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明
摘要: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還沒有得到完善,需要教師引導著來進行訓練,這個時期不適合直接開展寫作教學,與學生的年齡特點不符,因此會采用看圖寫話的教學方法,既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又能夠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因此在小學低年級階段需要語文教師開展看圖寫話教學,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讓看圖寫話教學更合理科學,從而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 看圖寫話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小學階段學生已經擁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但是對語言的運用能力不夠成熟,因此會出現(xiàn)詞不達意的情況。但與此同時,這個階段也是學生語言能力飛速發(fā)展的階段,只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囊龑?,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會取得進步。這時候就能夠體現(xiàn)出看圖寫話教學的重要性,看圖寫話既尊重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又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對于語文課堂的開展具有積極作用。因此教師應當探尋多種形式的看圖寫話教學,讓學生能夠有興趣參與到語文課堂中,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一、看圖寫話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通過設置看圖寫話的教學課堂,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對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寫作能力都有積極影響。通過開展看圖寫話教學,學生能夠通過觀察圖片,分析圖片中的細節(jié),來組織自己的語言能力,盡可能的用語言表達出圖片想要反映的事件。在看圖寫話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寫作能力能夠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再加上教師的講解以及對學生的評價,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反饋來完善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除了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還能夠方便學生與其他人的溝通。通過看圖寫話教學,學生首先能夠明白教師想要表達的意思,而教師也會選擇用學生容易理解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師生之間的溝通變得更加輕松,那么教學工作也能夠如期進行,學生在自己理解的范圍內學習語文,從而提升學習語文的效率。除了在學習方面的溝通,學生與父母、親戚甚至是陌生人之間的溝通也會增強,對學生的日常交流具有促進作用,讓學生能夠大膽表達自己,能夠發(fā)展學生的個性,讓學生以更加樂觀開朗的性格面對生活。
二、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的實施策略
1.引導學生看圖,激發(fā)學習興趣
圖片對于小學生來說比文字更有吸引力,因此在小學低年級階段開展看圖寫話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會被圖片吸引住,當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圖片上以后,那么教師的教學工作也就相對來說變得更輕松。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來看圖,在學生看圖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一步步發(fā)現(xiàn)圖片中的細節(jié),讓學生明白原來一張圖片中隱藏著這么多東西,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比如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時候,課文一的第二課《小小的船》。這節(jié)課有一幅插畫,是一個小人躺在月亮上,伸手朝向身邊的星星,教師可以根據(jù)這幅圖片來展開看圖寫話,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片,根據(jù)圖片寫一個故事。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大家來看一看這幅圖里都有什么?”學生根據(jù)觀察會回答有月亮、星星和一個小孩。之后教師問學生“那你們覺得這個小孩在做什么?為什么要躺在月亮上?”這時候就是發(fā)動學生想象力的時候,可以先讓一個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然后教師根據(jù)這個學生的想法來展開敘述,告訴學生這個小故事應該怎樣寫,之后讓學生進行自己動筆寫作。
2.培養(yǎng)表達能力,增強學生自信
通過對學生的教學,能夠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比較外向,在課堂上能夠積極舉手發(fā)言,但是有的學生比較內向,只有教師專門提問的時候才會發(fā)言。學生的性格多種多樣,每種都有自己的特色這不需要教師來改變,但是對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屬于教師的職責范圍。一些內向的學生并不善于表達,因此在進行發(fā)言的時候,會因為不擅長表達導致教師理解不了學生的意思。因此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起碼能夠讓學生表達出完整的意思,讓別人能夠聽懂,讓學生能夠進行正常的交際。
比如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時候,識字二的口語交際《打電話》。教師可以找出一組圖,圖片顯示的是兩個小孩互相打電話,小孩的表情各有不同,有興奮、哭泣、悲傷、高興等等,讓學生對這些圖片進行排序,并且說一說自己的理由,補足圖片中的對話。教師可以專門選一些表達能力不好的學生,當學生說不出來的時候教師在一旁作補充,并不斷給學生加油打氣,讓學生繼續(xù)說下去,當學生能夠完整地表述出內容后,要給學生正面積極的反饋,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3.開展課外閱讀,提升寫作能力
學生們普遍愛看課外讀物,從課外讀物中他們能夠得到更多的情感滿足,同時進行課外閱讀,對學生的語言積累以及語言能力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通過課外讀物中生動有趣的修辭手法,再加上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能夠積累這種修辭手法,并將這些手法為自己所用。除了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對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比如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時候,課文四的第十二課《坐井觀天》。教師可以根據(jù)這篇課文來開展課外閱讀,讓學生閱讀更多的成語故事,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夠讓學生積累成語知識,在以后的寫作中能夠運用成語,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和寫作質量。教師能夠依據(jù)課文的思想感情、主題、體裁進行課外閱讀活動,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閱讀,不斷積累語文知識,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三、結束語
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應當以興趣作為課堂開展的前提,讓學生通過看圖寫話的教學課堂,不僅能夠提升觀察能力、語言能力、寫作能力,還能夠積累語文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想象力,讓學生能夠順利進行接下來的語文學習。
參考文獻
[1]祁占海.談低年級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的策略[J].小學生(中旬刊),2021(12):50.
[2]周靜怡.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83):64-66.
[3]高彩華.觀思相隨? 說寫同步——淺談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J].新校園,2021(08):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