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金陵小學 吳方媛
眾所周知,小學語文教學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可見寫作的地位之高。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時代的發(fā)展,素質教育要求運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對語言表達的興趣,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革寫作教學模式,讓學生領略課堂之外的風景,拓寬寫作視野,使小學寫作教學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和寫作能力。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已經成為小學寫作教學亟需解決的問題。
分段訓練前,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與學生學習的情況,厘清分段訓練中的具體任務,從而讓學生認識到寫作的重要性。以《植物媽媽有辦法》的讀后感寫作為例,學生的寫作能力與理解能力還有待于提高,容易受外界影響而改變思維方式。教師應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不要總是從講解知識點入手,可以讓學生在父母的幫助下近距離觀察課本中出現(xiàn)的植物,或者將其帶到教室,全班學生一起觀察,然后小組成員討論交流,了解植物播種的過程。這個學習過程其實就是學生由淺入深地了解課文大意、詞語、語句等基礎內容的過程,能提高對課文的理解能力,并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順利銜接寫作教學,讓學生提高寫作能力,掌握必要的寫作技巧。這種分段式的寫作訓練教學還可以把課前、課中與課后三個部分囊括其中,從而提高學生的隨機應變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
有時,看完一篇文章,很多學生仍然難以忘懷,好像故事還沒有結束,文章呈現(xiàn)的畫面與情景令人浮想聯(lián)翩。教師要抓住這個契機,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進行寫作教學,通過續(xù)寫課文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進而提高寫作能力,從而解決范文講解不夠精準、上課時間不足等問題。續(xù)寫文章,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想象故事的結局,有利于激活思維,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進而提高寫作能力。以續(xù)寫《圓明園的毀滅》為例,教師可以放一小段圓明園建筑歷史有關的視頻,讓學生搶答,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例如:“如果你是建筑師,你會采用什么方式建設圓明園?圓明園被毀滅后,你有沒有什么想說的?”接下來,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并組織語言搶答。這種小組續(xù)寫討論環(huán)節(jié),既能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還能提升寫作分段教學的效率。以續(xù)寫《植物媽媽有辦法》為例,盡管教師詳細講解了課文內容,又讓學生帶文中提到的植物到教室,但學生分辨這種簡單植物的輕車熟路,很難產生深入的思考。教師要認真思考,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例如:“植物的種子為什么可以靠風力傳播?靠播種可以嗎?”這一系列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再帶著問題寫作,從而提高分段寫作教學的效率。
學生心理比較脆弱,教師的點評要以肯定和表揚為主,委婉地指出作文中的不足,以免打擊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革分段寫作訓練模式,健全評價機制,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逐漸愛上寫作。在評價環(huán)節(jié),首先評價學生的總體寫作情況,然后評價小組成員的作文。評價時偶爾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比如互動時學生提出的問題被教師忽略或者制止,學生未得到教師的回應;對于回答錯誤的學生,教師不顧及學生的情緒,嚴厲地批評,以上兩種教學方式都是錯誤的,會導致學生的情緒低落,嚴重的還會打擊他們的寫作信心。所以,亟需健全評價機制,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在評價環(huán)節(jié)掌握寫作技巧,建立寫作信心。學生寫完作文,教師要及時評價,以免時間過長,學生忘記了寫作思路,評價效果不明顯,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教師在評價環(huán)節(jié)要發(fā)揮積極的導向作用,讓學生以教師為榜樣,認真觀察生活,邊觀察邊思考,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逐漸建立自我意識,寫出個性化的文章。評價機制應是動態(tài)的,具有彈性的,需要依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興趣是學生參加一切學習活動的動力,有了興趣,學生才能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思考如何寫、怎樣謀篇布局、選用什么素材能讓人眼前一亮。但是學生受識字能力、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因素的制約,寫作過程并不順利,出現(xiàn)了許多障礙,導致學生的寫作興趣沒有剛開始寫作時那么濃,甚至不能按照原定計劃寫完整篇文章。教師要采用分段訓練的方法,指導學生逐一解決寫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掌握大量的語文知識,為后面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分段式訓練和其余授課方法有很大差異,它是利用分階段的授課模式進行的,更加契合學生的學習狀況,還有助于提高考試成績。比如,《草原》中大量使用了比喻、擬人、對比等修辭方法,段落安排也值得學生借鑒。教師要指導學生對所有段落進行分段,并總結每個段落的大意,使學生真正掌握作者的寫作技巧。寫作的關鍵在于擁有個人特色,創(chuàng)新必不可少,教師要讓學生在掌握表達技巧、擁有豐富寫作經驗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掌握寫作的精髓,寫出吸引人閱讀的文章。
綜上所述,如何讓分段訓練模式在小學寫作課堂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已經成為廣大教師共同關注的問題,這是艱巨的任務,也是推動作文教學長遠健康發(fā)展的助推器。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與學生學習的情況,制定具體的分段訓練目標,讓學生更好地完成寫作任務。在分段寫作教學中,教師要緊密結合教材,通過續(xù)寫課文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進而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興趣是學生參加學習活動的動力,有了興趣,學生才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寫作。同時,教師要健全評價機制,讓學生在評價環(huán)節(jié)掌握必要的寫作技巧,建立寫作信心。學生的心理比較脆弱,教師的點評要以肯定和表揚為主,委婉地指出作文中的不足,以免影響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教師要通過分段訓練法指導學生掌握必要的表達技巧,擁有豐富寫作經驗,真正掌握寫作的精髓,進而寫出吸引人閱讀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