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麗娟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市臨桂區(qū)新龍中學 廣西桂林 541000)
初中語文教師應有效地將古典詩歌中所透露的傳統(tǒng)美學逐漸融入課堂教學,并逐步加強對學生的美育教育,不斷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感知和認識,通過有效的美育教育,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促進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并將我國古典詩歌教學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之一,將其逐步滲透于美育教育之中,從而使學生充分尊重對審美的體驗,使學生能夠真正認識到美,感受到美,以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由于古典詩歌大多具有短小精悍、寫作手法精妙的特色,同時蘊含著作者豐富、濃厚的思想情感。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古典詩歌教學時,應在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基礎(chǔ)上,不斷培養(yǎng)學生與古典詩歌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使古典詩歌這一語文學科中的一大特色能夠不斷培養(yǎng)初中學生對我國文化藝術(shù)瑰寶的熱愛。古典詩歌是我國古代先人所留下來的,具有一定的智慧結(jié)晶的意義,在美育方面,初中語文教師應不斷培養(yǎng)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欣賞能力和鑒賞能力,使學生可以不斷領(lǐng)悟到我國中華文化的悠久歷史,從而將古典詩歌真正融入美育教育,以幫助學生成功塑造良好的品行,不斷陶冶學生的情操,全面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使學生能夠不斷提升對古典詩歌的品味,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從而使學生可以在古典詩歌的學習中逐漸體會到詩歌的美,并通過學習獲得一定的啟迪,從而不斷凈化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可以獲得健康的成長,初中語文教師應把握好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有效教學方向,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將我國古典詩歌的教學與對學生的美育教育進行充分融合,使學生在閱讀古典詩歌的同時,可以不斷滿足我國初中語文教育發(fā)展的需求[1]。
初中語文教師應注重對語文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從而有效地幫助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使學生能夠通過有效的情境,充分利用視覺和聽覺兩方面的感官,獲得一定的刺激,從而引導學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以幫助學生更加明確美的含義,使學生能夠真正理解美的含義,并巧妙掌握美學的技巧,以對我國的古典詩歌進行個性化的鑒賞。比如,教學八年級下冊《岳陽樓記》時,首先為學生進行古代名樓的導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我國古代三大名樓,滕王閣、黃鶴樓、岳陽樓的圖片,并為學生收集有關(guān)岳陽樓的介紹,使學生的視覺可以受到一定的沖擊,以逐步獲得對本節(jié)課學習的興趣。然后,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文章,并進行自讀疏通文意,再次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朗讀時注意節(jié)奏,然后為學生疏通文意,分別挑選學生翻譯文章,對于文章中的重點語句、特殊句式等,給予學生一定的點撥,使學生可以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充分了解岳陽樓的景色,并學習文章將敘事、寫景、抒情及議論巧妙結(jié)合在一起的手法,使學生可以產(chǎn)生審美的感受,并對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生活理想和遠大的政治抱負獲得深刻的理解和正確評價,以全面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古典詩歌的課堂教學中,還應充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不斷地幫助學生積累一定的生活寫作素材,并培養(yǎng)學生對古典詩歌的正確鑒賞能力,使學生可以充分了解古典詩歌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從而有效地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寫作,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潛移默化中逐步滲透美育教育,不斷地豐富學生的情感生活。比如,教學八年級下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時,首先,可以詢問學生:“冬天的雪景美嗎?同學們,如果讓你寫一篇描寫雪景的作文,你會怎樣寫?”然后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為學生引入新課程:“這首詩是邊塞詩的杰作,也是詠雪的名篇,詩歌中講究錘煉字句,那么我們就來體會一下作者是如何采用精妙傳神的語言描述那一份塞外風光,表現(xiàn)那一份與友人惜別的真摯情感的,讓我們慢慢品味詩歌中的語言,欣賞那幅畫面,感受那份真情。”使學生可以充分體會作者精心的遣詞造句,并認真分析詩歌中語言的精妙傳神,從而領(lǐng)會作者在詩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開闊的胸襟,以及與朋友間惜別的真情,使學生可以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從而正確鑒賞“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修辭手法,為學生的寫作積累一定的素材[2]。
語文古典詩詞之所以能夠經(jīng)久不衰、流傳至今,除了其語言上的表達具有一定的特色,更為重要的是,古典詩詞中往往蘊含著一些真摯感情,而作者往往是通過意境蘊含一定的含義,一個個意境會連成一幅優(yōu)美的畫面,畫面所要表現(xiàn)的正是作者主要蘊含的思想情感。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使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和理解古典詩詞中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達思想的方式,從而不斷啟迪學生的思想,凈化學生的心靈,以達到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目的。比如,教學八年級下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時,引導學生品味詩句,使其充分感受詩歌的意境美,請學生吟詠詩歌,仔細品讀詩句,自主賞析詩歌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情感,在學生品讀詩歌的過程中給予其一定的指導,以正確引導學生了解詩歌創(chuàng)作的背景及其藝術(shù)風格,充分理解詩歌中所蘊含的思想內(nèi)容,以準確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讀懂詩歌所描繪的意境,充分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悠然自得的思想感情,全面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以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能力,使學生能夠充分體會作者所描述的茅屋被秋風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經(jīng)歷,到作者憂國憂民的崇高的思想境界[3]。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古典詩歌教師時,應不斷地對學生滲透美育教育,使學生能夠深刻理解古典詩歌所蘊含的豐富的思想情感,充分感受古典詩歌中所蘊含的意境,從而不斷提升學生對美的鑒賞力,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