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麗
(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新紀元雙語學校 浙江溫州 325400)
眾所周知,英語學習是一門語言的學習,在英語的學習中學生不光要記憶單詞,背誦語法,模仿句子進行寫作,最重要的是可以運用英語進行暢通無阻的交流。所以,在7-9年級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考慮英語的適用性特點,專注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我們之前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教學,主要是唯分數(shù)論,讓學生背誦單詞、記憶語法、大量刷習題、充分做試卷等,學生的主動性發(fā)揮很少,學生在生活中運用的英語機會也很好。因此,為了提高英語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使用新鮮的教學方法,融入綜合實踐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綜合實踐活動是從學生的真實生活和發(fā)展需要出發(fā),從生活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轉化為活動主題,通過探究、服務、制作、體驗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跨學科實踐性課程[1]。
1.自主性
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在主題開發(fā)與活動內容選擇時,要重視學生自身發(fā)展需求,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
2.實踐性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調學生親身參與各項活動。
3.開放性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具體活動內容具有開放性。
4.整合性
對活動主題的探究和體驗,要體現(xiàn)個人、社會、自然的內在聯(lián)系,強化科技、藝術、道德等方面的內在整合。
5.連續(xù)性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設計應基于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要求,設計長短期相結合的主題活動,使活動內容具有遞進性。
實踐性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特征。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往往以各種活動為載體,強調學生通過活動或親身體驗來進行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通過“行動”來學習,是“知與行”“動手與動腦”的結合與統(tǒng)一。
課程改革的目的是讓學生多參與,成為課堂的主導,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到自己主動掌握知識,自己歸納總結,積極踴躍參與課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習成為學生自己的事,老師負責點撥、引領。
未來的世界必定是一個綜合復雜的各個學科都會涉及的社會,各個領域會有相關性,學生學習英語不僅是學一門學科那么簡單,而是運用英語,把英語作為一門工具,進一步研究、學習其他科目,所以我們應該把綜合實踐活動多運用到課堂中。
初中英語的學習越來越難,任務也越來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單純地死記硬背書本知識,會感到很枯燥無味。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可以接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掌握英語。教師在設計教學主題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參與,讓他們想出方法,想出點子,大家一起探討,我們不僅需要讓學生學習英語課本知識,還需要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中,讓英語幫助學生成長,讓英語助力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可以全面、充分地提升自我[2]。當學習到Module 1 Unit 1“Whose bag is this?(這是誰的書包?)”這單元內容的時候,如果讓學生死記硬背課文內容,學生會感覺句子太長,內容離自己太遠,不好掌握。對此,教師可以結合實際,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其中一個學生結合自己實際生活中遇到的丟東西事件,自己設計一個失物招領處,他來問,其他同學來回答,孩子們還可以主動把自己的東西放在失物招領處,假裝自己的東西丟了,讓上面的同學問,這個同學過去認領自己的物品。用這種角色模擬的方法讓學生感覺到英語其實離我們很近,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都可以運用地到,這樣學生學起來也會順手很多,感覺沒有那么晦澀難懂,還可以熟練掌握。教師還可以對這一模擬情境的活動進行拓展,設置多種場景的失物招領情景對話,如食堂,體育課等,也可以讓學生在課下自己設計失物招領的主題,如在火車站的失物招領處,在機場的失物招領處,還有動物園公園等各公共場合的失物招領等,學生在設計這些主題時能夠有機會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練習,英語口語表達也會越來越順暢。通過這樣多方面綜合實踐的活動練習,學生會越來越喜歡英語學習,能使他們從被動學習英語變成主動學習英語,學習興趣也會越來越濃厚。
現(xiàn)代社會的學生接受新鮮事物的渠道各種各樣,教師在設計教學主題的時候也應該豐富我們的課程,不僅要用課本配套的資源,還可以運用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如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來獲取小視頻、動畫、配音、模仿發(fā)音等內容,通過各種方式方法來綜合鍛煉學生的英語水平[3]。比如,學習到Module 2 Unit 1時,教師可采取上節(jié)課中結合生活實踐運用具體句型的策略。因為現(xiàn)在私家車基本普及,有很多同學沒有坐過火車、飛機,所以有很多同學在操練時不知道真實的場景是什么樣子的,對此,教師可以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給學生演繹播放真實的火車站、飛機場的生活場景,讓學生先通過視頻了解真實的場景如何運用這些重點句型,然后再進行模仿,這樣下來學生就能完全理解這些句型單詞在具體場合的運用方式,他們運用起來也會很方便,也會充分掌握重難點。所以,教師在每節(jié)課之前要充分網(wǎng)羅各種學習資源,讓各種資源充分服務于我們的教學。
將綜合實踐活動運用到初中英語教學,注重對學生的全面培養(yǎng),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對此,教師應該相應地改革對學生的評價體系,使評價體系更加科學化。首先,不能唯分數(shù)論,應注重學生心理、身體、情感、文化、格局、性格、愛好、理念等各個方面的均衡發(fā)展,進行生生互相評價,師生評價,自我評價,自我橫向比較等,從而讓學生在身心愉悅的學習氛圍中進行快樂的學習成長[4]。比如,學習到Module 3 Unit 1“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the weekend?(你周末計劃去干什么?)”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互相討論自己的周末計劃,討論完畢分組討論,讓學生互相評價他們的計劃怎么樣,是否可以實施,如果可以實施需要準備什么,如果不可以實施又需要怎么改進。然后教師再給予學生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最后,讓每個學生都對自己的計劃進行自我評價、自我總結。經(jīng)過這樣的討論、總結、評價,相信學生會學到很多新知識,會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
雖然現(xiàn)在的教學改革方向是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但教師作為課堂的引領者,依然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除了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教師還應該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方方面面都需要學習,這樣才會使教學更上一層樓,學生的學習才會與時俱進。當學習到Module 4“Life in the future(未來的生活”)中的Unit1“Everyone will study at home(每個人將要在家里學習)”的時候,教師應該與時俱進,給學生們講解未來的生活即將是人工智能的時代,所有的流水線工人都有可能會被機器人替代,就連我們現(xiàn)在的學校也可能會消失不見,教師會在家里上班,學生會在家里學習,有不會的問題會隨時通過電話、視頻、電子郵件等科技手段來解決。大街上的公共汽車可能會成為無人駕駛的汽車,人們出行更加方便,全面進入刷臉時代等。這些新型的行業(yè)、新型的工作都需要老師提前查詢相關資料進行科學備課,全面提升自身的知識儲備、專業(yè)素養(yǎng),這樣在給學生講課的時候才會游刃有余,如果教師還保持一成不變的教授方法,給學生們上課的時候就會力不從心,知識陳舊,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課堂效率也會難以提高。所以,我們把綜合實踐活動加入初中英語教學的時候,不僅應該全面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還應該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這樣綜合實踐活動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才會越來越好。
人們常說,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在英語教學改革過程中把實踐活動加入英語教學,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有趣的課外活動是一個相當好的教學形式,可以提升學生的參與度、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當我們學習到Module 4“Life in the future(未來的生活)”中的Unit 1“Everyone will study at home(每一個將要在家里學習)”的時候,上節(jié)課教師只是理論上給學生講解未來的社會會是什么樣子的,學生需要憑借想象力來理解、記憶所學內容。那么,我們這節(jié)課可以接著上次的話題展開課外互動,比如現(xiàn)在小區(qū)都裝了人臉識別系統(tǒng),家里都有指紋鎖,或者人臉識別,可以帶領學生去體驗,回來后讓學生講解自己的真實感受。這樣學生的記憶就不僅是停留在純粹的知識點記憶層面上,學生可以根據(jù)實際,合理運用所學內容,學起來會相對容易得多。而且,這樣的實踐活動是很有意義的,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進而更高效、全面地掌握句式、句型。
初中是英語學習的重要基礎性階段,在學生的整個求學過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光要掌握理論知識,還要熟練掌握實踐技能,以促進自身的全面發(fā)展?;诖耍處熆稍诔踔杏⒄Z教學中融入綜合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提高英語教學的趣味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