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武華
(江西省贛州市厚德外國語學校 江西贛州 341000)
小學語文是我們開始進行漢語知識學習的初始階段,根據(jù)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目前很多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缺少一定的興趣和動力,所以教師必須要創(chuàng)新和完善教學方式,從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入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而通過分析我們當前的小學語文教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每一個單元都會有一個鮮明的主題,在開展閱讀教學中教師如何能夠從這一個個主題出發(fā),進行整合閱讀教學往往能夠獲得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讓課堂閱讀教學變得更具有連續(xù)性,也能夠讓學生獲得比較持久的興趣。本文對單元整合閱讀教學具體策略展開探索。
在以往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我們更多的關注是課本中的基礎知識部分,要能夠把握每一個單元的目標,然后緊緊圍繞著教材完成相關的教學任務。但是在單元整合下開展的閱讀教學改變了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學的目標也發(fā)生了一定的轉(zhuǎn)變,開始注重從單元主題出發(fā)對知識進行一定的拓展和延伸,教師會圍繞著單元主題為學生準備更多課本之外的類似的文本,從而給學生帶來了更多的閱讀內(nèi)容,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大量進行課外閱讀的平臺,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本身就需要大量的閱讀,單純依靠教材上的幾篇文章是遠遠不夠的,那么通過這樣的方式很好地實現(xiàn)閱讀教學的模式轉(zhuǎn)變,讓閱讀教學變得更加豐富,也開闊了學生眼界,讓學生能夠接觸到同主題下更多的學習資料,豐富了學生學習的內(nèi)容,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曾經(jīng)有人這樣評價語文學科,認為語文學科內(nèi)容上面比較的繁雜,而且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比較模糊,所以教學存在著較多的困難。的確,在以往閱讀教學中,教師都是單獨地一篇文章一篇文章進行講解,將這些文本孤立起來,學生學習到的各種閱讀知識也是相對孤立的,不夠系統(tǒng),這樣學生在心目中對這樣的知識也無法形成一個系統(tǒng)和整體的認識。但是有了單元整合閱讀就改變了這種情況。教師會從單元主題出發(fā)讓學生完成對比性閱讀,有的單元主題是內(nèi)容上具有相似性,比如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該單元的文章都是和親情有關的,那么教師可以從內(nèi)容入手讓學生體會這類文本可能涉及的閱讀題型,組織學生再閱讀幾篇類似主題的文章,積累一些寫作的素材。而在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涉及的就是說明文,那么教師就要圍繞這個文體展開說明文閱讀的教學。通過單元主題的總結和涉及的知識點的歸納學習和拓展學習,可以讓學生系統(tǒng)性掌握一類語文知識,這樣能夠促進學生更深刻地記憶知識,提高學習的效率。
在單元整合閱讀模式下,教師要從教材編寫的特點出發(fā),整理出每個單元涉及的主題和知識點,在這個基礎上為學生準備更多的閱讀文本,因為課堂時間有限,所以閱讀的大部分工作需要留在課下讓學生完成,這時候教師也要關注到學生閱讀水平的差異性,能夠根據(jù)學生的能力差異為學生安排不同的閱讀文本。這樣一來學生在課下進行大量同主題的閱讀,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和獲取信息的能力,能夠借助大量課外閱讀材料開闊自己的視野,獲取更多的知識,也可以把課本中學習到的知識用來解決課外閱讀問題,這樣一來大大提高了學生自主閱讀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夠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獲得一定的進步和發(fā)展。
在現(xiàn)階段的教育中我們既要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又需要提高學生應試的能力,應試教育也是目前不能夠回避的話題。那么開展單元整合閱讀能夠讓學生系統(tǒng)性學習到教材中要求大家掌握的相關的閱讀方法和閱讀知識點,加上教師的適當擴充,可以讓學生靈活地把學習到的閱讀知識點應用到解決課外閱讀問題上面,這樣一來能夠全面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而學生綜合閱讀能力得到提升對于應對考試也就會變得更加輕松了。另外教師開展單元整合閱讀,也能夠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班級閱讀氛圍,為學生廣泛閱讀搭建了平臺,學生也會在閱讀中感受到快樂,體驗到成功的樂趣,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和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單篇閱讀教學的方式有所不同,這種單元整合閱讀教學更側重對單元內(nèi)文章的整合。語文教材是教師開展語文教學工作重要的工具,其中也包含了豐富的閱讀教學內(nèi)容。而縱觀目前的小學語文教材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每個單元基本都有一個比較鮮明的主題,這樣一來更方便了教師開展這種單元整合閱讀。而為了能夠借助課本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全面地落實單元整合閱讀教學,教師要對教材中每一個單元的主題有深刻的認識,深度挖掘其內(nèi)涵。只有充分了解了教材中的主題和內(nèi)容,才能夠把握好每一個單元閱讀教學的基調(diào)。教師要能夠明確每一個單元教學需要達成的目標,圍繞著目標進行內(nèi)容的安排。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時,里面涉及的文本都和童年往事有關,而這一單元也要求學生可以掌握文章情感表達,能夠把事情的重點寫具體。[1]教師在教學時就需要圍繞著童年主題和情感表達的內(nèi)容進行講解,幫助學生可以借助幾篇文章對比學習,掌握分析文章思想情感的方法,同時要能夠為學生提供幾篇類似主題的文本,比如這一單元的第二課《祖父的園子》,節(jié)選自蕭紅的《呼蘭河傳》,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閱讀這本書中其他關于描寫祖父的片段,通過這樣的教學幫助學生涉獵更多相似的主題文本。又比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時,這一單元主要涉及了人物描寫的閱讀知識點,所以教師要結合給出的幾篇文章讓學生學習人物描寫方法和對人物形象的分析,幫助學生掌握這個閱讀知識點??偠灾?,為了進一步開展單元整合閱讀教學,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能夠明確每個單元主題和教學目標,然后針對性地設計教學內(nèi)容,開展整合教學活動。
在進行每個單元內(nèi)容學習之前,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各個單元的導語部分進行閱讀,通過引導學生閱讀導語可以幫助學生明確每個單元要學習的內(nèi)容,明確學習的目標,了解單元重點。然后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自己去完成單元每一篇文章的自主預習。[2]小學階段的學生閱讀經(jīng)驗不夠豐富,閱讀能力也比較有限,為了獲得更好的自主預習效果,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能夠在彼此的交流和互動中進行一些基本的字詞和句子用法的學習和掌握,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然后鼓勵學生嘗試自己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分析,談感受。通過學生自主的閱讀和合作學習,幫助學生更好地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對單元內(nèi)容能夠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雖然每個單元中涉及的每一篇課文都和單元主題相關,但是其實一個單元內(nèi)的各篇課文也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為這些課文之間的差異性決定了學生在閱讀中需要掌握的重難點,通過分析教材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每個單元內(nèi)都有一些課文是略讀的。所以這也要求教師在開展閱讀的時候要能夠注意到重難點的把握,也要對每一篇課文所有區(qū)分。[3]在開展單元整合閱讀中教師也可以開展對比性閱讀,引導學生針對一個單元內(nèi)的文本進行對比閱讀和學習。比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時,該單元涉及的文章都是描寫自然風景,表達一定的情感的。但是作者這時候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對比閱讀,讓學生從《草原》《丁香結》兩篇課文中感受寫作技巧、景物描寫和表達方式的差異,進行一定的總結,從而幫助學生儲備更多的語文知識,讓學生掌握單元學習重點,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中,開展單元綜合閱讀是一種必然趨勢,能夠促進閱讀教學整體質(zhì)量的提升,對提升學生閱讀意識和能力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值得廣大語文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展開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