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萍
(甘肅省平?jīng)鍪星f浪縣水洛學區(qū) 甘肅平?jīng)?744699)
隨文練筆,實際上指的是學生在展開閱讀課程學習的相關過程中,不僅需要對課程知識加以掌握,還需要根據(jù)課程所學知識點或某一部分課程內容,寫下自身觀點以及想法,進而達成他們進行寫作訓練目的。小學時期,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其年級也在增高,使得課程教學的相關要求和難度隨之增加。從始至今,“寫”和“讀”兩種能力是無法完全分開的,學生可以在“讀”的過程中了解“寫”的技巧,也可以在“寫”的過程中提高“讀”的水平。按照教學相關要求,教學難度逐漸增加,小學高年級應掌握的寫作技巧逐漸提高,使得寫作水平逐漸提升。按照新課標相關要求,需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對生活多加關注,將內心的情感以寫作的方式表達出來?;诖?,本文對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隨文練筆的策略展開分析。
閱讀是感受他人情感以及學習知識的一種主要方式。學生通過閱讀,能夠從不同方面去學習知識,可以在閱讀過程中找到閱讀的樂趣,將他們不太了解的文化知識或者感興趣的知識更好地融入到自身的知識體系之中,與此同時,學生通過閱讀能夠建立自身的價值體系;寫作屬于向他人傳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學生可以通過寫作的方式把閱讀他人作品中所學到的知識以及寫作技巧進行靈活運用,然后通過寫作文章把自身要表達的情感傳達給別人。所以,諸多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家通常強調把“讀”和“寫”相結合,即隨文練筆,此種閱讀教學方式是我們國家語文教學工作比較推行的一種方式。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屬于比較重要的一項任務,教師能夠通過學生寫作的作品對其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水平進行判斷,所以,為了對學生的思維方式加以完善,提升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及寫作技巧進行培養(yǎng)。通過把閱讀以及寫作兩種方式有效地結合起來,以寫作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讓學生能夠在閱讀過程中對學習技巧進行完善,進而通過閱讀的方式達到學生隨文練筆的目的,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有一句話叫“學習可喻為從知到不知的世界旅行”,在這個旅行過程中,我們會看到新的世界,和新的人相遇;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會和全新的世界展開交流,同全新的別人進行對話,和全新的自我進行對話[1]。所以,學習的探索也是對話的探索。例如,教師對《賣火柴的小女孩》進行教學時,通過多媒體教學將小女孩賣火柴的情境進行重現(xiàn),根據(jù)課本閱讀讓學生改編為小女孩與火柴進行對話的形式,在其中選取優(yōu)秀的對話文本,然后讓學生進行情境配音、即興表演,或者擴展文本,將小女孩賣火柴的心理活動以及相關環(huán)境寫出后續(xù),讓學生們進行表演。這種課堂設計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訓練隨文練筆技能,還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大腦思維,這樣能夠加深學生們的學習印象。在學生參加活動的過程中,主動性越大,占有的材料也會越多,這樣對客觀事物會有全方位的認識,為隨文練筆打下基礎。
“開國大典”屬于新中國成立比較重要的事件,代表著中國歷史自此步入新的篇章,是學生們需要了解的事件[2]。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進步,人們的愛國主義情懷不斷高漲,耳濡目染下,學生就會對“開國大典”事件產生好奇心。以《開國大典》這篇文章當作培養(yǎng)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的范本,就會引發(fā)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對《開國大典》進行教學時,可以運用多媒體手段播放紀錄片,讓學生把視頻中的畫面同文中描寫的場景相互對應,學生可以通過聲音、影像的傳遞感受作者使用的描寫技巧以及方法,清楚記敘文的寫作技巧和方法,還可以促進師生的互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學生對紀錄片中的場景描繪片段在文章中進行查找,在對兩者展開比較的過程中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閱讀與寫作時,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觀念。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將學生作為主體,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闹笇?。對于閱讀材料,教師了解到學生的見解后,然后將自己的看法清楚地表達出來并且進行討論,讓學生可以加深對閱讀范例作者的時代背景以及寫作特點方面的理解。這時,教師應該讓學生將對閱讀內容的主要觀點寫下來,并且加以模仿寫出一篇作文。選取情景教學這種模式,不單單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知識,還能夠激發(fā)他們的潛在思維,有利于學生思想品質的培養(yǎng)。
大多數(shù)名家作品均是一氣呵成、有感而發(fā)的,主要原因在于作者處于一種特定的環(huán)境之中,他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得到了有效激發(fā),有感而發(fā)就能形成完美的作品[3]。教師想要對學生們進行寫作啟蒙教育,可以從內心深處的情感入手,開展定向培養(yǎng)。教師對《威尼斯的小艇》進行教學時,可以給學生們介紹威尼斯相關的異國風情,學生對威尼斯的環(huán)境以及特色的描寫部分進行了解,文章中對威尼斯經(jīng)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小艇展開了介紹?,F(xiàn)階段 ,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大部分學生家長都喜歡帶孩子們出去游玩,不管是城市周邊、市區(qū)里,還是其他城市,使得學生同外界接觸的機會慢慢增加。學生在閱讀《威尼斯的小艇》這篇課文時,一定能夠想到出去游玩的經(jīng)歷。教師可以將此篇文章作為樣本,讓學生寫出游玩過的景點或者其他城市的相關景色,也可以寫出景點的特色事物,這樣學生能夠把自身所見所聞以寫作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進而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課本中存在諸多空白之處,這些空白部分是無意,部分是有意,教師若是對這些空白部分加以利用,對學生進行合理的指導,就能夠為學生提供感悟以及無窮遐想的空間[4]。因此,教師在對學生展開教學時應該對這些空白多加留意,并且需要認真思考,把這些空白當成隨文練筆的合理切入點,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為他們建立良好的想象空間,讓他們更好地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想象力。例如,《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就這樣,司馬遷發(fā)憤寫作,用了整整13 年的時間,終于完成了一部52萬字的輝煌巨著——《史記》?!苯處熆梢宰寣W生想象一下13 年到底是多長時間,接著設立空白,對學生進行提問:“司馬遷在牢獄中是怎樣通過他的堅持不懈的毅力而寫出《史記》的?司馬遷在牢獄中經(jīng)歷了磨難還是自由自在?司馬遷在寫《史記》的過程中面臨著哪些困難?他是怎樣堅持下來的?如果是你,你可以做到嗎?應該怎么做?”這樣學生的想象力就會被調動起來,有一名學生在隨文練筆時按照自身感受寫出了一段比較精彩的話:“在一個火熱酷暑的夏季,司馬遷忍受著獄中難聞的味道以及蚊蟲的叮咬,認真地撰寫書籍。在寒冷的冬季,司馬遷呵著被凍僵的雙手認真地思考著。他不僅沒有被困難打敗,還用自身的熱情在冰冷的竹簡上書寫了他的熱血——”這名學生將自身體會寫了出來,主要寫出了司馬遷大無畏的氣概以及精神,讓人物形象能夠變得有血有肉,更加豐滿,這種隨文練筆能夠讓學生加深對“發(fā)憤”一詞的理解,還能夠鍛煉自身寫作能力。
在新課改階段,響應新課標相關要求,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改革逐漸在深化中,教師教學的方式也在逐漸發(fā)生變化。教師在小學語文高年級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隨筆訓練加以重視,這樣才能夠提升教師的語文教學能力,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們的語言表達水平,還可以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有利于他們閱讀以及寫作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