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蘇軾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點評 北京時間2021年9月25日,經(jīng)過我國政府的不懈努力,孟晚舟女士乘坐中國政府包機離開加拿大,回到祖國。在被羈押1028天后,歸國途中,孟晚舟心潮澎湃,發(fā)了一篇名為《月是故鄉(xiāng)明,心安是歸途》的文章,表達了對祖國和家人的感謝。這篇文章的標題,就出自經(jīng)典詩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和“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溫暖、親切,給漂泊的人帶來極大的慰藉,它的出處就是蘇軾這首《定風波》。標題中的“王定國”是蘇軾的朋友王鞏,“寓娘”是王鞏的侍妾。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捕下獄,這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盀跖_詩案”不光讓蘇軾倒了霉,還牽連到蘇軾的許多朋友。其中,受罰最深的就是王鞏。王鞏被貶到南海邊的賓州(今廣西賓陽),在那里一待就是5年。在此期間,他的一個兒子死在貶謫之地,另一個兒子死在家鄉(xiāng),他自己生了重病也差點死掉。蘇軾本來很擔心他熬不過去,沒想到王鞏自己倒很淡然。在貶謫之地,他勤勉謹慎,每天一大早就去官署上班,把本職工作踏實做好。下班后,他就回到家里讀書寫作,賦詩自娛。寓娘是王鞏侍妾中最蕙質(zhì)蘭心的一個,王鞏獲罪時,其他姬妾都四散離去,只有她不離不棄,毅然決定陪王鞏同赴嶺南。
就這樣,5年后,蘇軾、王鞏才結束流放回到京師。又見舊友,蘇軾感到既開心又驚訝。驚訝的是,王鞏和寓娘流放了這么久,竟然絲毫不帶落魄神色,相反,他們面色紅潤、意氣風發(fā),仿佛又年輕了幾歲。于是,蘇軾寫下這首《定風波》贈給寓娘。
“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是寓娘回應蘇軾關切問話的答語,它化用自白居易的詩——“身心安處為吾土,豈限長安與洛陽”“我生本無鄉(xiāng),心安是歸處”“無論海角與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面對挫折泰然處之、隨遇而安,正是這句詩想要傳達給人的力量。(文/常小仙)