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芝怡 付松聚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 浙江·紹興 312000)
在七十年代末改革開放的歷史背景下,工業(yè)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企業(yè)數量增多,城市對勞動力的需求不斷增大。在勞動力需求和供給的雙向推動作用和國家政策的促進下,城市非戶籍人口大大增加,在短時間內達到快速增長。
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與戶口登記地所在的鄉(xiāng)鎮(zhèn)街道不一致,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 116995327人,增長81.03%。包括在外地接受教育、尋求更好的工作機會、婚嫁等多種形式的人口流動,導致家庭正趨向核心化和小型化,空巢家庭現象愈發(fā)嚴重?;诖?,筆者從新媒體傳播的角度,通過問卷調研法、文獻查閱法、建立資源整合平臺等方式提出建議,以期緩解當今社會的空巢家庭中所面臨的諸多問題。
所謂“空巢家庭”一般是指由于子女長大成人后,面臨學業(yè)、工作、婚姻等問題而搬離原生家庭,導致只剩老年一代人獨自居住的家庭。“空巢家庭”的出現是經濟不斷發(fā)展、社會日益進步下人們的價值觀念產生改變的結果。自從我國社會逐漸步入人口老齡化以來,老齡化加速成長,并日漸顯現老年人口基數大、增加快,高齡化、空巢化趨向顯著。并且其中需要照顧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占有頗高的比例。根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有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戶占全國家庭戶總數的21.89%,全國有65歲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戶中,空巢家庭戶占31.77%。全國老齡委預測,2015年到2035年我國老年人口將年均增長一千萬左右。目前,我國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已達到70%。
首先進行深入的社會調查,確定有意向的志愿者人群,收集全國各地有意向參與的志愿者的個人信息,包括志愿者的姓名、年齡、所在地區(qū)、服務意向等信息,將其進行信息整合后置入平臺的數據資源庫。其次,結合線上推廣和線下推廣,同步進行項目宣傳。
設計具體的產品模型與實施方案,借助大數據平臺和算法的支持,和技術部門聯合開發(fā)APP。通過縝密的技術調研,確保產品中的細節(jié)可以呈現出來。其中APP中包括宣傳項目文化,完善項目各類操作設施,以及設立反饋通道,便于后期改善。將前期收集的信息投入使用,通過分析用戶使用APP建立數據分析。通過大數據分析,定位APP的主導服務項目和次要服務項目。
APP主界面分為三個模塊,分別是發(fā)布區(qū)、接單區(qū)和評價區(qū)。發(fā)布區(qū)由有需要的用戶在此上傳自己的需求。接單區(qū)主要是獲取信息和接單用的,在這里后臺可以獲得發(fā)布者的需求和需要服務的地址、老人的相關資料等信息數據,自動根據位置信息,在數據庫中匹配合適的志愿者進行服務。評價區(qū)則是用戶使用后來進行評價的區(qū)域,在這里用戶可以提出自己對APP的使用感受以及意見或者建議。從而達到可以根據用戶的實時反饋,來起到不斷修正和優(yōu)化程序的作用。后臺由我們的工作人員進行管理,從整合了各地志愿者信息的資源庫中,匹配最合適的當地志愿者來陪伴用戶的家人,或者完成用戶想要對家人做的事,幫助在外的游子傳遞一份關愛和對家人的思念。
而APP的次要界面,則是用來推送針對不同老人的個性化信息,及時把控老人的各項身體指標,以及讓子女和父母可以進行簡單交流互動的作用。相對于主界面來說,次要界面也是不可或缺的。兩個界面的相互配合,使得APP可以布局合理、邏輯縝密。
最后,全面完善APP的各項設置,上線各大手機應用商店等應用平臺。從社區(qū)宣傳到市區(qū)宣傳等線下營銷,正式大規(guī)模投入宣傳,結合線上網絡營銷,一步步擴大輻射區(qū)域,讓越來越多有需要的人使用到此APP。
這是一種主要依靠新媒體和互聯網消費行業(yè),利用互聯網搭建新型服務平臺,立足于人們的個性化需求,滿足空巢家庭的需要并提供更為人性化的服務。與此同時,實現了搭建提供優(yōu)質人力資源的平臺,可以增強志愿者服務業(yè)的發(fā)展。
這種新型服務平臺是一種鏈接兒女、老人和服務人員的多元化平臺,根據大數據信息進行系統性的服務?;诖耍脚_也可以根據每個家庭不同的情況,進行個性化的定制化服務,多方面地滿足老人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各種不同的需求。這種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緩解空巢家庭一些現存問題的作用。從不同角度來看,該平臺有以下幾種特色。
第一,從主要服務項目來說,平臺通過大數據庫,可以實現線上匹配合適的志愿者到空巢家庭進行相應的志愿服務。大數據庫的分析匹配功能,根據志愿者的所在位置、服務意向等個人信息,篩選出最合適的志愿者。這種省時省力的對口志愿服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實現服務與被服務兩者雙方的互贏。
第二,從次要服務項目來說,有以下幾種特色。首先,用戶首次登陸時填寫的老人的各項信息,都會被置入平臺的大數據庫中,平臺會根據老人不同的身體健康狀況、興趣愛好等,來進行不同的個性化信息提供和推薦。例如,平臺會對有心臟病的老人提供日常飲食方案、禁忌事項、用藥安全等信息;對喜歡唱歌跳舞的老人提供相關的音樂、教學等資源信息。其次,平臺會定期對老人的各項個人身體信息進行收集,包括體重、睡眠質量、心理狀態(tài)等信息,平臺在對這些信息進行后臺分析后,會提供近期的飲食、運動等方案供老人進行參考,從而達到對身體各項指標的及時把控。最后,平臺起到了父母和子女之間交流互動的作用。子女可以通過平臺上的各種信息,了解父母的近況,包括身體狀況、心理狀態(tài)、興趣愛好等等。而父母和子女也可以通過平臺來達到溝通和交流的目的,省去了切換各種復雜的聊天軟件的麻煩,給對電子產品不甚了解的老人帶來了諸多便利。
新媒體是在傳統媒體之后出現和發(fā)展的一種新型媒體形態(tài)。它是依托網絡技術、移動技術等技術支撐,并利用互聯網、寬帶、衛(wèi)星等渠道進行傳播,通過電腦、手機、等終端進行接收,從而獲取信息的一種形態(tài)。而主要通過手機這個終端來完成人際傳播的方式,屬于典型的新媒體傳播。根據CNNIC(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fā)布的《第43次中國互聯網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8.29億,普及率達59.6%。新媒體逐漸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信息獲取方式和渠道。新媒體傳播主要有以下特點:交互性強、信息承載海量化、多媒體支持、可以實現個性化和主動化。
新媒體傳播相對于傳統媒體傳播來說,是一種形式的創(chuàng)新。它改變了線性單向傳播的舊模式,而是形成了一種“點對點”交互的新模式。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更多的受眾可以介入到這種互動當中。而將資源整合電子化,也是順應時代潮流的表現。就該項目來說,作為一個傳播的新型服務,它必須實現受眾參與式發(fā)展,并且必須以受眾需求為導向。因此,它必須做到受眾文化的民主化,接受受眾文化的多樣化,實現受眾文化的個性化。因此,新媒體APP的傳播特征很好地符合了這個項目的要求。它由媒體轉向受眾,通過極強的兼容并舉性,很好地提高了受眾的積極性和主動化,形成了一種交流互動的新模式。
作為一個新型服務模式,它所體現出來獨一無二的特色可以滿足受眾的心理,從而達成微妙的借勢力量。我們身處信息化時代,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大數據整合而成的新型服務平臺是大勢所趨。在傳統服務模式中,志愿者所進行的義務服務大多是面對整個群體,缺少靈活性和針對性。而該項目的這種新型服務模式可以像“精準扶貧”一樣,通過用戶在平臺上發(fā)布的需求,以及當地的志愿者情況,來精確地匹配適應的志愿者對有需要的對象實行點對點的服務。同時,這種新型服務模式通過大數據的有效利用,達到了人力資源整合的效果,各個地區(qū)的志愿者信息集合在一起,可以實現資源配置的合理優(yōu)化。
新媒體主要是基于互聯網技藝實現信息建造、傳播與交互的一種體例。而選擇使用新媒體與網絡來營銷,這種宣傳上的創(chuàng)新,實現了最大程度的優(yōu)化。新媒體傳播已經成為了營銷過程當中的一個利器。從傳播學視域下進行市場分析,利用新媒體營銷,有利于掌握市場動向。低成本和高效率是利用新媒體進行網絡營銷的兩個特點。選擇新媒體傳播而非傳單式發(fā)遞,也是一種減少盲目宣傳的方式。在網絡技術與移動技術飛速發(fā)達的今天,網絡營銷更能快速傳播資訊。通過借勢營銷,將喜聞樂見的環(huán)境融入市場當中,從而更好地完成宣傳效應。
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空巢家庭的養(yǎng)老問題刻不容緩。APP采用“互聯網+”的思維,借助網絡等媒介平臺以便捷準確的方式來替人們表達感情,通過平臺的傳遞來疏通人與人之間感情交流的通道,更大程度上緩解空巢家庭面臨的問題。
這種極具市場力的服務模式,很好地符合了當代社會現實的需要。利用互聯網搭建新型服務平臺,可以滿足各個年齡段人的需要,在提供更為人性化的服務的基礎上,更好地發(fā)展新型服務行業(yè)。而且這種平臺還可以整合優(yōu)質人力資源,有利于社會的發(fā)展和志愿者服務業(yè)的進步。這種新型服務模式的運行,不僅可以滿足人們對于傳遞情感、關懷家人的需要,使人們的生活更便捷,還可以在此基礎上總結經驗,逐漸延伸出更多人們所需要的私人訂制化服務。
隨著網絡技術的日益成熟,“互聯網+”的模式逐漸成為大趨勢,APP的適用范圍廣,必將有著廣闊的發(fā)展前景。這種模式在萌芽階段必然也面臨著眾多挑戰(zhàn),但機遇的到來往往是由無數次挑戰(zhàn)所催化出來的,相信在不斷的探索中,這種新型的服務模式會有更加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