課文的內(nèi)容進行描述和形容,這種方式的局限性是很大的,效果也很有限,學生所能體會和理解吸收的就更少了。信息技術和多媒體在教學上的使用就可以彌補這一缺點,音響、視頻、VR等技術可以很大限度的還原場景,讓閱歷不多,對書中描述內(nèi)容不容易感同身受的學生更直觀的體會書中所講。
舉例說明,在《故宮博物院》這篇課文的講解中,肯定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沒有見過故宮內(nèi)部,更沒有來到過故宮參觀,最多只是在電視中見到過很少的畫面,這就意味著教師的講解對學生存在一定難度。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播放故宮紀錄片來介紹課文所描述的內(nèi)容,讓學生有更加直觀的感受。如果有條件的還可以采用VR技術,讓學生真正的“走進”故宮,“走進”太和殿、武英殿、文華殿等等。這種技術的輔助可以讓學生對學習的內(nèi)容更加理解,對課文的記憶更加深刻,還能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課的新奇和有趣之處,從而真正的愛上語文課。
4.利用群文閱讀教學,提升語文教學的教學效率
事物之間是存在普遍的聯(lián)系的,同樣課文也是。傳統(tǒng)的教學將課文割裂開來,對學生來說,這一篇和上一篇沒什么聯(lián)系,這一本書和上一本書的學習也關系不大。群文閱讀教學就打破了課文與課文之間的壁壘,將課文連接了起來,把課本教材連接了起來。讓學生的學習更深刻,讓教師的授課更靈活。群文閱讀可以是主題一致的內(nèi)容進行糅合講解,可以是寫作手法類似的文章進行串講,可以是文體一致的課文進行綜合講解。這種教學方法使得教學效率更高。
總結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必須能夠從課堂體驗、師生互動、內(nèi)容多元、方法創(chuàng)新等多個方面進行改善。注重學生參與,淡化老師角色。
參考文獻
[1]符譯元.探討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發(fā)現(xiàn),2018
[2]王永琴.小學語文多元化教學方法應用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