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瑩
(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qū)第一初級中學 江蘇蘇州 215011)
初中音樂教育培養(yǎng)學生全方位的音樂素養(yǎng),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樂理知識,并能讀樂譜、填歌詞。此外,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音樂時,必須優(yōu)化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從情感的角度思考音樂藝術,繼而提高音樂藝術的表現(xiàn)力[1]。在音樂課堂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樹立音樂概念,為學生提供在課堂上表達情感的機會,培養(yǎng)音樂情感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堅實的音樂基礎。在音樂課上,學生有時間充分欣賞一首音樂,控制自己的情緒或對一首音樂產生共鳴,使情緒跟隨旋律的起伏興奮或憂郁。教師在音樂過程中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音樂感受和獨立欣賞音樂的能力,讓音樂中優(yōu)美的旋律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fā)學生學習樂曲的興趣,讓他們沉醉在音樂中。欣賞一段音樂后,讓學生好好表達自己的感受。體驗一首樂曲的喜、悲、哀、樂,理性控制自己的情緒,沉浸在一段音樂中,表達對這首樂曲的感受。因此,教師應根據目前的課堂情況,優(yōu)化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初中音樂課堂培養(yǎng)基礎知識的同時,體驗音樂情感。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具備專業(yè)知識,更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心理和性格特點,讓學生體驗音樂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同時,在音樂情感體驗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改變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調整學習方法,逐漸豐富自身在音樂互動中的情感意識,在身心娛樂中發(fā)揮基礎性作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音樂教育中的情感體驗有助于促進學生自身身心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在音樂藝術的學習和欣賞過程中加入情感,可幫助學生通過音樂和藝術更好地感知生活的價值和意義,幫助學生過上更健康的生活。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發(fā)展情感體驗,能使他們感受到音樂藝術的吸引力,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有積極作用。
音樂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的組成部分[2],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做好情感體驗創(chuàng)新[3],培養(yǎng)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感受,真正理解音樂,想學音樂。在初中階段開設音樂課程的目的,是讓學生在高中和大學學習期間深入學習音樂。但是,初中音樂教育存在的幾個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對音樂的情感體驗,也影響了音樂教育效果的提高。現(xiàn)在,提出音樂課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希望在未來的音樂教育中有一個解決策略,提高音樂教學效率。
音樂教育中出現(xiàn)的一個常見現(xiàn)象是學生沒有音樂體驗概念。當學生接受新的音樂曲目時,節(jié)奏對他們來說是最重要的。在學生的認知中,學習教科書音樂知識,掌握了節(jié)奏并正確填寫了歌詞,就算是學會了歌曲。學生根本不注意作者的創(chuàng)作感受,認為音樂的思想感情和古詩詞一模一樣,讓人頭疼又無聊。如果老師在音樂課上不唱歌,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就會大大降低,不參加音樂課活動。課堂上學生不愿學習,老師沒有機會教,學生不懂音樂,正是因為這種現(xiàn)象,學生才沒有音樂情感概念,也影響了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
音樂課堂中的第二個現(xiàn)象是教學過程中缺少情感體驗環(huán)節(jié)。音樂課是讓學生快樂的課。在音樂課上,老師會帶著樂器走進課堂,教學生唱歌,并開展一系列的音樂活動,用音樂充實豐富孩子們的生活。課程進度是音樂教師首先要考慮的學習因素,因此教師經常要求學生掌握學習曲目的音調和填詞準確度。有時,教學生唱兩首歌曲,只考慮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演唱能力,而沒有將音樂的情感體驗放在課堂上進行詳細學習,學生也就缺少機會在學習音樂作品后表達自身感受。此外,由于初中階段的活動比小學多,各種活動都需要音樂。為了營造愉快的氛圍,學生需要對各種活動充滿熱情。由于學校的各種活動都需要學生積極參與,有時教師需要花時間在課堂上與同學一起學習活動曲目。漸漸地,課堂上沒有了音樂感性教育環(huán)節(jié)。音樂學習中忽視學生情感體驗的現(xiàn)象影響了音樂教學效果。
音樂課中的第三種現(xiàn)象是學生對音樂課不感興趣。初中生正處于一個充滿新鮮感的成長階段。學生對音樂的大部分理解是流行音樂,他們希望在初中生活中享受流行音樂,并渴望音樂歌詞中所描繪的情境,這能讓學生感到輕松。但是,這些現(xiàn)象不利于音樂教育的有效發(fā)展。學生自然會接觸流行音樂,因為他們喜歡它。流行音樂占據了學生音樂生活的大部分,學生不再有從課本中學習和欣賞音樂作品的欲望,也不再有獨立理解音樂課本中作品的欲望,音樂課堂上的歌曲被學生們忽略了。學生不想欣賞課本中的音樂作品,即便是學習,也只是按照老師的節(jié)奏唱幾句,無法達到讓學生自主學習音樂表達感情的教育目的。因此,在音樂課堂上,教師需要改變教材曲目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音樂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技能,同時提高音樂教育的有效性,讓學生覺得音樂課上的音樂很有趣。
由于初中生音樂認知程度處于簡單的階段,對音樂的概念就是節(jié)奏和歌詞。提到音樂,學生通常會想起哪些名人可以作曲和唱歌。初中階段是學生理解音樂的最佳時期。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音樂需要、音樂實踐能力、音樂情感體驗、音樂文化理解四個方面[4]。在初中音樂教育中,教材是主要的教育內容。從民歌的角度出發(fā),幫助學生建立音樂情感的概念,知道音樂分為基礎知識和情感體驗兩部分,幫助學生理解在欣賞音樂時情緒的作用。情緒可以自由發(fā)展。在一首音樂中,情緒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而波動,時而激動,時而悲傷。體驗一首音樂所表達的情感,將自己的情感與音樂感受結合起來,表達對這首音樂的感受。
比如,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時候,老師首先要讓學生了解音樂創(chuàng)作的背景,知道這首歌是《義勇軍進行曲》。這首歌是電影《風云兒女》的主題曲。自1935年在民族危難之際誕生,對啟發(fā)中國人民的愛國情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后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理解歌曲的內容,知道國歌是表達民族精神的歌曲,民族和人民認為國歌代表了民族和人民的意志。在鑒賞中引導學生生成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并要學生了解在許多重要的場景和聚會中,都會演奏國歌。當國歌響起時,站起來認真唱國歌。學生要學習國歌精神,教師要傳授愛國愛鄉(xiāng)精神,在音樂鑒賞中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愛國思想和愛國情懷。
初中音樂課以基礎知識為主要學習內容,多數(shù)情況下老師給學生示范唱歌,學生跟著老師一起唱歌。在音樂課程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在唱歌時體驗音樂情感的能力。融入情感不僅能優(yōu)化音樂教學方法,而且能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為例,在教學生唱歌之前,第一,給學生科普歌曲的背景,要求學生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歌曲是田漢作詞,冼星海作曲,這首歌作于1935年5月9日。第二,在學唱歌之前,學生需要銘記國歌象征著國家,應該永遠尊重祖國國歌。教師需要講解《國歌》是國家的象征,是民族團結的聲音。當奧運健兒在球場上拼搏取勝,當港澳回歸,當五星級紅旗飄揚時,祖國人民應該唱國歌。第三,學習演唱國歌,要求學生全體起立,感受祖國的莊嚴神圣。在演唱教學中要讓學生體會到中華民族的復興與希望。中國人要具有保衛(wèi)祖國的意志,教學生在歌唱的過程中感受國歌中描寫的祖國人民的愛國情懷,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尊重祖國的思想感情。
例如,通過學習《我和你》歌曲,學生可以在寧靜和激情的意境中體驗奧林匹克精神,在歌唱中體驗寧靜和熱情。通過學習這首歌,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形成堅強的毅力,樹立以強健體魄報國的愛國意識。這是一首表達了21世紀人類和諧與和平的奧林匹克共同理念的歌曲,要求學生能夠感受到歌曲所表達的溫暖和友好情懷。教學中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法,在教授學生歌唱的同時,教學生體驗節(jié)奏中的情感,提高學生的欣賞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音樂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流行音樂更感興趣,因為流行音樂讓他們沉浸在酷炫的節(jié)奏中。但是初中生在癡迷流行的同時對迷人的世界有更好奇的思想。教師應順應潮流,可在課堂上利用神話故事或使用基于信息的教學方法,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由于在學生的認知中,初中習音樂的學習過程比較簡單,只需要唱歌就可以了,所以在傳統(tǒng)教學中會讓學生感到乏味和不新鮮。為此,音樂教師應采用興趣教學法,在音樂課堂中引入音樂情感體驗教育。例如,進入音樂學習之前,可以給學生設置一個經典的故事情境,引出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芬魳氛n程,通過向學生講述《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使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故事課件,讓學生體驗音樂情感。其中有多種情感在音樂中有所體現(xiàn)。曲子振奮人心的節(jié)奏讓情緒有時快樂,有時悲傷,讓學生在音樂的節(jié)奏中體驗真實的情感,明白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真情。例如,在《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的學習中,利用多媒體播放《西部放歌》申奧宣傳片的短片,其中利用影片中壯麗景色和濃郁的陜北風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播報陜北地域特色,讓學生體驗環(huán)境帶來的西北人的性格,感受青?!盎▋骸钡奶厣钦w高亢、自由、狂野的音樂風格。通過多媒體激發(fā)學生學習民樂的興趣,運用興趣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音樂教育的有效性。
在初中音樂教育中,優(yōu)化教學方法,將情感教育與基礎知識教育相結合進行教學,可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能力,提高音樂教學效率。教師應向學生灌輸體驗音樂的概念,讓他們在演唱作品時體驗音樂節(jié)奏中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積極體驗音樂作品中的情感,使其在鑒賞音樂作品同時體會音樂作品的悲歡離合,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體驗流暢的、歡快的樂曲節(jié)奏的表達方式。在初中階段培養(yǎng)學生體驗音樂情感,幫助學生體會音樂的美妙,提高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