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種力量讓你感動
本期特約主持" 李仲青
主持人語:大千世界,蕓蕓眾生,每個人都在努力尋找自己的價值。有人說,人生的路很漫長,而漫長的路途中總有一種力量讓你感動,或是寂寞中的默默堅守,或是逆境中的堅強不屈,或是頹喪中的無私喝彩……我們要學會在陰霾中找尋溫暖,在暗夜中探求光明,咀嚼平淡如水的生活,領略四季起伏的風景,走出屬于自己的人生。自古以來,多少名家筆下的作品,都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生命中的力量與感動,責任與擔當,無私與友愛,堅持與拼搏,觸動人心,引人共鳴。
路過鄉(xiāng)間一座三合院,看見一個孩子正在放聲痛哭,媽媽心疼地在旁邊安慰。
媽媽一手慈愛地摟著孩子,一手用力地拍打地板,對孩子說:“哎呀!都是這土腳不平,害我寶貝跌倒,媽媽替你拍土腳了。”
媽媽拍地的動作非常滑稽夸張,使那哭鬧不停的孩子也忍不住破涕為笑了。我站在一邊看著這一幕,心里感到十分溫馨,想到從前我的媽媽也曾如此地安慰過我。
不只是我的媽媽,從前鄉(xiāng)間的父母幾乎都是這樣安慰孩子。跑的時候被樹枝絆倒了,就把樹枝折斷,說:“壞樹枝!怎么可以絆倒我的好孩子。”走路不小心跌倒了,就打罵土地,說是:“歹土地,怎么可以害我的乖兒子跌倒?!鄙踔镣耆珱]有原因跌倒,找不到什么東西可以責備,就罵風,說:“都是風吹得太兇,才讓我的心肝仔跌倒?!?/p>
我們小的時候都會信以為真,以為跌倒是因為風、土地或樹枝的緣故,我們也會像父母親一樣,找借口來安慰自己,很少想是自己走路不小心。
記得有一次,我在門口庭前跑步,不小心摔了一跤,頭破血流。媽媽從灶間跑出來,左看右看,找不到可以打罵的東西,因為庭前的土地非常平,既沒有樹枝,也沒有小石子。媽媽怔了好長一段時間,我已經(jīng)站起來了,她還怔在那里,手里拿著鍋鏟,樣子有點滑稽。
媽媽看我望著她,以為我要放聲哭出來,突然大聲地罵天:“都是這可惡的風,吹得我家寶寶撲倒!”
我撫著自己頭上的傷口,對媽媽說:“媽,不是因為風,是我自己不小心撲倒的。”那時,庭前確實只有燦爛的陽光,一絲風也沒有。媽媽這時笑得像陽光一樣燦爛,過來檢視我的傷口,欣慰地說:“你大漢了!”
媽媽的意思是我長大了,可以承擔自己錯誤與失敗。當我們發(fā)現(xiàn),不論任何形式的跌倒,都是由于自己的不小心,而不是去找借口,這時我們就長大了。
我們在情感與姻緣上跌倒的時候,也像孩子一樣,即使土地不平、荊棘橫路、風狂雨暴,都不應該是我們跌倒的借口。最應該檢視的是我們的心,去承擔錯誤與失敗。
孩子的跌倒頂多是皮肉受傷,姻緣的挫敗也頂多是錐心刺骨,并不會傷到感情的本質(zhì)。因此,一個人不應在愛中受傷,就失去愛的勇氣,一個人也不應該因為愛的痛苦,就失去承擔的心。
要尋找生命最內(nèi)心的本質(zhì),是不能有任何借口的。當我們還有借口,本質(zhì)就不會顯露出來。
我對自己過去情感的受傷、姻緣的挫敗也沒有任何借口,這都是我生命中的必然之路。我也愿坦然承擔任何批評,并把這些批評當成石階,走向更高的位置來回看自己的人生。
在風中跌倒,在愛中流淚,這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旅程。如果我們在每一段旅程,都能學習到更廣大的胸懷,都能不失去真愛的勇氣、美好的追求,一切的挫敗不也都有深刻的意義嗎?
我站著看那拍打土地安慰孩子的母親的情景,一面憶起往事,一面想到我們的人生可能永無平靜之日,但我們要使心安寧,只在當下的轉(zhuǎn)念之間。
(選自《課外閱讀》,2007年第5期)
【賞析】《風中跌倒不為風》是當代作家林清玄的一篇哲理散文。在散文中,作者運用以小見大的寫法,從跌倒這件小事中捕捉到這樣的道理:“要尋找生命最內(nèi)心的本質(zhì),是不能有任何借口的。當我們還有借口,本質(zhì)就不會顯露出來?!笔堑模黄玫奈恼?,需要作者學會感受生活,感悟生活的本質(zhì)。事實上,生活中并沒有那么多驚天動地的大事,因此,我們需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一顆純凈的心,做生活的有心人。一個微笑、一絲情緒、一個景象、一件小事,都可以成為我們抒情、議理的素材。作家林清玄就是這樣,通過跌倒這件小事來展開論述,從跌倒這件小事中總結(jié)出人生哲理。這篇文章最能觸動讀者內(nèi)心的還是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在人生的道路上,坎坷挫折是在所難免的,我們也許不能改變事情的結(jié)果,但我們可以改變對事情的態(tài)度。在風中跌倒,在愛中流淚,這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旅程。我們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抱怨生活、不尋找借口,坦然面對挫折,把它當作人生成長的階梯,歷練心志,唯有如此,才能走向真正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