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城市鹽瀆實驗學(xué)校 徐連梅
半命題作文是指命題人只給出題目的一部分,由作者按要求將題目補充完整后再寫作。補題時,要充分利用半命題作文選材自由的特點,在提示要求的范圍內(nèi),選擇最想寫、最有把握寫好的內(nèi)容,填寫在橫線上,把半命題作文變成較好發(fā)揮的命題作文。下面介紹幾個補題技巧。
一、明確范圍
補題前,要認真閱讀提示語,明確補題范圍,打開選題思路,否則,容易偏題或跑題。
如,“_______給予_______”這樣的半命題,提示語是:人們常說,給予是快樂的,我們曾經(jīng)感受過他人給予的關(guān)懷,社會給予的磨煉,生活給予的啟迪,也曾將信任給予他人,愛心給予社會,熱情給予生活……請將題目補充完整,并選擇合適的材料,寫一篇400字左右的記敘文。
這個題目的關(guān)鍵詞是“給予”,“給予”什么,可以是物質(zhì)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敖o予”是雙向的,既可以是他人給予“我”,也可以是“我”給予他人。要注意提示語中“人們常說,給予是快樂的”一句,它點出了“給予”帶給人的感受是“快樂”,限定了范圍,同時也為文章定下了情感基調(diào)。
提示中的幾個小句子起到了明確選材范圍的作用,“他人給予的關(guān)懷,社會給予的磨煉,生活給予的啟迪”,提示了選材的第一個角度,他人、社會、生活給予“我”,“我”是接受者;另一個角度是寫自己“將信任給予他人,愛心給予社會,熱情給予生活”,“我”是實施者,后面的省略號則涵蓋了更多的內(nèi)容,無論選擇哪種材料,一定要寫明“給予”的過程,寫出“快樂”的感受。
二、搭配恰當(dāng)
審題后,根據(jù)作文材料和中心,選用恰當(dāng)?shù)脑~語將題目補充完整。補充的詞語一般以名詞、動詞和形容詞居多,和原題要搭配得當(dāng),避免句式出現(xiàn)問題。
如“我生活在_______之中”,“我”,是第一人稱,生活是指親身經(jīng)歷,橫線上要填的明顯是切身感受。因此可填“幸福”“溫暖”“關(guān)愛”“掌聲”,也可以填“痛苦”“后悔”“緊張”“責(zé)備”。這些都是真實感受,有內(nèi)容可寫,還可以寫出真情實感。有的同學(xué)將題目補成了“我生活在那碗湯之中”“我生活在團圓之中”,令人莫名其妙。填好題目后,一定要多讀幾遍,如果題目出錯了,勢必影響中心思想。
三、忌空宜實
補題的時候,有同學(xué)為了避免出錯,選詞很保守,導(dǎo)致主旨模糊。
如“我生活在家庭之中”“我生活在社會之中”“難忘的味道”,沒有語法錯誤,但就是一句正確的廢話,看不出任何有效信息。
像“我生活在友情之中”“挫折的味道”“從此我不再害怕”,這些題目雖合格,但不出彩。大而空以及抽象的事物不可取,只有選擇那些具體可感的事物,才能讓讀者眼前一亮,也能引發(fā)讀者的共鳴。
四、精選詞匯
俗話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確定了備選的詞語后,還要精選,優(yōu)化擬題。下面這些標題都比較具體,但使用的詞匯卻不太一樣,比較一下,哪個更好呢?
A B
我生活在奶奶的嘮叨之中 我生活在愛的嘮叨之中
我多想保護地球 我多想讓小鳥有個家
記憶中,那難忘的一幕 記憶中,那悲傷的一幕
比較后,會發(fā)現(xiàn)明顯B組的標題更好一些,角度更小,指向性更明確。如“我多想保護地球”這個題目,“保護地球”范圍太大了,像喊口號。保護地球有很多種方式,對于小學(xué)生來說,節(jié)約水電、走路或乘坐公交車上學(xué)這些小事都可以。每年春天種幾棵樹,讓小鳥有個家,這也是實實在在的行動。再如“難忘”這個詞,包含的內(nèi)容太多,凡是讓人印象深刻的事情都是難忘的,用在標題上,指向性不夠明確,而“悲傷”的一幕,則設(shè)定了情感基調(diào),更有利于明確文章中心。
五、富有創(chuàng)意
富有創(chuàng)意的標題,除了能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還可以為文章增色??梢詮墓旁娫~、歌詞、名言警句中提煉有創(chuàng)意的詞語。
還以“我生活在_______之中”這個半命題為例,如果補題為“我生活在媽媽的‘謊言’之中”,揭穿媽媽的“謊言”,可以產(chǎn)生明貶暗褒的效果。媽媽的“謊言”其實是“愛的謊言”,就很好地反映了母愛的主題。
再如“從此,我不再看桃花”,桃花很美,人人喜歡,作者為什么不再看桃花了呢?不用說,這里肯定有個感人的故事。
再如“春野里的聲聲慢”“都是月亮惹的禍”“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這樣的題目,有情趣、有詩意、有境界,讓人看了就浮想聯(lián)翩,產(chǎn)生閱讀沖動。
當(dāng)然,求新要在恰當(dāng)?shù)幕A(chǔ)上,不能為了求新而求新,或者“新”到只有你明白,讀者很費解,就得不償失了。無論擬了什么題目,一定要在文中點題,尤其是開頭和結(jié)尾,否則就“文不對題”了。
佳作展示
藍色的心愿
鹽城市第一小學(xué)六年級 石嘉佳
日光穿透靛青色的天空,順著最后一縷未曾飄散的烏云,帶著熾熱的溫度,融進咸澀的海風(fēng)里。
濃密的樹蔭投下陰涼的倒影,風(fēng)平浪靜的洱海留下蔚藍的波痕。
我好奇地在岸邊跑來跑去,最后沿著一條陌生的石子小路,朝前走。
“啾——”一只全身淺藍,羽毛前端綴著黑色,腹部大片染著雪白的鳥兒飛了過來。
它撲扇著翅膀,眨著圓溜溜的眼睛,很有靈性地抬起一只翅膀,卻因為露水打濕了它站著的柵欄,它重心偏移,眼看就要摔下去。
羅振宇:我們這一代人有形形色色的焦慮、各色各樣的答案。隨著時間的推移,所有的討論都逐漸聚焦到以下問題上:第一,我們不是強者,還能不能登上舞臺?第二,我們剛剛進場,怎么找到新玩法?第三,跟不上變化,會不會被淘汰……
我頓時一驚,三步并作兩步?jīng)_上去幫它,但它好似雜技演員,翅膀一扇,劃了個圈,重新穩(wěn)穩(wěn)地站了回去,有驚無險。
在云南的一周,我對名勝古跡的印象很模糊,卻記住了那只無關(guān)緊要的鳥兒。
那天,我和它“各說各話”,竟度過了一下午的時光,它眼睛里折射著藍色的光,渾然天成的背景——洱海襯托它柔順的羽毛,緩緩灑下空靈的歌曲……
直到媽媽一再催促,我才囑咐它一定要給我捎來音信,匆匆與它道別,趕回程的車。
今天,天氣變化多端,早上大雨傾盆,下午熾熱又明亮。我站在陽臺上,看向窗外,回憶起旖旎的洱海時,總會想起那只鳥,清風(fēng)吹去思念,白云載來笑容。
它,也許早就如約而至,帶著我那藍色的心愿。
小作者用“藍色”形容心愿,暗含兩層意思,一是洱海的蔚藍,二是鳥身上的淺藍,既照應(yīng)文章內(nèi)容,首尾呼應(yīng),又富有浪漫色彩。
春野里的“聲聲慢”
鹽城市實驗小學(xué)六年級 陳 遲
來到野炊地點,只見塵土飛揚,碎磚殘瓦橫于其上,我不禁苦笑低吟:“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可還未等我吟完,一陣風(fēng)刮來,霎時間黃埃彌漫,我只得背過身繼續(xù)吟誦:“凄凄慘慘戚戚……”
組員到齊了,開工吧。我們仔細打量腳下磚石密布的土,傻眼了。小柏將鏟子舞成圓形,“當(dāng)啷”一聲,鏟子被泥土下藏著的磚撞得火花四濺,險些脫手。小傅心生一計,四處尋找整磚。我呢,翻出個鐵制圓灶圈,將其三只長長的鐵足深深插入沙土中,灶臺雖晃晃悠悠,但能湊合用。
我將報紙輕輕捻起,端著打火槍連打數(shù)下,那火星兒總似流星般一閃而過。我暗自嘀咕:“三星兩點火星,怎敵他,‘野’來風(fēng)急?”這時只聽“撲拉”一聲,火已燃起,我趕緊將報紙丟進灶膛,小柏慌慌張張往里添柴,小傅快速把整磚塊壘在灶臺的鐵足四周,可以穩(wěn)固灶臺,還可以擋風(fēng)聚火。幾個臭皮匠,果然頂個諸葛亮啊,大伙兒齊心協(xié)力,這春野的暖風(fēng)伴著濃濃的煙霧不停地亂跑,火苗在風(fēng)兒的陪伴下跳動不已。
看看飄香的鍋,“守著鍋兒,獨自怎生得香”……不消半個時辰,一桌豐盛的大餐已赫然在目,兄弟姐妹們觥籌交錯,狂吃痛飲,好不逍遙快活!
燜肉更兼鹵蛋,到熟時,絲絲飄香。風(fēng)吹也,正開心,卻是成功之味。這次第,怎一個愜意了得……
點 評
小作者引用詞人李清照的“聲聲慢”作為文題,富有詩意和創(chuàng)意。野炊活動和經(jīng)典詩詞相遇,碰撞出別樣的火花,使讀者在人間煙火中感受到濃波的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