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紅
(山東省東營市勝利第一小學 山東東營 257000)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huán)節(jié)、貫穿基礎教育、職業(yè)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學科體系、教學體系……要圍繞這個目標來設計、教師要圍繞這個目標來教,學生要圍繞這個目標來學?!毙W階段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還未完全形成,小學生的心思比較單純,小學階段是學生三觀和道德品質(zhì)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在小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有十分重要。英語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我國與世界進行對話的必備技能,因此,我們格外重視注重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把握。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們的目標不僅是使學生學會英語,增強與他人的交流,而是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新時期國家的發(fā)展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zhì)的人才奠定基礎[1]。
心理學家贊可夫曾說:為了在教學上取得預想的結(jié)果,單是指導學生的腦力活動是不夠的,還必須樹立起掌握知識的志向,即創(chuàng)造學習的誘因。目前,我國學校和家長在一定程度上對德育教育的重視不夠,因為一些德育教育的缺失,導致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長此以往,對德育的學習逐漸喪失興趣。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加強學生對文化知識的獲取時,也應當注重學生在德育方面的學習,讓學生有明確的志向,樹立正確的三觀,發(fā)揮德育教育在學生成長中的作用。
目前,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教師紛紛創(chuàng)新了自己的教學模式,但是有些教師改變不夠明顯,還是帶有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色彩,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依然占主導地位,學生處于“配角”,注重學生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這樣的教育模式非常的單一,長此以往,學生會產(chǎn)生嚴重的厭學情緒。教師也沒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師生之間的關系沒有任何改變。這樣的教育模式在對學生德育方面的塑造是非常有限的。究其根本,是教師對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的理解不足,對德育理念的理解不足,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也正是因為以上原因,導致將德育教育滲透到教學中成為了“紙上談兵”。
目前,我國互聯(lián)網(wǎng)得到了飛快發(fā)展,但是還沒有實行嚴格的分級制度。加上現(xiàn)代社會父母的壓力都非常大,不可能做到事無巨細地照看自家孩子。加上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爆炸,學生不容易分辨信息的正確與否,很容易迷失在網(wǎng)絡世界。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容易受到網(wǎng)上不良信息的影響,從而使三觀的形成受到影響。所以,學校和教師應聯(lián)合家長,指導學生正確利用網(wǎng)絡,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避免學生因為接觸到不良信息而走上錯誤的道路。這不僅會影響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更是會影響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道路是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2]。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和諧的師生關系、良好的課堂氣氛必定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思想道德觀念的形成和提升。課堂上,老師親切、積極、熱情、樂觀、寬容的情緒、語言、行動、眼神、手勢、必然會使課堂生活充滿友善、尊重、信任,誠實、自律、向上、民主等滿滿的正能量。
Good morning/afternoon!/Hello! Nice to meet you! See you!這是課前課后師生間慣常的親切互動問候;“Please”“Excuse me”“Thanks”是應時應景的日常課堂用語;“Come on”“Good”“Great”“Cool”“Well done”“Excellent!”“Clap for the boy/girl!”這些表揚和鼓勵也經(jīng)常掛在嘴邊;Who can help her/him?鼓勵學生勇敢、自信、互幫互助。這些充滿正能量的言行潛移默化地教育、啟迪、引導著學生良好道德情操的形成。德育教育真可謂“潤物細無聲。
課本不僅是向?qū)W生傳達知識的教材,其中也包含很多思想道德教育的內(nèi)容。現(xiàn)行的小學英語教材內(nèi)容和題材廣泛,涉及社會、家庭、生活、學習、工作等方方面面,這些主題有Greetings,F(xiàn)amliy,Classroom,F(xiàn)ood and drinks等,教師應該充分深入研究、挖掘這些題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珍愛家人、珍惜同窗情、強身健體等多方面的德育教育[3]。
充分備課、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富有趣味性的、模擬的真實自然的情境中感受德育。
例如,教學“Weather”這一主題時,可以設計“天氣預報”;學習“Shopping”時,可以布置“supermarket”;學習“sports”時,可以設計運動會的情景。學習Communications時,展示打電話的場景等。在這些模擬的語言情景的交際活動中,學生在運用語言的同時,也在學習與他人的合作和交往,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團結(jié)友愛、文明禮貌等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德育自然融于其中。
英語是一門語言,實踐性是它的基本特征,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課本上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使學生在實踐中踐行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比如,學習“Restaurant”這個課題時,教師可以設計在餐館的場景,自己扮演服務生或售貨員與學生進行交流,或者是將班級分為兩組,一組扮演服務生/店主,另一組扮演顧客進行對話。
此方式不僅能讓學生快速掌握本課的詞句運用,還可以讓學生對比中餐與西餐,健康食品,倡導健康的飲食習慣。并且鼓勵學生在情境中大膽表達。這樣,學生在鍛煉自己的英語口語能力,將教材中的內(nèi)容運用到實際中的同時,又能學會在這樣的場合里正確禮貌地使用日常用語。
比如,學到“Housework”時,在讓學生能聽懂、會說、認讀、規(guī)范書寫本課的單詞和斷句時,也要向?qū)W生滲透熱愛勞動的思想知識,并鼓勵學生幫助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師可以采用角色游戲的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建好情境,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利用學到的單詞和短語自由發(fā)揮。
教師可以選取幾組表演的好的同學上臺展示,讓學生評選出最優(yōu)秀的小組。然后啟發(fā)引導學生認識到家長的辛苦,讓學生學會感恩父母,力所能及地分擔家務,幫父母clean the shoes/floor/cook the meal /wash the clothes...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但作為一名有心的教師,還可以隨時隨地地找到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途徑或場所,找準機會,適時、適地地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在自然滲透中受到德育的熏陶,從而內(nèi)化為自己的道德意識[4]。
在課前進行熱身環(huán)節(jié)時,經(jīng)常用音、視頻播放歌曲或歌謠導入新課。歌曲I love my family中既有歌詞They love me so.I love her/him, too,又有一家人相親相愛、尊老愛幼、團結(jié)互助的畫面,這是一個教育學生愛父母愛家人的良好時機,教師便即時示范啟發(fā)學生造句XXX love...思維活躍的同學竟脫口而出:I love China,愛的教育應時而生。
課堂中真正有效的德育教育不是由教師“說”出來的,而是學生在教師巧妙的引導和啟發(fā)下“悟”出來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輕松和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自然地接受正面的思想教育,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
學過“Rules in public”之后,在教室里學習時、在操場上列隊時、玩耍時、在上下樓梯時、在進入辦公室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Work/Talk quietly! Keep to the right!Keep off the grass! No climbing!學生對這些公共規(guī)則和良好行為習慣心領神會、會意地遵守并相互提醒。
課后作業(yè),除了基礎知識的復習鞏固之外,一些與育德相關的實踐性作業(yè)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徑。如學習了“My Day”“Festival”主題后,布置調(diào)查作業(yè):When is your mother’s/father’s birthday? What can you do for your family?通過調(diào)查,讓學生了解、體會家人一天勞作的辛苦,并生出感恩之心。
根據(jù)小學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在小學英語課程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是每一個英語教師必備的素養(yǎng)和責任。小學英語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業(yè)務素質(zhì)和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內(nèi)容、合理挖掘各種德育素材,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這是當前和今后小學英語教師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